2016-2017学年甘肃省陇西县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73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3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B.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都是光明的孩子,他们像一对孪生兄弟,长得惟妙惟肖
C.一到了黄昏,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奔着去看河灯的人就络绎不绝了。
D.站在罗布泊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兰州人性乐观,善诙谐,说话风趣幽默,有时令人忍俊不禁。
B.一些甘肃省偏远的农村小学,连一个学生都没有了。
C.在这次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刻苦用功。
D.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使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西北地区空气清新了许多。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B.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C.篮子里有番茄和黄瓜、豆芽等。
D.我们的刊物虽“小”,但要走自己的路,办出自己的特色,拥有自己的“品牌”。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小题1】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 “    ”
【小题2】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小题3】诗人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念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念的情结从词中两个细节可以读出。
【小题4】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小题1】解释词语 
躬() 驽钝 ()
【小题2】下列加点字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扶苏以数谏故
A.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着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以彰其咎
D.吴广以为然
【小题3】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B.遂用猖獗,至于今日C.等死,死国可乎D.夙夜忧叹
【小题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小题5】作者先后回顾了人生中有重大影响的三件事,它们分别是

【小题6】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问题。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一对”指的是

4.名著阅读(共1题)

6.
名著阅读。
《水浒传》作者是     ,文中108将个个都有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特征鲜明的外号。其中“花和尚”和“智多星”分别指的是和     

5.作文(共1题)

7.
作文
生活是七色的,其中蕴涵着追梦的艰辛,成长的喜悦,挫折的苦痛……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互助、掌声、阳光、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