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某实验小组以同一品种蚕豆(2n=12)幼嫩的花蕾和浸泡种子后长出的幼根为材料,开展相关实验,主要步骤和结果如下。回答有关向题:
实验Ⅰ:取幼嫩的花蕾→卡诺氏固定液固定→70%乙醇中保存→花药剥离→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压片→镜检(图①~⑥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减数分裂部分时期实拍图)


实验Ⅱ:幼根长至1.0cm~1.5cm→冰箱内4℃培养36h→剪取5mm左右根尖→卡诺氏固定液固定→70%乙醇中保存→解离→漂洗→染色→压片→镜检(图⑦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视野部分实拍图)
(1)实验Ⅰ和Ⅱ中,选取的新鲜材料均先置于卡诺氏固定液(按3份无水乙醇、1份冰醋酸的比例配制)中进行固定处理,目的是____。
(2)实验Ⅰ观察到的实拍图,按减数分裂的时期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应为:⑥→__________,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主要依据是染色体____的变化。
(3)图②中有____个核DNA分子。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____对应的时期。
(4)开展蚕豆染色体核型分析时,将剪取的幼根置于2mmol/L的8羟基喹啉溶液中处理,以提高根尖细胞中____(填图⑦中的字母)时期细胞的比例,便于染色体观察、计数,c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为____。
(5)在实验Ⅱ中,小组成员进一步优化实验操作,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根尖,再用低浓度的KCl处理一段时间,使细胞适度膨胀,以利于____更好地分散。若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某一视野中部分中期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
实验Ⅰ:取幼嫩的花蕾→卡诺氏固定液固定→70%乙醇中保存→花药剥离→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压片→镜检(图①~⑥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减数分裂部分时期实拍图)


实验Ⅱ:幼根长至1.0cm~1.5cm→冰箱内4℃培养36h→剪取5mm左右根尖→卡诺氏固定液固定→70%乙醇中保存→解离→漂洗→染色→压片→镜检(图⑦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视野部分实拍图)
(1)实验Ⅰ和Ⅱ中,选取的新鲜材料均先置于卡诺氏固定液(按3份无水乙醇、1份冰醋酸的比例配制)中进行固定处理,目的是____。
(2)实验Ⅰ观察到的实拍图,按减数分裂的时期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应为:⑥→__________,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主要依据是染色体____的变化。
(3)图②中有____个核DNA分子。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____对应的时期。
(4)开展蚕豆染色体核型分析时,将剪取的幼根置于2mmol/L的8羟基喹啉溶液中处理,以提高根尖细胞中____(填图⑦中的字母)时期细胞的比例,便于染色体观察、计数,c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为____。
(5)在实验Ⅱ中,小组成员进一步优化实验操作,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根尖,再用低浓度的KCl处理一段时间,使细胞适度膨胀,以利于____更好地分散。若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某一视野中部分中期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
2.
果蝇的灰身与黑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下表表示亲代果蝇杂交得到F1的表现型和数目。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
(2)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亲代雄果蝇可产生的配子类型为______。果蝇细胞中最多有____个染色体组。
(3)若同时考虑这两对相对性状,则F1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用分数表示)。
(4)若F1中灰身直毛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F2中黑身直毛所占比例为____(用分数表示)。
(5)若想鉴定F2双杂合灰身直毛雌果蝇的基因型,应用基因型为____的雄果蝇进行测交。
F1 | 灰身直毛 | 灰身分叉毛 | 黑身直毛 | 黑身分叉毛 |
雌蝇/只 | 82 | 0 | 27 | 0 |
雄蝇/只 | 42 | 39 | 14 | 13 |
(1)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
(2)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亲代雄果蝇可产生的配子类型为______。果蝇细胞中最多有____个染色体组。
(3)若同时考虑这两对相对性状,则F1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用分数表示)。
(4)若F1中灰身直毛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F2中黑身直毛所占比例为____(用分数表示)。
(5)若想鉴定F2双杂合灰身直毛雌果蝇的基因型,应用基因型为____的雄果蝇进行测交。
2.单选题- (共3题)
3.
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DNA和ATP分子的元素种类相同 |
B.淀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
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时,其特定功能不发生改变 |
D.胆固醇是构成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
4.
关于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苹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液体由蓝色变成砖红色 |
B.脂肪鉴定的操作步骤依次是切片→制片→染色→洗去浮色→观察 |
C.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和苏丹Ⅲ染液可用棕色瓶长期保存备用 |
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用碘液染色后,镜检时可观察到蓝色颗粒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