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广南县一中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份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658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30

1.简答题(共2题)

1.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根据下列所给的情景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及生活经验确定下列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并说明理由。
(1)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发生了_____________变化,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日白雪缓慢消融,发生了__________变化,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粮食酿白酒,发生了____________变化,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但在实际化学反应中,常常根据反应伴随的现象来确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根据你对本节课实验的观察,填写下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2题)

3.
某元素R的结构示意图为:
(1)当x=10+y时,该粒子为_______(填“原子”、“阳粒子”或“阴离子”),当x<10+y时,该粒子为__________。
(2)若R是原子,当y=2时,x=_________。该元素能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
(3)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R-,x= ________,y=__________。
4.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周期表可知:周期数________(选填“>”、“<”或“=”)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2)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氟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______相似。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的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0题)

6.
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7.
厨房中发生的下列现象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盐结块 蜡烛熔化
B.铁锅生锈 煤气燃烧
C.汽油燃烧 滴水成冰
D.菜被炒焦发黑 牛奶变酸
8.
下列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安庆石油化工B.毫州古井酿酒C.铜陵有色冶金D.六安水力发电
9.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B.天然气用作燃料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铜用于制造导线
10.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④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11.
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了苏泊尔四大类产品锰超出国标近4倍。这里的“锰”是指()
A.单质B.元素C.离子D.分子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13.
化学实验室的药品是按物质分类的方式存放,四个药品柜中已存放了下列药品。现某学校实验室新购进一瓶硫酸,正确存放它的药品柜是
①甲柜:盐酸、硝酸 ②乙柜: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③丙柜;红磷、硫 ④丁柜:铜、锌
A.③B.②C.①D.④
14.
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错误的是(  )
A.AB.BC.CD.D
15.
往试管中装固体药品时,不会用到的器材是()
A.药匙B.小纸槽C.玻璃棒D.镊子

5.填空题(共6题)

16.
2015年4月13日,西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堆放在仓库中浓度为21%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发生泄漏。经查阅资料可知: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与其他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温度稍高即分解为乙酸、氧气。请回答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
17.
据2014年6月9日“中国之声”报道,日本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汇报本国用于核电事业的放射性原料时,漏报了640公斤钚(元素符号Pu,原子序数94,相对原子质量244),据悉,这些钚足可以制造80枚核弹头。请回答:构成金属钚的粒子是 ,其原子核外共有 个电子。
18.
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图中x=________,该原子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原子。
(2)如下图所示的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9.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属于阳离子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
(2)属于原子的是_________;
(3)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_________。
20.
化学实验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在横线上填写以下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
(1)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
(2)用量筒量取20mL水仰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会 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向上倾斜,________。
21.
小明同学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成分的差异,进行的实验如下:他用玻璃管向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另一集气瓶充满新鲜的空气,将两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移到两只集气瓶瓶口处,移开玻璃片,将小木条慢慢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1)人呼出的气体中除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外,还含有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
(2)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点即可)。

6.实验题(共2题)

22.
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______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
23.
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________________,细口瓶的瓶塞要____________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
②先对试管进行_______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____________上晾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综合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