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liàng) 碣石(jié) 恍然大悟(huǎng) 小心翼翼(yì) |
B.棱镜(léng) 唱和(hè) 水波粼粼(lín) 混为一谈(hùn) |
C.粗犷(kuàng) 高邈(miǎo) 一霎时(shà) 不求甚解(shèn) |
D.分歧(qí) 匿笑(nì) 涨红脸(zhǎng) 花枝招展(zhāo) |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师发了很大的火,弄得学生们面面相觑。 |
B.他性格温和,平易近人,说话咄咄逼人。 |
C.爸爸把妈妈的脚法批评得一无是处。 |
D.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 |
4.
下面语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 )
①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 地睡不了觉。
②我的手指 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③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 了一个严冬。
④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 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①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 地睡不了觉。
②我的手指 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③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 了一个严冬。
④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 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A.①反反复复 ②搓捻 ③度过 ④爱怜 |
B.①反反复复 ②揉弄 ③度过 ④慈爱 |
C.①翻来覆去 ②揉弄 ③熬过 ④怜爱 |
D.①翻来覆去 ②搓捻 ③熬过 ④慈怜 |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丧权辱国的中国近代史,使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
D.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
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
C.《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一批文人共同编撰。是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的书。 |
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______
(2)不亦说乎______
(3)人不堪其忧______
(4)饭疏食饮水______
【小题2】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题4】孔子把“不义而富且贵”视作“浮云”,应怎样理解“浮云”这一比喻义?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______
(2)不亦说乎______
(3)人不堪其忧______
(4)饭疏食饮水______
【小题2】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
B.学而时习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C.人不知而不愠 五十而知天命 |
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亦在其中矣 |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题4】孔子把“不义而富且贵”视作“浮云”,应怎样理解“浮云”这一比喻义?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②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小题1】“我”的腿瘫痪之后,母亲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小题2】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了什么?
【小题3】最后一段,写“我”和妹妹秋天一起看菊花时,着意写了各色花给人的感受,这能使人联想到什么?
【小题4】第①段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第⑦段中“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两处这样写对于结构文章有什么作用?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②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小题1】“我”的腿瘫痪之后,母亲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小题2】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了什么?
【小题3】最后一段,写“我”和妹妹秋天一起看菊花时,着意写了各色花给人的感受,这能使人联想到什么?
【小题4】第①段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第⑦段中“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两处这样写对于结构文章有什么作用?
4.综合性学习- (共1题)
9.
综合性学习。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能教我们心地善良,持重内向,坚韧不拔和勇于创新,读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读书之风吹进我们的心里,班级开展了以“悠悠书香伴我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为这次的“悠悠书香伴我行”活动设计两个活动栏目。
(2)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你设计一段简洁的开场白。(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内容里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能教我们心地善良,持重内向,坚韧不拔和勇于创新,读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读书之风吹进我们的心里,班级开展了以“悠悠书香伴我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为这次的“悠悠书香伴我行”活动设计两个活动栏目。
(2)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你设计一段简洁的开场白。(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内容里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