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下图曲线表示某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某物质数量的变化。a、b、c、d、e分别是分裂过程中的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数量变化。
(2)图a~e中与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________。
(3)图a、b、c、d、e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曲线中一个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
(4)图a是处于______________时期)的细胞,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
(5)就染色体行为来说,b、e时期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数量变化。
(2)图a~e中与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________。
(3)图a、b、c、d、e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曲线中一个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
(4)图a是处于______________时期)的细胞,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
(5)就染色体行为来说,b、e时期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黄色圆粒), ___________(绿色圆粒)。
(2)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
(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__________种,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
(4)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黄色圆粒), ___________(绿色圆粒)。
(2)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
(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__________种,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
(4)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显性基因决定花色的过程如图所示:

(1)从图可见,紫花植株必须同时具有________基因,才可产生紫色素。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其表现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AaBb×AaBb的子代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
(3)若要检测紫花植株是否为纯种,可采取_______方法,若后代出现紫花:白花=1:1,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从图可见,紫花植株必须同时具有________基因,才可产生紫色素。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其表现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AaBb×AaBb的子代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
(3)若要检测紫花植株是否为纯种,可采取_______方法,若后代出现紫花:白花=1:1,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1题)
4.
科学家用32P的磷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蚕豆根尖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可以用a →c表示 |
B.用32P的磷酸盐作为标记物,主要是标记蚕豆幼苗细胞中的蛋白质和DNA |
C.ab时期内染色体数量与DNA数量的比值为1: 2 |
D.图中可以用来表示细胞间期的为bc和de ,此时期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
5.
下图表示一个细胞进行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以及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的变化 ②两条曲线重叠的各段,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一个DNA分子 ③在MN段每个细胞内都含有和体细胞数目不同的DNA ④在IJ段,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①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的变化 ②两条曲线重叠的各段,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一个DNA分子 ③在MN段每个细胞内都含有和体细胞数目不同的DNA ④在IJ段,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② |
6.
下图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为有丝分裂,则CD段的细胞都含有46对同源染色体 |
B.若为减数分裂,则CD段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
C.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消失都在EF段 |
D.若为减数分裂,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CD段的某一时期 |
7.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所有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
B.染色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
C.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会出现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的现象 |
D.一个精原细胞可能会形成2种或4种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只能形成1种卵细胞 |
8.
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只进行一次染色体复制 |
B.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C.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有两次,但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只有一次 |
D.DNA复制和染色体复制分别使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加倍 |
11.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
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等 |
D.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
13.
拉布拉多犬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毛色,其中黑色(B)对棕色(b)为显性;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颜色的表达,颜色表达(E)对不表达(e)为显性。无论遗传的毛色是哪一种(黑色或棕色),颜色不表达导致拉布拉多犬的毛色为黄色。一位育种学家连续将一只棕色的拉布拉多犬与一只黄色的拉布拉多犬交配,子代小狗中有黑色和黄色两种。根据以上结果判断亲本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
A.bbEe×bbee | B.bbEE×Bbee |
C.bbEe×BBee | D.bbee×Bbee |
14.
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基因(t)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基因(A)隐性,它们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孩子,则下一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 )
A. 1/2,1/8
A. 1/2,1/8
A.3/4,1/4 | B.1/4,1/4 | C.1/4,1/8 |
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
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
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
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
16.
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通过杂交、测交实验提出了分离定律,下列对此实验分析合理的是( )
A.孟德尔提出分离定律的过程为提出问题→演绎推理→作出假设→检验推理 |
B.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目的是检验分离定律 |
C.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属于演绎内容 |
D.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豌豆只有一对相对性状 |
17.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A、a代表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小球的黑色和白色分别表示雌、雄配子;
②小球的颜色可以不同但形态必须相同;
③甲、乙中小球数量必须相同,A:a的值可以不同;
④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是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

①小球的黑色和白色分别表示雌、雄配子;
②小球的颜色可以不同但形态必须相同;
③甲、乙中小球数量必须相同,A:a的值可以不同;
④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是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18.
南瓜果实的颜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果南瓜和一株白果南瓜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发生了性状分离 |
B.由③过程可以判定白果为显性性状 |
C.F1中白果的基因型为AA和Aa |
D.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2∶1 |
19.
下列有关遗传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
B.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 |
C.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
D.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
20.
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为红色,Aa为粉红色,aa为白色。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下列关于F2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 | B.白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 |
C.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 | D.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 |
21.
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下列研究成果与运用的主要方法不相符的是
A.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揭示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B.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模型建构法 |
C.萨顿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
D.鲁宾、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
22.
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根据下面三组交配组合,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交配组合 | 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 |
① | 甲(黄色)×乙(黑色) | 12(黑)、4(黄) |
② | 甲(黄色)×丙(黑色) | 8(黑)、9(黄) |
③ | 甲(黄色)×丁(黑色) | 全为黑色 |
A.甲和乙 | B.乙和丙 | C.丙和丁 | D.甲和丁 |
23.
某植物的花色受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橙花植株甲与白花植株乙杂交,子一代(F1)全开红花,子一代自交,子二代(F2)有红花、橙花和白花3种类型,比例为9:3: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1减数分裂能产生数量相等的4种花色基因组成的配子 |
B.F1测交子代中红花、橙花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1:2 |
C.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4种,比例为1:2:2:4 |
D.F2中的橙花植株自交,产生的所有子代中纯合体占50% |
24.
玉米子粒的种皮颜色无色透明(描述为白皮)和红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用纯种的红皮玉米和白皮玉米杂交,将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白皮玉米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性状分离 |
B.F1自交时,含双隐性基因的配子不能存活 |
C.如果对F1红皮玉米进行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 |
D.F2白色种皮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是3/7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