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314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2

1.计算题(共2题)

1.
侯氏制碱法生产的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 12.5 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 100 g 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溶 质质量分数为 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阳离子为_____(填写离子符号)。
(2)在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结果精确至 0.1 g)。   
(3)A 点时,求此温度下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
麦芽糖(化学式:C22H22O11)是由含淀粉酶的麦芽作用于淀粉而制得,味甜不及蔗糖,有健牌胃、润肺止咳的功效,是中国传统怀旧的一种小食,阅读信息后回答:
(1)麦芽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______;
(2)麦芽糖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准备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的溶液(如图),他们决定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获得信息)
①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②实验室里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通常使用橡胶塞。
③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支洁净试管,加入待测液,然后滴加过量稀盐酸
有______ 产生
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者是______ 
再取一支洁净试管,加入待测液,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的溶质是______ ,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小华认为上面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小组讨论后,又进行如下实验:
取第二次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氢氧化钠。
(交流反思)实验探究中,能否用氢氧化钡溶液替代氯化钡溶液?______(填“能”或“不能”):实验中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密封保存。

3.流程题(共1题)

4.
铝土矿中含40%~60%Al2O3,1%~15%SiO2、7%~30%Fe2O3,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的过程如图:

(已知:SiO2不溶于水,NaAlO2溶于水,Al(OH)3+NaOH=NaAlO2+2H2O,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
(1)操作一、操作二、操作三三个步骤中都要采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
(2)写出操作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从铝土矿中提取Al2O3时,经历了“Al2O3-AlCl3-NaAlO2-Al(OH)3-Al2O3”的转化过程,请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______;
(4)操作二中NaOH溶液过量的目的是______。

4.单选题(共3题)

5.
下列各组物质中分类正确的是(  )
A.酸:CH3COOH、NaHSO4、H2SO4
B.碱:Ca(OH)2、Ba(OH)2、Na2CO3
C.盐:NH4NO3、MgCl2、CH4
D.氧化物:H2O、NO2、Fe3O4
6.
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霉变大米燕煮后食用
B.为保障腊肠肉质鲜美,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C.做蛋糕时加入少量的小苏打,使它更松软
D.用甲醛溶液浸泡荔枝,以保鲜防腐
7.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KCl  NaOH  CuSO4B.BaCl2  NaOH  H2SO4
C.HNO3  KCl  Na2SO4D.FeCl2  KCl  MgCl2

5.填空题(共3题)

8.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下列判断错误的是______。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Y=X+8
C.Y和Z处于同一族
(2)由X元素和Y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R2+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R的元素符号是__,它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__周期。
9.
硫酸氢钠用途广泛,印染工业用作酸性染料的助染剂,还可用于土壤的改良,它在水中可解离出Na+、H+、SO42-,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
(1)硫酸氢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硫酸氢钠溶液的pH__7(填“>”或“<”),用湿润的pH试纸进行测量,所得结果___(填“偏大”或“偏小”)。
(3)向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Fe2O3粉末,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10.
室温下,将氢氧化钠溶液慢慢滴入装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

(1)由图可知,两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
(3)______点时恰好完全反应,C点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11.
氯气是一种有毒的黄绿色气体,能溶于水,难溶于饱和食盐水,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列化学反应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氧气,,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分液漏斗与烧瓶之间导管的作用是______。
(2)装置Ⅱ、装置Ⅲ是净化装置,他们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
(3)除了装置Ⅳ可以收集氯气外,还可以用排液法收集,下列液体可以用来收集氯气的是______。
A.饱和食盐水B.水
(4)用装置Ⅳ收集氯气,还有不妥之处,请你指出来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3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