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语文试题(二)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3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7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切/实  体/三年五   赴/走呼号
B.污/星  闭/敷衍责   铜/乳未干
C.挣/包  怨/隐姓名   防/心吊胆
D.贯/慰  起/绰有余   生/然回首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天边突然飞来一大片乌云,一场大雨骤然而作,戛然而止,来得如此粗犷,去得如此利索,天气也似乎随着这场雨变得凉爽起来。
B.不少人不喜欢孟子,认为他锋芒毕露、太过张扬,其实,孟子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个性使然。
C.在温婉的音乐当中,杨丽萍用她轻盈的舞姿将高贵的孔雀演绎得惟妙惟肖
D.虽然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只要大家团结合作,必能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3.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还有两部散文集《野草》《呐喊》。
B.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罪与罚》。
C.朱德,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D.艾芙·居里是波兰作家,居里夫人的长女,曾撰写其母传记《居里夫人传》。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小题1】这首曲的题目是__________。
【小题2】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谏院题名记

司马光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为任亦重矣。居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著石。后之人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

(注释)①萃:聚,集中。②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③天禧:宋真宗(赵恒)的第六个年号。④谏官六员:指左右司谏,左右正言,左右谏议大夫。⑤庆历:宋仁宗(赵祯)的第六个年号。⑥钱君:一说指钱惟演,字希圣,宋朝临安人,博学能文,召试学士院,以笏起草立就,真宗极为赏识,官至保大军节度使。一说指钱惟演之侄钱明逸,字子飞,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为右正言,谏院供职,庆历六年,擢知谏院。⑦版:名籍,名册。⑧漫灭:模糊消失。⑨嘉祐:宋仁宗(赵桢)的最后一个年号。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无不谏者____________
(2)居官者____________
(3)后之人将指其名而议之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四海众    ②学而时习(《论语·学而》)
B.①为任亦重矣 ②真无马邪(《马说》)
C.①刻著石    ②皆以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①可不惧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狼》)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2)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光认为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可以由后世点评谏官的是非曲直,使他们有所敬畏。
B.本文主要论述谏官的来历及其特殊地位。
C.司马光认为那些热衷于个人声名和追求私利的人,没有担当,是不能做好谏官的。
D.本文着重阐明了谏官的重大责任和应具备的品德。
【小题5】你认为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红山楂

矫友田

校园的西北角儿,有一小片山楂林。那是多年以前,一些毕业前的学生栽种的。到了秋天,那些山楂树上,就挂满了绿色的“弹珠”。渐渐地,那些绿色的小果儿,开始泛出红晕,像女孩羞涩的面孔,躲在叶丛中,注视着一些青春朝气的身影。

一些淘气的同学,在山楂果儿还未熟透的时候,便会偷偷采摘一把,然后带到教室里,像儿时弹琉璃球一样弹着玩。即使那些喜欢吃零食的女生,也不屑将它们塞入口中;因为她们的口袋里,从来就不缺口香糖、话梅果儿。偶尔,她们只是相互恶作剧地将那些酸得发涩的山楂果儿咬碎,而后,将它们吐掉。

他的性格有些孤僻。总是喜欢独自到那片山楂林旁,静静地思考,或者阅读。每次,见到滚落在教室墙角的山楂果儿,他就会弯腰拾起,并将它们保存起来。

尽管学校总务处的负责人,早已在山楂林旁竖上了“切勿采摘”的牌子,但是那些喜欢恶作剧的学生,仍会趁着晚自习的时候,悄悄下楼去采摘。

一天,他们的班主任带着一份通知书走进教室,她是一位身材胖胖,面容温善的中年教师。通知书的内容,是安排他们班在下午的时候,将那一片山楂林砍掉。

听了之后,他蓦地站了起来,不解地问:“张老师,为什么要砍掉那些山楂树呢?”

他莽撞的举动,令同学们感到有些惊讶。而张老师并没有生气,她只是温和地一笑,解释道:“因为经常有一些不自觉的同学,去采摘山楂果儿,并扔得到处都是,校领导对此很恼火——”

下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拥向那一小片山楂林,唯有他待在教室里。有些同学发现他的眼里竟闪动着泪花……

从此,那片山楂林从校园里消失了。他变得愈加沉默了。时而,同学会发现他失魂落魄地站在那一个空荡荡的角落,在思考着什么。年终的联欢会,眼看就要举行了。为了将联欢会办得隆重一些,几名班干部经过磋商,决定将班费全部用来装饰教室,而食品和饮料啥的,则由同学们自备。

联欢会那天,各式各样的水果、饮料和小食品摆满了桌子。他带来的礼品,竟是一兜大煞风景的山楂果儿。

几个舍友都清楚那些山楂果儿的来历,那是他在同学们砍完山楂树之后,独自到现场,一个一个从地上捡起来的。然后,他将那些山楂果儿洗干净,放在更衣橱里“捂红”的。

没有一位同学,愿意去拿一颗酸酸的山楂果儿吃,尽管它们已经红得那么诱人。同学们竞相登台表演节目,待到他上台的时候,他说他要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多年以前,有一个家境贫寒的小男孩,他们一家只靠山上的那片山楂林子维持生计。每天,他的父母都要上山侍弄那一片山楂林子,期待着秋天果儿红时,能够有个好收成。

果儿熟时,他的父母就会将采摘的山楂果儿挑到几十里的山外卖掉,再用所得的钱维持生活和孩子的学费。然而几年后,山楂果儿的身价陡然跌落了,很少有人喜欢吃山楂了。在山楂红了的时候,小男孩再也见不到父母那挂满汗珠的笑脸。

天蒙蒙亮的时候,父亲便挑着一担山楂果儿到山外去了。当天黑父亲赶回来时,筐子里的山楂果儿常常是原封不动。

父亲经常蹲在那一片山楂林旁,一袋接一袋地抽着旱烟。终于有一天,父亲狠了狠心说:“咱们把那山楂树砍了吧——”

母亲苦苦哀求道:“咱不能犯傻呵,山楂林可是娃儿的学费。俺想过了,咱可以把山楂果儿做成糖葫芦卖,或许还能多卖几个钱哩。”

于是,母亲学会了做糖葫芦。晚上,她忙着做糖葫芦;白天跟丈夫一起,扛着插满糖葫芦的草靶,步行几十里到小镇上卖。

就这样,那些山楂果儿养活了他们一家,也把那男孩送入了大学。然而在去年冬季一个风雪交加的一天,扛着草靶的母亲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倒了,再也没有醒来……

讲到这里的时候,他忍不住哭了;继而,他拿起一颗山楂果儿,塞入嘴里咀嚼起来,说:“你们也许不知道,她就是我的母亲……”

此时,张老师站了起来,她也拿起一颗红山楂吃了起来,眼里噙着泪花说:“这红红的山楂果儿,就是父母的心呵!来,让我们重新体味一下父母的心吧!”

转眼之间,那一兜红红的山楂果儿,被同学们抢光了。

最后一个节目是张老师的,她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大字:“我是你们的老师,也喜欢你们叫我一声妈妈!”

(选自《当代》)

【小题1】仔细阅读这篇小小说,补充完整下面对故事情节的概括。
______——拾山楂——______——护山楂——忆山楂——______
【小题2】作者为什么要以“红山楂”为题?试从情节和主题方面加以分析。
【小题3】请分析文中画线句的作用。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张老师这个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7.
(山东省临沂市2019学年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把目标立在心中
张 涵
①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每到春天,微信朋友圈总会被“春天来了,夏天还会远吗”刷屏。与此同时,不少年轻人还不忘立下减肥的目标,为夏天“秀”身材做足准备。
②朋友圈“晒目标”“晒梦想”的现象屡见不鲜。然而,这些曾经信誓旦旦写下的话,最后成功“变现”的又有多少?随着时间流逝,朋友圈不断被其他动态刷新,那些立下的誓言也被海量信息“拍”在了沙滩上。
③事实上,设定目标的意义不在于告知,而在于督促做事。
④社交媒体普及后,之前隐藏在舞台大幕后的日常生活有了展示的场地,朋友圈的“晒”文化也应运而生。“晒目标”等现象作为印象管理的一种手段,不仅可以进行“自我展示”,凸显决心和毅力,还可以收获好友的点赞与支持,获得心理满足感。然而,将目标公之于众,未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有心理学家认为,当别人认可你的目标时,你脑海中会产生自己的目标已经实现了的幻觉。
⑤决定做一件事容易,真正动手去做却很难。从“说”到“做”,是一个把想法转变成现实的过程,如果把这一过程看作是化学意义上的元素反应,那么自律则是场反应的催化剂。曾经风靡朋友圈的“几个赞就读几本书”的集赞读书活动,唤起了公众关注,却唤不醒摒除喧嚣、安静读书的心;获得了虚拟社交网络中的点赞,却没获得精神世界的食粮。以为发朋友圈立目标就可以获得他人的监督,殊不知只有自己才能一直监督自己。
⑥当终于着手去实现目标的时候,却发现更难的是坚持不懈。经常听到身边有人抱怨“今天加班,又没时间去跑步了”“今晚有个饭局,明天再读书吧”“今天出去逛街,改天再背单词吧”……但回过头仔细想想,一天中真挤不出一小时甚至半小时的时间为实现朋友圈立下的目标积累“跬步”吗?在追逐目标的道路上之所以会退缩、会妥协,是因为对实现目标的渴望并没有那么强烈。有位大学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每天读书30页,这样坚持一年下来就能读大约一万页,将50本书。他说凡是按照他的要求坚持读书的学生,最后都成为所在领域的杰出学者。
⑦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年轻人更要养成从“说”到“做”再到“坚持做”的习惯,不仅把目标和梦想立在朋友圈,更要把它们立在自己的心中。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3月27日19版)
【小题1】第⑤段中加点字“这”指什么?
【小题2】第⑥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朋友圈“晒目标”“晒梦想”的现象屡见不鲜,他们设定目标的意义主要在于告知,而不是督促做事。
B.将目标公之于众,不利于目标的实现。因为心理学家认为,当别人认可你的目标时,你脑海中会产生自己的目标已经实现了的幻觉。
C.发朋友圈立目标并不能获得他人的监督,只有自己才能一直监督自己。
D.很多人在追逐目标的道路上之所以会退缩、会妥协,是因为对实现目标的渴望并没有那么强烈。

5.作文(共1题)

8.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1)一条小金鱼,看到同伴舞动着美丽的长尾巴,心里无比羡慕。其实它自己也有一条美丽的长尾巴,只不过长在身后看不见罢了。人有时候很像金鱼,常常会忽略自己的美丽。让我们寻找自己的特长,发现自己的亮点,展示自己的才华,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精彩。
请以“跟我学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认真地观察生活,体会其中的意义和乐趣,这就是“品味”。认真品味,你会发现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别有风味……
请以“品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6.(共1题)

9.
语言综合运用。

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呻吟。①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②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③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④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⑤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主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给文中标序号的句子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