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同步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3246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1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如下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 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 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该实验说明_________。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A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第二种:B烧杯中的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①你认为_________猜测正确;
②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的实验:(请填空)
实验内容、方法
现象
结论
用洁净的小烧杯取20 mL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不变色
水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下同)使酚酞变色
取一张滤纸,滴上酚酞试液,待晾干后,放在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
酚酞不变色
氨气_________使酚酞变色
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
溶液变成_________色
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氨水能使酚酞变色
 

2.简答题(共1题)

2.
向小烧杯Y中加入一定量的酚酞溶液,并滴加一滴稀NaOH溶液,然后做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

(1)该实验中的现象是什么_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理_________。

3.单选题(共10题)

3.
如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不停地运动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4.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用如图四种变化能体现“水蒸发”的微观本质的是(   )
A.AB.BC.CD.D
5.
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C.混合物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
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
6.
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H2CO3中均含有氢分子
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Na、Mg2、Al3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0
D.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7.
对以下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

A. ①②属于同一种元素 B. ①④的化学性质相似
C. ①得到电子可形成③ D. ②③表示不同种离子
8.
按右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救增多
B. 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
C. 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
D. 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C.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D.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10.
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与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若R2核外有x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Ax+2B.Ax+2C.Ax-2D.Ax-2
11.
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B.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12.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A. 2H B. 2H2 C. H2 D. 2H2O2

4.填空题(共8题)

13.
我们接触过很多化学变化,如“氢气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过氧化氢分解”等,这些变化的微观本质各不相同。
(1)写出上述三个反应中任意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2)从上述三个反应中任选一个写出其微观本质_________。
14.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牌中的金是___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风过泸州带酒香”,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诗句中的现象_________;
(3)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有机物的组成肯定有_________元素。
15.
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小英幻想自己变成一个进入原子内部的微粒,写了如下短文。
进入镁原子,我发现①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②原子核相比较原子的体积竟然那么小;③核外的12个电子按固定轨道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④我试着去搬动它们,发现电子的质量与原子核的质量差不多……
小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有些是错误的,指出文中有错误的一句_________ (填句子前的序号)。文中提到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6.
(1)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_________?
(2)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_________?
17.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原子其中X的值是___________。(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3)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___________。(4)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
18.
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物质,例如铜、氧气、熟石灰、金刚石、乙醇等,他们都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请选择上述物质填空(每空只填一种物质):分子构成的物质_________;原子构成的物质_________。
19.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氧元素的核外电子数目是_________;磷元素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等质量的硫和磷中,所含原子数目较少的是_________。
20.
在O2、CO2、H2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________,三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中都含有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