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同步测试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326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8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小红和小明同学在药品柜取用药品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瓶盖附近“长”满白色物质。他们决定对白色物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种白色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会转化为碳酸氢钠
②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③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1)(猜想假设)小红认为:白色物质全部是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白色物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你认为:白色物质还有可能是________。   
(2)(实验验证)
他们取白色固体,加水溶解配制成溶液,标记为溶液A,以备实验使用。
①小红先取适量溶液A,然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小红由此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不能得出这个结论,理由是________。
②小红经过思考后,再做实验:取适量溶液A,滴加少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再次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但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仍然不能得出这个结论,理由是________。
小明认真总结了小红的实验,也取适量的溶液A,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证明自己猜想正确。   
(3)(反思拓展)
①废液处理:实验结束后,小红、小明把废液统一倒入一个废液缸中,发现溶液呈红色,于是逐滴加入稀盐酸至刚好变为无色时,溶液中的溶质除了酚酞外,还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杂质去除: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选择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溶液。

2.简答题(共1题)

2.
分类和类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方法.

(1)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亲身经历了很多的科学探究活动.若按照是否“用数量表示资料或信息”可将实验分为: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据此可将下列探究活动中的E与①________ (填字母)归为一类,你的依据是②________    
(2)实验室将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加强热制甲烷,请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推测实验室制取甲烷①________ (填化学式)的发生装置应该同②________ (填字母)一致.
A.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氢气;B.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
你确定甲烷发生装置的依据是③________

3.单选题(共6题)

3.
下列四个探究案例中:①探究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②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③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④探究并联电路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其中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4.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
B.探究次氯酸钠( NaClO)和浓盐酸反应时会产生氮气
C.探究铜在酒精灯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D.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5.
研究和学习化学需要用到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错误的是(  )
选项
方法
示例
A
实验法
用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B
分类法
纯净物根据组成元素种类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
归纳法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均可溶于水
D
推理法
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中溶质一定是碱
 
A.AB.BC.CD.D
6.
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猜想     B. 实验 C. 推理 D. 归纳
7.
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需要进行如下实验步骤: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2毫升淀粉溶液;
②向各试管注入1毫升淀粉酶溶液,摇匀后,再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冰块.沸水和37℃水中维持温度5分钟;
③向各试管滴入1滴碘液;
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冰块.沸水和37℃水中维持温度5分钟;
⑤观察实验现象.
以上实验步骤最合理的顺序应为(  )
A.①→④→②→③→⑤B.①→②→④→③→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②→⑤
8.
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
A.收集气体并观察B.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
C.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D.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

4.选择题(共1题)

9.填数.

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9,这个数是{#blank#}1{#/blank#}.

5.填空题(共2题)

10.
物质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存在着某些规律,这是我们学好化学应该掌握的一种基本方法。请你找出表中H2、CCl4、N2O、NH3四种物质之间存在的某些规律,并排列出顺序。
存在的规律
排列顺序
(1)一个分子所含原子个数由少到多

 
(2)
 
H2、NH3、N2O、CCl4
 
11.
加热碱式碳酸铜时,观察到固体渐渐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试管口有________生成,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 证明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