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1403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14

1.非选择题(共2题)

1.
“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染色体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遗传过程如图所示。现有纯系右旋和左旋椎实螺若干,回答下列问题:

(1)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_____;螺壳表现为右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____。
(2)F1自交得到F2,其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该性状的遗传_____(遵循,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3)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右旋椎实螺作____________(父本,母本)进行交配,统计杂交后代F1的性状。若子代表现情况是________,则该左旋椎实螺是纯合子;若子代的表现情况是________,则该左旋椎实螺是杂合子。
2.
科研人员将潮霉素抗性基因(H基因,答题涉及“潮霉素抗性基因”一律用字母H表示)转入至拟南芥(2n=10)中,获得不同株系的拟南芥。
(1)将目的基因导入拟南芥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具体方法为:将目的基因插入到________________上,此结构具有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的特点。
(2)为确定不同拟南芥株系导入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科研人员筛选并通过自交获得转基因成功的4个纯合株系:1、2、3、4,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①4个纯合株系植株分别与非转基因植株正、反交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抗潮霉素性状与不抗潮霉素性状的植株比例为_______,表明每个株系的H基因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点,但不能确定4个株系的H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将上述4个纯合株系植株间进行配组形成6个杂交组合(1×2、1×3、1×4、2×3、2×4、3×4),每个组合得F1,F1自交获得F2
a.除2×4组合外,其它杂交组合F2中抗潮霉素性状与不抗潮霉素性状的植株比例均为15:1,表明1、2、3三个株系相比较,它们的H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上,F2中不抗潮霉素性状的植株比例为1/16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F1中与此比例直接相关的配子类型和比例的角度作答)。
b.2×4组合F2植株全表现抗潮霉素性状。假设株系1中H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1(竖线代表染色体,横线代表基因的位置)所示,请推测株系2中H基因的位置和株系4中H基因的两种可能的位置(参照图1的模式在答题卡中的图2中标注)。___

c.根据上述实验推测,利用上述方法导入到拟南芥中的基因的插入位置是_____(随机/固定)的。

2.单选题(共10题)

3.
生物表现一定的生命特征与它们的结构及分子组成密不可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核糖体、质粒、酶中没有核糖参与组成的一定是酶
B.维生素D属于胆固醇,能促进人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
C.斐林试剂含有Cu2+,在碱性条件下可被蔗糖还原成砖红色
D.蛋白质高温变性后还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4.
寨卡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单股RNA可直接起mRNA作用,翻译出早期蛋白质,包括RNA多聚酶和抑制宿主细胞合成代谢的调控蛋白,经调查发现该病毒是引发2015年巴西的新生儿小头畸形的元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寨卡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最低层次
B.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有六种
C.RNA多聚酶的合成场所是寨卡病毒的核糖体
D.可用培养基培养寨卡病毒进行研究
5.
如图为家鸡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示意图,A、F表示物质,a〜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与d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线粒体
B.氧气通过c方式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
C.该细胞中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可在酶的作用下结合成二糖
D.该细胞与乳酸菌细胞中都没有细胞核
6.
下列实验不能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是(   )
A.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C.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实验D.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
7.
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患者家系的系谱图如图甲。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A显示一个条带,白化基因a则显示为不同的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上述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标示为图乙,图示实验结果都是正确的。根据图示分析错误的是
A.条带1代表基因A,个体2的基因型是Aa
B.该家系中个体10的条带与其父母的不符合,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个体11的基因型是aa,是父母基因重组导致的
D.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不需要画系谱图
8.
下图为某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的交叉互换引起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在减数第—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类型一定相同
D.据图分析,②和④是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9.
已知人类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100,现有一正常男子,其父母、妻子均正常,但有一患病的妹妹,该男子夫妇生一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
A.9/300B.1/22C.32/33D.1/33
10.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描述错误的( )
A.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并没有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B.35S标记甲硫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的核糖体都可能出现放射性
C.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需要使用酒精
D.在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丰富度的统计
11.
葫芦科的一种二倍体植物喷瓜,其性别是由3个基因A1、A2、A3决定的,A1对A2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喷瓜个体只要有A1基因即为雄性,无A1而有基因A2则为雌雄同株,只有A3基因则为雌性(如A2A3为雌雄同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1A1与A2A3杂交,后代全为雄性
B.A1A3的植物可产生基因组成为A1和A3等量的两种雌配子
C.该植物可能产生基因组成为A2的雌配子
D.A1A3×A2A3→♂:雌雄同株:♀="1" : 2 : 1
12.
下列关于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基因既可以突变为a基因也可以突变为B基因
②某个体死亡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意味着这个种群进化了
③黑细(Aabb)与白粗(aaBb)杂交,后代比例:1黑粗∶1黑细∶1白粗∶1白细,不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④依据突变和基因重组原理获得的新品种都是可遗传变异
⑤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⑥孟德尔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