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虔诚(qián) 酝酿(liàng) 狡黠(jié) 坦荡如砥(dǐ) |
B.晕圈(yùn) 怯懦(rú) 停滞(zhì) 恹恹欲睡(yǎn) |
C.眩目(xuàn) 蹂躏(lìn) 虬枝(qiú) 拈轻怕重(niān) |
D.休憩(qì) 猗郁(yī) 蕈菌(tán) 锲而不舍(qì) |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振耳欲聋 沧海桑田 锐不可挡 目不暇接 |
B.韬光养晦 巧妙绝伦 一文不明 纵横驰聘 |
C.浮想连翩 荡然无存 妇孺皆知 顾名思议 |
D.言简意赅 大庭广众 惨绝人寰 融会贯通 |
3.
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小兄弟苦心孤诣地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意儿让哥哥特别生气。 |
B.闻一多先生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
C.近来越南在对我国南沙问题上小动作不断,其手段之卑劣到了令国人义愤填膺的地步。 |
D.去年暑假,我们从巴中去了西双版纳;今年暑假,我们又将周而复始地从巴中出发去海南三亚。 |
4.
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三峡库区蓄水后,人们将看到“高峡出平湖”的壮丽 ----- 。
②我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升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新篇章。
③销声匿迹数十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鹤和雪雁等20多种----鸟类,最近陆续出现在黄河入海口。
①三峡库区蓄水后,人们将看到“高峡出平湖”的壮丽 ----- 。
②我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升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新篇章。
③销声匿迹数十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鹤和雪雁等20多种----鸟类,最近陆续出现在黄河入海口。
A.景致 揭穿 珍稀 | B.情景 揭露 珍奇 |
C.景观 揭开 珍稀 | D.景致 揭露 珍贵 |
5.
下列对语法知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走进图书馆,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明亮。然后翻开书,进入思想的丛林,我们会顿觉油墨的芬芳沁人心脾。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触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因此,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和重塑。
走进图书馆,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明亮。然后翻开书,进入思想的丛林,我们会顿觉油墨的芬芳沁人心脾。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触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因此,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和重塑。
A.“我们”是代词,“油墨”是名词。 |
B.“走进图书馆”和“映照得明亮”都是动宾短语。 |
C.“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触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这个句子中,“我们”做主语。 |
D.“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和重塑。”此句是条件关系复句。 |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 B.④①⑤②③ | C.③⑤④①② | D.④①③②⑤ |
2.诗歌鉴赏- (共1题)
7.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 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小题1】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岑 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小题1】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8.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注解:①安事:要……何用 ②捐:弃 ③ 之:指死马 ④期年:满一年 ⑤诚:真心 ⑥致士:纳贤士 ⑦见事:被侍奉)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骈死于槽枥之间(_____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______)
(3)买其首五百金 (_______) (4)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______)
【小题2】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
【小题5】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_________________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注解:①安事:要……何用 ②捐:弃 ③ 之:指死马 ④期年:满一年 ⑤诚:真心 ⑥致士:纳贤士 ⑦见事:被侍奉)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骈死于槽枥之间(_____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______)
(3)买其首五百金 (_______) (4)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______)
【小题2】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
【小题5】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9.
海洋垃圾
日本“3·11”九级大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A形成了一个长约___公里的垃圾带。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带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三年后将漂到美国西岸。
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B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型垃圾群,其面积有两个美国德克萨斯州那么大。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命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最初人们想出的处理办法是焚烧发电。这种办法的好处是残留物少,且能对垃圾进行二次利用。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除了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噁英的排放问题(注:二噁英,一类有毒的含氯有机化合物,有强烈的致畸和致癌作用,在垃圾焚烧、汽车尾气排放、纸浆漂白和金属热加工过程中都可能产生)。塑料焚烧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二噁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噁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但由于生产制造这种焚化炉的技术尚不成熟,且成本昂贵,因此,发达国家往往采取另一种处理办法,那就是建造人工岛屿。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之间建造了1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11个相互连接的海洋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防止泄露。此后,每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进行铺沙种草,然后再继续埋置垃圾。如此反复,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之后就在上面栽种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小题1】文章第一段,丛日本大地震产生的垃圾岛写起有何意义?
【小题2】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
【小题3】请分别指出A、B两处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小题4】选文使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
【小题5】最后一自然段中加点的“到现在为止”一句能否去掉,为什么?
【小题6】请从文本中概括出目前发达国家处理海洋垃圾的两种主要方法,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你认为哪种处理方法更好,并说明理由。
日本“3·11”九级大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A形成了一个长约___公里的垃圾带。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带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三年后将漂到美国西岸。
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B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型垃圾群,其面积有两个美国德克萨斯州那么大。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命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最初人们想出的处理办法是焚烧发电。这种办法的好处是残留物少,且能对垃圾进行二次利用。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除了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噁英的排放问题(注:二噁英,一类有毒的含氯有机化合物,有强烈的致畸和致癌作用,在垃圾焚烧、汽车尾气排放、纸浆漂白和金属热加工过程中都可能产生)。塑料焚烧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二噁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噁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但由于生产制造这种焚化炉的技术尚不成熟,且成本昂贵,因此,发达国家往往采取另一种处理办法,那就是建造人工岛屿。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之间建造了1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11个相互连接的海洋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防止泄露。此后,每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进行铺沙种草,然后再继续埋置垃圾。如此反复,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之后就在上面栽种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小题1】文章第一段,丛日本大地震产生的垃圾岛写起有何意义?
【小题2】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
A.海洋垃圾不光包括塑料,还包括其它废弃物质。 |
B.在日本“3·11”九级大地震之前,人们尚未发现海上垃圾,全球海域也不存在海上垃圾。 |
C.某个海域形成的海洋垃圾带,不仅会对该海域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会随其漂浮,对其它地区构成危害。 |
D.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甚至造成更可怕的严重后果,因此,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高度重视。 |
【小题4】选文使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
【小题5】最后一自然段中加点的“到现在为止”一句能否去掉,为什么?
【小题6】请从文本中概括出目前发达国家处理海洋垃圾的两种主要方法,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你认为哪种处理方法更好,并说明理由。
5.名著阅读- (共1题)
10.
(题文)名著阅读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上述文字出自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_________》,小说鲜明地表现了“____________”的主题。
(2)作品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人物的名字(或绰号),以及以他(她)为主角的一个传奇故事的名称,不能与上述节选内容的人物和情节重复。
人物:____________ 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上述文字出自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_________》,小说鲜明地表现了“____________”的主题。
(2)作品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人物的名字(或绰号),以及以他(她)为主角的一个传奇故事的名称,不能与上述节选内容的人物和情节重复。
人物:____________ 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语言表达- (共1题)
11.
仿写。
江河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交汇成浩瀚的大海;雄鹰有至死不渝的意志,才能翱翔于辽阔的蓝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河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交汇成浩瀚的大海;雄鹰有至死不渝的意志,才能翱翔于辽阔的蓝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