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166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9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挚友(zhì) 秩序(chì)   挚痛(zhì)  誓言(shì) 滞笨(zhì)
B.亘古(gèn) 校补(jiào)  默契(qì)   祈祷(qĭ) 锲而不舍(qiè)
C.惩罚 (chéng)  伛(yǔ) 诧异(chà)  殷红(yān )    疮疤(chuāng)
D.狂澜(lán) 谰语(lán)   斑斓(lán)  取缔(dì) 鲜为人知(xiān)
2.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为人处事,应作一个谦谦君子,不要飞扬跋扈,锋芒毕露。
B.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冲斗牛的表现力。
C.马云讲人工智能时提到了去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他对此不以为然。因为马云觉得机器应该成为人类的助手,而不是对手。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电动车丧命事件,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B.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C.家乡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D.坚持并制定学习计划,让我们以最好的姿态度过校园时光。
4.
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②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③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④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⑤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A.⑤②①④③B.④③①⑤②C.⑤①③②④D.②④⑤③①
5.
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是(    )
A.“他只说了一句话”中的“只”是副词;“从昨天开始”中的“从”是介词;“他是‘最美少年’,因为他学习和品德都好”中的“因为”是连词。
B.《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D.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小说集《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孙权劝学》,完成后面小题。
【甲】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注释:①斫(zhuó)轮: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②释:放下。③说:理由。④徐:宽松。⑤甘:光滑。⑥固:坚固。⑦疾:紧。⑧苦:涩 。⑨入:与……相适应。⑩数:方法,规律。喻:使……明白。不可传:指不能传授的,指古人社会经验中不能用文字留传下来的部分。已夫:罢了。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
(1)徐以杓酌油沥之 (2)轮人安得议乎?
【小题2】把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
(2)臣也以臣之事观之。
【小题3】甲文中,“康肃笑而遣之。”你认为康肃公“笑”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桓公听了轮扁的话后,你认为他会怎么做呢?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生命是如此之美
乔叶
(1)每天下午,接过孩子之后,我都要带着他在街上溜达一圈。闲走的时候,看着闲景,说着闲话,我觉得这是上帝对我劳作一天的最好奖赏。每次我们走到文华路口,我就会停下来,和一个卖小菜的妇人聊上几句,这是我们散步的必有内容。这个妇人脸色黑红,发辫粗长,衣着俗艳,但是十分干净。她的小菜种类繁多,且价廉物美,所以常常是供不应求,我常在她这里买菜,所以彼此都相熟。因此每次路过,无论买不买菜,都要停下和她寒暄几句。客户多的时候,也帮她装装包,收收钱。她会细细地告诉我,今天哪几样菜卖得好,卤肉用了几个时辰,西兰花是从哪个菜市上买的,海带丝和豆腐卷怎样才能切得纤细如发,而香菇又得哪几样料配着才会又好吃又好看。听着她絮絮的温语,我就会感到一波波隐隐的暖流在心底盘旋。仿佛这样对我说话的,是我由来已久的一个亲人。而孩子每次远远地看见她,就会喊:“娘娘!”——这种叫法,是我们地方上对年龄长于自己母亲的女人的昵称。
(2)A那位妇人的笑容,如深秋的土地,自然而醇厚。
(3)一天夜里,我徒步去剧院看戏,散场时天落了小雨,便叫了一辆三轮车。那个车夫是个年近五十的白衣汉子,身材微胖。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我忽然想起附近住着一位朋友,我已经很久没见到她了,很想上去聊聊。便让车夫停车,和他结账。 (4)“还没到呢。”他提醒说,大约以为我是个外乡人吧。
(5)“我临时想到这里看一位朋友。”我说。
(6)“时间长吗?我等你。”他说,“雨天不好叫车。”
(7)“不用。”我说。雨天三轮车的生意往往比较好,我怎么能耽误他挣钱呢?
(8)然而,半个小时后,我从朋友的住处出来,却发现他果真在等我。他的白衣在雨雾中如一团蒙蒙的云朵。
(9)那天,我要付给他双倍的车费,他却执意不肯:“反正拉别人也是拉,你这是桩拿稳了的生意,还省得我四处跑呢。”他笑道。
(10)负责投送我所在的居民区邮件的邮递员是个很帅气的男孩子,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左右。染着头发,戴着项链,时髦得似乎让人不放心,其实他工作得很勤谨。每天下午三点多,他会准时来到这里,把邮件放在各家的邮箱里之后,再响亮地喊一声:“报纸到了!”
(11)“干吗还要这么喊一声呢?是单位要求的吗?”我问。
(12)他摇摇头,笑了:“喊一声,要是家里有人就可以听到,就能最及时地读到报纸和信件了。”
(13)后来,每次他喊过之后,只要我在家,我就会闻声而出,把邮件拿走。其实我并不是急于看,而是不想辜负他的这声喊。要知道,每家每户喊下去,他一天得喊上五六百声呢。B他年轻的声音,如同铜钟与翠竹合鸣的回响。
(14)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人,都能给我以这种难忘的感受。只是看到他们,一种无缘由的亲切感就会漾遍全身。我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和来历,但我真的不觉得他们与我毫不相干。他们的笑容让我愉快,他们的忧愁让我挂怀,他们的宁静让我沉默,他们的匆忙让我不安。我明白我的存在对他们是无足轻重的,但是他们对我的意义却截然不同。我知道我就生活在他们日复一日的操劳和奔波之间,生活在他们一行一行的泪水和汗水之间,生活在他们千丝万缕的悲伤和欢颜之间,生活在他们青石一样的足迹和海浪一样的呼吸之间。
(15)这些尘土一样卑微的人们,他们的身影出没在我的视线里,他们的精神沉淀在我的心灵里。他们常常让我感觉到这个平凡的世界其实是多么可爱,这个散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默契,而看起来如草芥一样的生命种子,其实是那么坚韧和美丽。
(16)我靠他们的滋养而活,他们却对自己的施予一无所知。他们因不知而越加质朴,我因所知而更觉幸福。
【小题1】请你简要概括作者写的几件事。
【小题2】文章写了三位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请结合文章谈谈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优秀品质?
【小题3】文章中加横线的A、B两句话,请你任选其中一句加以赏析。
【小题4】文章结尾说“他们因不知而越加质朴,我因所知而更觉幸福”。请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小题5】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6】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生命“美”在何处?在生活中怎样才能发现生命之美?

4.名著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我很想跑去接应船长。但被恐怖慑住,不能挪动。 
我两眼发直地注视着。我看见战斗的形势改变了……船长被压在他身上的巨大躯体所翻倒,摔在水底地下。一会儿,只见鲨鱼的牙齿大得怕人,像工厂中的大钳一般,船长的性命眼看就要不保了,忽然,尼德·兰手拿鱼叉,转念之间,迅速向鲨鱼冲去,他投出可怕的利叉,打中了鲨鱼。
……意外得救的人,转瞬间,都到了采珠人的小艇上。 
船长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不幸的采珠人。
很运气,由于康塞尔和船长的有力按摩,我看见那不幸的人渐渐恢复了知觉。 
回到小艇上,船长的第一句话是对加拿大人说的,他说: “兰师傅,谢谢您。”
八点半,我们回到了诺第留斯号船上。
【小题1】以上文字选自前法国作家   的《海底两万里》,文中的“船长”是 (人名)。
【小题2】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搏斗前后,“我”注意到了哪些事?请写出其中三点。
【小题3】选段中所表现出来的船长有着哪些优秀的品质?请概括出三点并分别举出相对应的例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