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17届九年级4月一轮验收监测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67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6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穷匮/馈赠 奴婢/裨益 讪笑/苫蔽成丘
B.吊唁/艳丽    扁舟/偏旁 救济/人才济济
C.泥泞/宁可    惆怅/绸缪    零落/瘦骨嶙峋
D.踉跄/酝酿 遒劲/虬须    缉毒/无稽之谈
2.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必须加强国防力量以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 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赞。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 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A.捍卫    传播   聚集B.捍卫    传递   凝聚
C.保全    传递   凝聚D.保全    传播   聚集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第七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各地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增强人们抗灾、防灾,减灾的意识。
B.要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中学生必须发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C.《第三极地》之所以火爆的原因,在于这部纪录片美到极致的风景和独特的风俗人情。
D.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济南的冬天》节选自长篇散文《一些印象》。(《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B.家园——这个饱含深情的温暖词汇,其基础全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C.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
D.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 ④③①⑤② B. ③②⑤①④ C. ③①⑤②④ D. ④⑤①③②
6.已知 α(0,π) ,若 tan(π4α)=13 ,则 sin2α= (   )
7.已知 α(0,π) ,若 tan(π4α)=13 ,则 sin2α= (   )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拥有大器量,才有大境界

韩青

①古人云:“时穷节乃见。”说的是越是境况不佳时,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度量、涵养。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大考场,各种各样的考试随时都会降临在你身上。古语说得好:“无度不丈夫。”要想做天地间的大丈夫,就必须拥有大器量。

②要想拥有大器量,就不要凡事对号入座。一次,马其顿国王阿普拉于斯在街上走时,被人泼了一身水,看到的人都说,国王该惩罚那泼水人,而他却说:“是的。不过,他并没有把水泼在我身上,而是泼在他认为的那个人身上了。”有人曾告诉苏格拉底,有人诽谤他,而苏格拉底却说:“他诽谤的不是我,因为他的那些东西在我身上丝毫都不存在。”我国北宋名相富弼,也曾遇见过类似的事情。一次外出,一名随从告诉富弼,有人在背后骂他。富弼淡然说道:“他骂的不是我,是跟我重名的一个人吧!”那个骂他的人听到后,感到羞愧至极,当面向他道歉。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对号入座,那么结果肯定会是另一番情形:唇枪舌剑、大动干戈、针尖对麦芒,最后两败俱伤。所以,生活中,有一些火,不要往自己身上引,这样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更不会引火烧身。

③想做到不对号入座,就要懂得宽容。说实话,有一些“号”就算是为你量身定做的,你也完全可以不在乎。《庄子》记载:一个人去拜访老子,见老子家里凌乱不堪,心中感到非常吃惊,于是对老子说了一通不敬的话,然后扬长而去。翌日,他又回来找老子道歉。老子说:“即使昨天你骂我是一匹马,我也会承认的,因为别人既然这么认为,一定有他的根据。这就是我从来不去反驳别人的缘故。”从老子的话语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些人之所以生活安宁、闲适,不在于他们能够完全把是非、争斗置之度外,而是他们懂得用宽容之心去化解。

④宽容的确是一种美好的品行,它需要心灵有足够大的空间。空间小,心就会像小水洼,即使一阵微风也能使之心神不宁;空间大,心便会像海一样,装得下十二级飓风、万丈狂澜。哲人说:你想的对象大,心就大;你想的对象小,心就小。也就是说,心里面想着绝望、仇恨,与怀着向往、宽容,其心灵空间截然不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灵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襟怀。

⑤若想给心灵足够大的空间,就必须懂得拒绝和取舍。一次,有人侮辱了释迦牟尼一番,他非但没有回击,反而微笑着问道:“别人送你的东西,如果你拒收,那么这个东西应属于谁?”那人回答道:“当然属于送东西的人。”释迦牟尼接着说道:“这就对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是要让自己懂得去拒绝假、恶、丑,为真、善、美留足空间。可是,有些“丑”拒绝不得的时候,又该怎么做呢?周作人做官时,以前的一个学生来找他帮忙谋个职位,他来时恰逢老师屋里有客,门房便挡了他的驾,他就怀疑老师在回避推托,于是便站在门口大骂,声音高得足以让屋里人听得一清二楚。没想到的是,过了三五天,那位学生就得了一个职位上任去了。有人问周作人,他这样待你,你反而帮助他,是何道理?周作人说:“能到别人门口骂人,如果不是他的境况确实不好,走投无路,他又怎么会轻易这样做?我想帮助他改善境况。”通过周作人的这一举动,我们应该看到,一个心灵宽阔的人,不仅懂得辨别美丑,更有能力对不美好的行为进行化解和疏导。

⑥可见,人生有大器量,才有大气象、大境界。大器量就是一座座桥,把生活中那么多的沟壑都变成了坦途,使自己和别人都走得顺畅、开阔。

【小题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下面这段文字放在哪一段最恰当?请简述理由
A.
【小题3】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简单分析其作用
A.
【小题4】第②—⑤段依次从哪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的?

3.名著阅读(共1题)

9.
(题文)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填空。
(1)北宋哲学家______在《爱莲说》中将“莲”比作“君子”,表明了自己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分为“风、_____、颂” 三个部分。
(3)名著阅读。
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头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散文集 《 》,其引文中的“青面”是”梁山好汉________(填人物姓名)的特征。

4.语言表达(共1题)

10.
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意思相承或相关。
大自然给我们很多启示。滴水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学习要广读博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文(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行走于青春季节的你,生活天天在刷新。是什么带来这些变化?是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还是内心的勇气、乐观、执着?是校内的阅读、思考、互助,还是野外的漫步、远足、探险?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是发现,是感悟,是挫败……不论哪种,都陪伴着你的旅程,刷新着你的生活。
请以“ 刷新着我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可能透漏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6.(共1题)

12.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越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②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③。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④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

 《韩非子·喻老》〔有删改〕

(注释)①越:越国。 ②智:见识。③睫:睫毛。④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臣之妻臣 (2)寡人之耳者
(3)楚庄王伐越 (4)王乃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美于徐公     何战B.臣妾畏臣 王兵自败于秦、晋
C.时时间进 吏不能禁D.而不能自见睫    真不知马也
【小题3】翻译下面语句。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小题4】用原文语句填空。    
甲文中的邹忌有自知之明表现在他面对妻、妾、客的赞美却能认识到“ ”,乙文中楚庄王没有自知之明表现在他没认识到“   ”。
【小题5】请简析邹忌和庄子的劝谏技巧有什么相似之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