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140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6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叠起,形势紧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
B.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又被蜘蛛网沾住了。
C.父亲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
D.你这罕见的地下森林,宄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沉入这黑暗的深渊?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和画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寒/闹 胡/达辞/坐收职/体裁衣
B.梁/贫/洗/长短叹 悍/虚无
C.纲/职/案/龙吟凤/而不宣
D.达/操/深/机而动 堂/巧成拙
3.
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窠臼(kē)    霎时(chà)   粗犷(guǎng)  菜畦(qí)
B.贮蓄(zhù)   菡萏(hàn)   倜傥(tǎng)   秕谷(bí)
C.攲(qī)斜    攒成(cuán)   直窜(cuàn)  整宿(xiǔ)
D.搓捻(liǎn)   譬如(pì)    侍弄(shì)    徘徊(huái)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市委书记包惠在意识形态工作会上强调,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更加主动积极的姿态抓实抓好这项工作。
B.《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提出的大型文化类情感节目,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C.只有教育工作者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才能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
D.微电影《半山云里的路》生动地展示了我市优秀基层党员的先进事迹,是我市提高党员教育工作实效的大胆探索和首次尝试。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一项是(   )
A.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内外1500多名嘉宾出席并参加了这次会议。其中29个国家领导人和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基金货币组织的负责人出席了圆桌峰会。
B.怀山柔山水间,初夏的雁栖湖畔绿意盎然、鲜花盛开。以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的中国汉唐特色为灵感设计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只展开双翅的鸿雁。
C.资阳娇子大道节日的夜晚,到处是一串串五颜六色华光夺目的灯光,像天空洒满群星一样闪闪发光,就像就像颗珍珠宝石那样绚烂美丽。
D.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4月20日在文昌发射中心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成功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实验,这表示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萤火虫》,回答问题。

萤火虫

小小流萤,在树林里,在黑沉沉暮色里,

你多么快乐地展开你的翅膀!

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

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

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

你完成了你的生存,

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

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

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

你仅仅服从了,

你内在的力量。

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

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

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

都是你的亲人。

【小题1】找出与“小小流萤”相呼应的语句,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小题2】文中为什么反复说萤火虫是快乐的?
【小题3】怎样理解“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一句?
【小题4】“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没有?
【小题5】请你展开想象,用散文的语言描写“夏夜的萤火虫”。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小题1】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
学而不思则(_____)思而不学则(_____)
【小题2】解释下面画线的词。
人不知而不(_____)博学而志(_____)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乎/自圆其
B.与朋友交而不乎/半半疑
C.温而知新/马无亡而入胡
D.不昼夜/太丘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小题5】阅读下列两则语录,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这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②“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4.现代文阅读(共3题)

8.
阅读《范进中举》选段,回答问题。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娘子哭哭啼啼,在厨下收拾齐了,拿在草棚下。邻居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商议他这疯了,如何是好。报录的内中有一个人道:“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众人问:“如何主意?”那人道:“范老爷平日可有最怕的人?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说:‘这报录的话都是哄你,你并不曾中。’他吃这一吓,把痰吐了出来,就明白了。”众邻都拍手道:“这个主意好得紧,妙得紧!范老爷怕的,莫过于肉案子上胡老爹。好了!快寻胡老爹来。他想是还不知道,在集上卖肉哩。”又一个人道:“在集上卖肉,他倒好知道了;他从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还不曾回来。快些迎着去寻他。”
【小题1】“好了!我中了”宣告了什么?
【小题2】选段中除了描写范进外,还描写了老太太、娘子、报录的、邻居等人,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3】“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这句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4】作者将范进发疯的过程写得极富层次感。请提炼主要情节,概括其发疯的过程。
一跤跌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6】范进发疯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现象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信息时代的“无价之宝”
①在古代,炼金术士声称他们能将铅之类的金属变成贵重的黄金,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现在,数据科学家正在将大量数据变成信息,这些信息虽然不是黄金,但价值胜似黄金。数据科学家可以说是现代的“炼金术士”。
②英国数据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他的著作《大数据》中指出,今天全世界存储的信息中,书和磁带只占不到两成,多数信息都以数据形式存储在电脑硬盘、通信设备和其他数字设备中。全世界产生的数据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最近两年的数据产生量就占到总数据量的90%。一家互联网研究公司预测,人类产生的数据还将以每三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③互联网并不是产生大量信息的唯一地方,另有大量信息是由科学家们“制造”出来的,这些信息来自于他们对大量事实的研究,而对这些事实的记录就是数据。例如,生物学家测量了成千上万个细胞,从而收集到大量数据;天文学家观测了恒星、星系和太空中的各种能量活动,从而收集到大量数据;地球科学家收集到世界各地的有关水、风和气流的资料,从而也形成了大量数据。
④数据经过分析和归纳会形成有用的信息,于是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用于处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人们利用数据做各种各样的事。在美国,人们通过分析数据了解到,每当飓风来袭前,超市中的草莓糖霜果塔饼干便特别抢手,这时的销售量会比平时增加7倍,而在暴风雨天气来临前,啤酒的销售也特别好,于是超市便知道在这种时候及时补充货源,从而令销量大增。数据还给警察们的工作带来了方便。在那些犯罪率高的城市,以前积累下来的犯罪数据可以派上用场,警察们使用这些数据预测犯罪的高发时间和地区,从而合理地调配警力,提高工作效率和防范效果。
⑤数据之所以能发挥上述作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帮助我们预测了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事,然而在有些领域,知道为什么会有某种事情发生显得更加重要。例如在医学领域,来自人体或者人体细胞的数据就有可能告诉医生们,某种疾病为什么会发生,从而帮助医生治疗这些疾病。
⑥科学家们还期待有一天数据能使各行各业变得更加高效和更具“个性化”。例如,当一个病人向医生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医生便可以将这些数据和其他病人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依据这个病人的生活方式制定特定的治疗方案。同样在一个班级里,学生们利用平板电脑或者阅读器进行阅读练习。数据传到老师那里,如阅读用了多长时间,某个词语被学生标注了多少次等。分析这些数据,老师便可以发现读物的难点和学生们的兴趣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还可以对个别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数据同样可以运用到其他行业。
⑦因此,在我们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假若你成了一个数据科学家,你便拥有了神奇的魔力,就好像中世纪的炼金术士们所声称的那样。
(选自《百科知识》,略有删改)
【小题1】请说说本文题目的作用。
【小题2】第④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小题3】下列信息提取有误的一项是()
A.《大数据》中指出,多数信息都以数据形式存储在电脑硬盘、通信设备和其他数字设备中。
B.互联网并不是产生大量信息的唯一地方,另有大量信息是由科学家们“制造”出来的。
C.在犯罪率高的城市,警察们可以利用以前积累下来的犯罪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防范效果。
D.在医学领域,来自人体或者人体细胞的数据就可以告诉医生们,某种疾病为什么会发生,从而帮助医生治疗这些疾病。
【小题4】假如你成了数据科学家拥有了神奇的魔力,你会运用数据分析解决哪些难题?(至少列出三种,文中的例子除外)
10.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正是受这种观念的影响,课文中自卑的父亲才决定造一座高台阶的房子,但是当高台阶的房子造好后,父亲也老了,身板不如从前了,而且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1)如果你是文中这位父亲的儿子,你会支持父亲造一座高台阶的房子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些日常的观念往往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等行为方式,但是有些观念却是不正确的。在我们生活中,你能找到这样错误的观念吗?请同学们说出来互相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文(共1题)

11.
作文(任选一题)
(一)每个人都会向往未来的生活,请你憧憬一下,二十年后的你在干什么,有怎样的生活。请展开合乎情理的想象,以《2038年1月的一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二)自拟题目,以下面文字为开头,展开想象,续写故事。(以下文字不必抄到作文中)

一只蚂蚁爬到海岸边,望着一个接一个的海浪涌到岸上,不禁忧愁起来:“海那么大,而我这么小,我一辈子也不可能看见大海的尽头……我还活在世上干什么呢?”……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不得抄袭和引用试卷的阅读材料;②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③不少于600字;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