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1516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15

1.非选择题(共2题)

1.
cAMP(环化一磷酸腺苷)是一种细胞内的信号分子。研究表明,cAMP对初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有抑制作用,大致机理如下图所示。

(1)由图可知,被激活的酶A能催化ATP脱去两个_______基团并发生环化形成cAMP,cAMP能活化酶P。
(2)女性在胚胎时期卵原细胞就发育成为初级卵母细胞,但初级卵母细胞启动减数第一次分裂则需要等到进入青春期之后。依据上图推测,进入青春期后女性的初级卵母细胞恢复分裂的信号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内的cAMP浓度降低,活化的酶P减少,解除了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抑制作用。
(3)初级卵母细胞的不均等分裂依赖于细胞膜内陷位置形成的缢缩环。有人认为cAMP抑制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因为影响了缢缩环,为此搜集了小鼠的初级卵母细胞,在诱导恢复分裂后,用两种特异性药物(药物H和药物F)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应从小鼠的_______(器官)中获取初级卵母细胞,然后转移到37℃、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②根据上述结果推测,药物F对酶A有________作用,cAMP抑制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原因除了阻止缢缩环的形成,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
2.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相关基因控制的原理如图甲所示,其中A、a,B、b和D、d3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研究发现,A基因对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且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数时,D基因不能表达。图乙表示基因型为aaBbDdd的3种可能的突变体的染色体组成(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假定产生的各种配子均能正常存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甲可知,正常情况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种。
(2)若让一纯合白花植株和纯合黄花植株杂交获得F1,F1自交产生的F2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橙红花:白花:黄花=9∶3∶4,则该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从F2的白花植株中随机抽取,得到与亲本白花植株基因型相同的植株的概率是____。
(3)图乙中,突变体②③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____。
(4)为了确定基因型为aaBbDdd的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研究人员将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杂交,然后观察并统计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该突变体为突变体①,则子代中黄花:橙红花=____;若该突变体为突变体②,则子代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若该突变体为突变体③,则子代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2.单选题(共10题)

3.
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植物细胞中的自由水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B.原核细胞的转录发生在细胞质中,真核细胞的转录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C.细胞可失去部分自由水,但失去大量结合水会导致细胞死亡
D.人体血糖浓度降低,可通过肌肉细胞内糖原的分解加以补充
4.
下列是对组成细胞的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还原糖的鉴定”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B.生物大分子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淀粉和脂肪的水解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D.组成细胞的各种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别
5.
在下列生物学实验中,实验材料或试剂不可改变的是
A.用苏丹Ⅳ替代苏丹Ⅲ对脂肪进行染色
B.用家兔替代豌豆来验证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C.用乳酸菌替代酵母菌探究细胞的两种呼吸方式
D.用醋酸洋红液替代龙胆紫溶液对洋葱根尖进行染色
6.
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马铃薯匀浆加淀粉酶后,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呈红黄色,说明匀浆中含淀粉
B.向马铃薯匀浆加入碘-碘化钾溶液,振荡后溶液显蓝色,说明匀浆中含淀粉
C.用苏丹Ⅲ染液处理花生子叶切片后,50%的酒精能洗去细胞内油滴上的橙黄色
D.用蛋白酶催化蛋清稀释液水解时,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清蛋白是否彻底被水解
7.
科学地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好氧细菌可确定产生O2的部位,是用来研究叶绿体的功能的理想材料
B.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易取材,可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力强,染色体数目少且形态特点明显,突变种类极多等优点,是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模式生物
D.病毒结构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且病毒在短时间内可大量繁殖,因此赫尔希和蔡斯选择T2噬菌体来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
8.
美国科学家第一次创造出一种特殊的人工生命,这种生命的DNA含有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组成“模块”,通过读取“模块”的存储信息,它可以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原材料合成出花样繁多的蛋白质。下列有关细胞核和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细菌无细胞核,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9.
有关下列图形的叙述,不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
A.若图甲表示能在植物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则其不一定就是蔗糖
B.若图乙表示基因的表达过程,则含有DNA的生物都能独立完成该过程
C.图丙中的①②③可分别表示酶、蛋白质和RNA三者之间的关系
D.图丁表示过氧化氢被分解的曲线,可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10.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有3条性染色体的血友病男孩。某同学结合下图分析该男孩的病因,其中判断不合理的是
A.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若为XXY,则患病最可能与图丁有关
B.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若为XYY,则患病最可能与图乙有关
C.该男孩患病若与图乙有关,其性染色体组成可能是XXY
D.该男孩患病若与图甲有关,其父亲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11.
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下图是其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单体、2个染色体组
B.该细胞发生过染色体结构变异,此细胞经分裂后形成4种精子或1种卵细胞
C.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既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也可 以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D.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差错,减数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子细胞
12.
如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若甲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只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正常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4%。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X连锁隐性遗传病
B. Ⅲ3的基因型有2种,为甲、乙两病携带者的概率为2/3
C. Ⅳ1与一正常男性结婚,生一个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约为1/8
D. Ⅳ1为甲、乙两病携带者的概率为1/4,Ⅳ2的致病基因最终来自Ⅰ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