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样品,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取45g石灰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45g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g
(2)本实验是否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完成实验,并说明理由_____。
(3)列式计算45g石灰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1)45g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g
(2)本实验是否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完成实验,并说明理由_____。
(3)列式计算45g石灰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2.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2)纯碱的化学式为_____,所属物质的类别是_____。纯碱溶液能使酚酞显_____色。
(3)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
(5)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_____。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2)纯碱的化学式为_____,所属物质的类别是_____。纯碱溶液能使酚酞显_____色。
(3)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
(5)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在探究氢氧化钙与稀盐酸中和反应实验时,忘记了滴加酚酞溶液,无法判断反应进行到何种程度,同学们决定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和 Ca(OH)2 猜想二:CaCl2和 HCl猜想三:_____
(设计方案)
(拓展与应用)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钙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 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 1、图2所示。

由图 1、图2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钙溶液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_____。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和 Ca(OH)2 猜想二:CaCl2和 HCl猜想三:_____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 _____。 | 猜想一不正确 |
②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 | _____。 | 猜想二不正确 |
(拓展与应用)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钙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 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 1、图2所示。

由图 1、图2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钙溶液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_____。
4.单选题- (共9题)
4.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水 | 氢氧化钠固体消失 | 氢氧化钠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
B | 向含有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滤液中一定含有Zn2+、Fe3+、可能有Cu2+ |
C | 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 | 有大量气泡产生 | 氧化铜起催化作用 |
D | 向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 | 无明显现象 | 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钙恰好反应 |
A.A | B.B | C.C | D.D |
7.
化学小组探究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时O2和CO含量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
B.蜡烛发生了不充分燃烧 |
C.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
8.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分类 |
A | 石油、煤、氢气 | 化石燃料 |
B | C60、He、水银 | 单质 |
C | 纯碱、烧碱、Ba(OH)2 | 碱 |
D | CH4、Fe3O4、C2H5OH | 有机物 |
A.A | B.B | C.C | D.D |
9.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机理正确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有可能引发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纯度 |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单质 |
C.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11.
如图是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镉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镉是一种金属元素 |
B.镉的原子序数和原子核内中子数均为48 |
C.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 |
D.化学反应中,镉原子易失电子 |
5.填空题- (共1题)
13.
智能手机耗电量大,移动充电宝应运而生,如图是一款一定充电宝的示意图:

(1)图中所示物体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写一种即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2)给移动充电宝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_____能.
(3)制造充电宝外壳使用的材料属于_____(填“热固性”或“热塑性”)材料.
(4)电池从早期的干电池发展到现在的燃料电池、锂电池等,由此请你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_____.

(1)图中所示物体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写一种即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2)给移动充电宝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_____能.
(3)制造充电宝外壳使用的材料属于_____(填“热固性”或“热塑性”)材料.
(4)电池从早期的干电池发展到现在的燃料电池、锂电池等,由此请你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_____.
6.实验题- (共2题)
14.
根据图1所给的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图1中仪器C的名称_____。
(2)用B、D和_____(填字母,下同)可组装成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_____,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装配氯酸钾制备O2的发生装置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
(4)实验室制备CO2时,要求能随时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图2的发生装置正确且符合要求的是_____;如图2所示,装置e中小试管起到节约液体药品和_____的作用。
(5)如图3所示,用大理石和浓盐酸制取CO2时,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某同学在发生装置后连续接了两个甲装置,再连接乙进行收集。第一个甲装置内为足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则第一个甲装置的作用是_____,第二个甲装置应该注入足量的_____;用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_____(填“f”或“g”)端进入。

(1)写出图1中仪器C的名称_____。
(2)用B、D和_____(填字母,下同)可组装成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_____,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装配氯酸钾制备O2的发生装置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
(4)实验室制备CO2时,要求能随时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图2的发生装置正确且符合要求的是_____;如图2所示,装置e中小试管起到节约液体药品和_____的作用。
(5)如图3所示,用大理石和浓盐酸制取CO2时,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某同学在发生装置后连续接了两个甲装置,再连接乙进行收集。第一个甲装置内为足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则第一个甲装置的作用是_____,第二个甲装置应该注入足量的_____;用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_____(填“f”或“g”)端进入。
15.
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测定该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内一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略去);

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纯碱样品的质量;实验前、后装置(包括氢氧化钠固体)的总质量.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保证纯碱样品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其操作是 .
(2)B装置的作用是 ;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补充D装置 (简要叙述或画出装置示意图).
(交流与表达)
(4)有同学认为图2所示实验装置会造成测得纯碱的纯度偏低,原因是 .
(5)为了克服图2装置的不足,有同学提出,还应增加图1装置与A装置连接(A装置中原双孔橡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在反应前、后用图1装置分两次缓缓鼓入足量空气.
①反应前,断开B、C装置之间的连接,用图1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
②反应后,用图1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
③在A装置中的反应发生时,开关R处于关闭状态,其原因是 .
(数据处理)
(6)称得的纯碱样品质量为10.8g,实验前、后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75.2g和79.6g,纯碱的纯度为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反思与评价)
(7)能否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理由是 .
(8)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能减少测定的误差,原因是①反应生成的CO2尽可能被C装置吸收;② .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略去);

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纯碱样品的质量;实验前、后装置(包括氢氧化钠固体)的总质量.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保证纯碱样品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其操作是 .
(2)B装置的作用是 ;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补充D装置 (简要叙述或画出装置示意图).
(交流与表达)
(4)有同学认为图2所示实验装置会造成测得纯碱的纯度偏低,原因是 .
(5)为了克服图2装置的不足,有同学提出,还应增加图1装置与A装置连接(A装置中原双孔橡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在反应前、后用图1装置分两次缓缓鼓入足量空气.
①反应前,断开B、C装置之间的连接,用图1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
②反应后,用图1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
③在A装置中的反应发生时,开关R处于关闭状态,其原因是 .
(数据处理)
(6)称得的纯碱样品质量为10.8g,实验前、后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75.2g和79.6g,纯碱的纯度为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反思与评价)
(7)能否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理由是 .
(8)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能减少测定的误差,原因是①反应生成的CO2尽可能被C装置吸收;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