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544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5/5

1.简答题(共1题)

1.
不少中小学生喜欢吃油炸薯条.但是,油炸薯条易产生一种叫丙烯酰胺的致癌物质,其化学式为C3H5ON.其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计算题(共1题)

2.
盐碱湖中捞出来的纯碱中含有一定量的食盐,为测定其中碳酸钠的含量,化学小组的同学将某纯碱样品24.6g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1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得到168g的食盐溶液.计算:(l)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O2的溶解忽略不计).

3.单选题(共3题)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B.冰雪融化C.酒精挥发D.干冰升华
4.
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 =中子数 B. 质子数 C. 核外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5.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面推理中正确的是(   )
A.酸中都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酸与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4.填空题(共2题)

6.
认识反应规律,控制反应条件,让化学反应为人类服务.
(1)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1、2所示的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①通过对比铜片上红磷和白磷的不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②小明同学对以上实验进行概括,得出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对图1实验应该进行三组对比分析
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不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2)A常用于切割金属.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能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氢原子,为氧原子,为碳原子。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B.A物质具有可燃性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②该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③该反应过程中,若提高B物质的浓度及用量,好处是     
7.
如图1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发生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可用 法.
(3)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4)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实验室常选用C装置,用氯化钠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取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研究.回答相关问题:
①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装置B的作用是 . ③C中盛放的试剂是
④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⑤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3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