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有一黑色粉末物质可能由氧化铜、木炭、二氧化锰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某兴趣小组对该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和验证。
(提出问题)该黑色粉末含有哪些的成分?
(查阅资料)(1) 氧化铜、木炭、二氧化锰中只有黑色的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并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2)常温下木炭、氧化铜、稀硫酸均不与二氧化锰反应;
(3)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不能燃烧。
(做出猜想)大家认为黑色粉末的组成共有下面四种可能:
猜想1:木炭和氧化铜; 猜想2:木炭和二氧化锰;
猜想3: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4:氧化铜、木炭、二氧化锰。
(探究验证)
(结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该黑色粉末含有哪些的成分?
(查阅资料)(1) 氧化铜、木炭、二氧化锰中只有黑色的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并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2)常温下木炭、氧化铜、稀硫酸均不与二氧化锰反应;
(3)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不能燃烧。
(做出猜想)大家认为黑色粉末的组成共有下面四种可能:
猜想1:木炭和氧化铜; 猜想2:木炭和二氧化锰;
猜想3: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4:氧化铜、木炭、二氧化锰。
(探究验证)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及解释 |
(1) | 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试管,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 | 黑色粉末部分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 原混合物中有______________。 |
(2) | 将(1)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干燥,取一部分滤渣放入横口试管中加强热,并不断鼓入空气 | 有火星产生 | 原混合物中有____________。 |
(3) | ①将(2)所得另一部分滤渣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 | 有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产生 | 原混合物中有 _____________。 |
②向(2)所得滤液中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 | 有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产生 | _____________。 |
(结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为了减少龋齿,制造口香糖时常用木糖醇(化学式为C5H12O5)代替蔗糖。
(1)木糖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木糖醇中氧、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保留至0.1%)。
(3)15.2g木糖醇中含有_______g的氧元素。
(1)木糖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木糖醇中氧、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保留至0.1%)。
(3)15.2g木糖醇中含有_______g的氧元素。
3.推断题- (共1题)
3.
将某暗紫色固体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E在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请推测,并回答:
(1)写出E在B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
(2)加热暗紫色固体A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B的一条用途________________。
(1)写出E在B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
(2)加热暗紫色固体A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B的一条用途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6题)
4.
有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了“通过催化剂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新途径。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 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
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 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7.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2H2O![]() |
B.H2O+CO2=H2CO3 |
C.Zn+2HCl==ZnCl2+H2↑ |
D.BaCl2+2AgNO3=2AgCl+Ba(NO3)2 |
8.
下图是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 |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C.两种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变 |
9.
我们已经初步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
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 |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核外电子经常充当重要的角色 |
D.某原子中含有36个质子,则该原子核外含有36个电子 |
11.
2017年5月我国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右图是其中一种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镆属于金属元素
B. 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
C. “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
D. 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

A. 镆属于金属元素
B. 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
C. “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
D. 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
13.
由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此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5 |
B.集气瓶内剩余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
C.此实验中的红磷可以用木炭、蜡烛、棉花等来代替 |
D.若此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
1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
B.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 |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
D.氧气能支持其它物质燃烧,具有可燃性 |
17.
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两同学分别用甲、乙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两个实验中碳酸氢铵固体均消失,乙实验中还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资料: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 |
B.甲实验只根据“固体消失”这一现象,能说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
C.乙实验有利于同学们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 |
D.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
5.填空题- (共2题)
20.
图1为溴原子(Br)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B、C、D、E等5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E粒子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
(2)D粒子与溴原子可以结合成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2中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填序号)。

(1)图2中E粒子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
(2)D粒子与溴原子可以结合成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2中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填序号)。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6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