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500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2/11/12

1.单选题(共5题)

1.
下列化学式书写规范的是()
A. 氧化镁:mgO B. 氯化铝:alCl3 C. 五氧化二磷:P2O5  D. 氯化钠:NaCl2
2.
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C.往滴有无色酚酞的蒸馏水中,通入氨气,溶液变红
D.往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褪色
3.
有资料表明,在欧洲和北美洲,曾出现过像柠檬汁、醋一样的“酸雨”,受此影响,挪威南部5000个湖泊中有1750种生物绝迹,波兰有24万公顷针叶林枯萎,这是因为当地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 )形成“酸雨”造成的。
A.粉尘B.氮气C.二氧化硫D.二氧化碳
4.
下列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完的废电池应该集中回收处理B.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绿色食品”是颜色一定为绿色的食品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粉尘造成的污染
5.
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某临界点以上时,就会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液态,又不同于固态和气态的新的流体态——超临界态。在超临界态水中,某些有机高分子会很快被氧化为无毒小分子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物质B.超临界态水不会形成二次污染
C.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型催化剂D.超临界态水可用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2.选择题(共3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据新华社电 国家汉办昨天在京宣布,将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并计划在三年半内首先推出英译本。这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政府首次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开展对中华核心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

    昨天上午,由国家汉办组织成立的《五经》研究与翻译国际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和以色列等国家的30多位知名学者,将在3天会议期间具体商讨翻译的进程安排。

    据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介绍,在几位知名中外学者的倡议下,2008年夏,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正式立项《五经》翻译项目。

    许琳指出,《五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迄今为止,一套适应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了解中国文化需要的多语种《五经》译本却不存在。“我们必须出版一套全新的现代译本,只有这样,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才能被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并真正接受。”她说。

【材料二】施舟人领衔译《五经》

计划3年半推出英译本

朱静远

    因为缺乏现代译本,堪称“中国传统文化原典”的《五经》始终难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国家汉办近日宣布,将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并计划在3年半内首先推出英译本。这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政府首次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开展对中华核心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著名汉学家施舟人是此次《五经》翻译项目的主持人。记者日前采访了施舟人。

是中国重要文化遗产

记:为什么会选择翻译《五经》?它似乎并不是中国特别通俗的读物。

施:所谓《五经》,是对《诗》、《书》、《礼》、《易》和《春秋》的约定俗成的叫法。《五经》是中国最古老、最神圣的典籍,它们的起源大多早于后来被称作“儒家”的学说。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是中国思想体系形成和帝国体制建立的主要理论依据,也是很多世纪以来国家科举取士的考试科目。很多外国人读过中国文学的译本,但他们却不了解《五经》,甚至根本买不到《五经》的译本。

从年代、文化背景来看,《五经》和世界其它重要文明的经典有相似之处,但它最大的特色是与人有关。《圣经》、《古兰经》等都是关于神的作品,而《五经》是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代表作,有很多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思想、观点,是最重要的中国文化遗产之一。

多次呼吁翻译《五经》

记: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五经》的?

施:上世纪70年代,在国学界与季羡林先生一起被称为“北季南饶”的饶宗颐先生在我执教的法国高等研究院做访问学者。恰逢法国政府出资设立一个规模宏大的世界文化经典翻译项目。当饶宗颐先生看到项目中的中国典籍只有《红楼梦》、《三国演义》时,年过六十的他流泪了:“我们完了,没有人知道我们的文化源头是《五经》。”

饶宗颐先生的眼泪使我深受震动,看到这种情况,每一个相关的人,每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人都会感到不安,我心中翻译《五经》的愿望也越发强烈。在后来的30多年中,我多次在各种场合提到翻译《五经》的重要性。2008年,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接受了我的建议,经过多国学者参加的评审会,正式立项《五经》翻译项目。

需要各方面专家参与

记:《五经》翻译有怎样的重要性?

施:我对重新翻译《五经》的评价是:责任很重,难度不小。每一个学者的翻译都有其个人的色彩在内,因此要成立《五经》研究与翻译国际学术委员会,在国内学术界、国际汉学界相关领域聘请杰出学者担任委员会成员。关于委员会成员的组成,国内外的学者都会参与进来。

记:《五经》翻译对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有怎样的帮助?

施:《五经》推广到国外一定会对想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有帮助。《五经》的翻译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就像洗手,两只手互相揉搓才会干净,但你可能不知道究竟是哪只手帮助另一只手洗干净的。

【链接】施舟人(K.M.Schipper),生于1934年,法国人,曾师从康德谟和石泰安先生研究中国道教史,以研究中国道教而驰名于国际汉学界,是国际上第一个提出建立文化基因库的人。现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法国高等研究院特级教授,中国福州大学特聘教授等。

7.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西亚是亚洲西部的简称,___________________,在近代史上,西亚是西方和东方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①西亚处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交结地区。

②它联结着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和里海五个重要水域,被称为“五海之地”。

③西亚是欧洲同广大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间的纽带。

④古代有名的丝绸之路,就是通过西亚,把我国的锦缎运到古罗马。

⑤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也是通过西亚往返于北京和威尼斯之间。

⑥自古以,西亚就是亚、非、欧三洲之间交往的必经之途。

⑦人们也把这一地区和埃及一起称为中东。

8.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3.填空题(共3题)

9.
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填写:
(1)氮气 ( 2)氯化亚铁    
(3)红磷燃烧 (4)铁在氧气中燃烧
10.
请根据下列事实或生活经验,现有空气、氮气、氧气、一氧化碳、甲烷、水、酒精、食盐等物质,请按要求将其名称填在横线上。
(1)把一瓶冰汽水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瓶外壁有水珠出现,说明空气中含有   
(2)把小白鼠放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小白鼠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3)空气是制氮肥的原料之一,说明空气中含有    
(4)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是     
(5)不可燃烧、可作食品填充的气体是
(6)司机驾车前饮用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是   
(7)日常生活中用来调味和防腐的是     ;
11.
比较与归纳,是我们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A B C D E
(1) 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请你帮他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排水法收集满一瓶气体后应如何操作  ;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实验室还可用二氧化锰和双氧水来制取氧气 ,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起 作用。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用该发生装置制取气体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   ,收集装置是 ,用该收集装置收集气体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   。其反应方程式是     
(4)归纳、总结和预习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法,小明对接下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充满期待,经查阅资料后了解到实验室可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固体(CaCO3)】和稀盐酸(HCl)在常温下反应制取制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CaCl2)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且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其判断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