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5题)
1.
下面甲、乙、丙、丁四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四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表示___________分裂____期,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表示___________分裂____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细胞。
(3)丙图表示___________分裂____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有____条染色体。
(4)丁图表示___________分裂____期,该细胞中有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条染色体,____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

(1)甲图表示___________分裂____期,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表示___________分裂____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细胞。
(3)丙图表示___________分裂____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有____条染色体。
(4)丁图表示___________分裂____期,该细胞中有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条染色体,____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
如图为白化病遗传系谱图(有关基因用A、a 表示),请据图回答:

(1)决定白化病的基因为_____性。
(2)Ⅱ2和Ⅲ1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_。
(3)Ⅲ2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
(4)若Ⅲ2和Ⅲ3婚配,后代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_,预计他们生一肤色正常男孩的可能性_____。

(1)决定白化病的基因为_____性。
(2)Ⅱ2和Ⅲ1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_。
(3)Ⅲ2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
(4)若Ⅲ2和Ⅲ3婚配,后代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_,预计他们生一肤色正常男孩的可能性_____。
3.
如图是某链状DNA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图中序号所代表结构的中文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DNA片段中有______________对碱基对,该DNA分子应有______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3)如果将无标记的细胞培养在含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则图中所示的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中可测到15N。若细胞在该培养液中分裂四次,该DNA分子也复制四次,则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DNA分子和含15N的DNA分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4)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______________个。

(1)写出下列图中序号所代表结构的中文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DNA片段中有______________对碱基对,该DNA分子应有______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3)如果将无标记的细胞培养在含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则图中所示的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中可测到15N。若细胞在该培养液中分裂四次,该DNA分子也复制四次,则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DNA分子和含15N的DNA分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4)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______________个。
4.
请据图回答有关真核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问题:


(1)图甲中①表示____。RNA聚合酶的合成场所是____。
(2)当RNA聚合酶与DNA 分子的某一____相结合时,转录开始。游离的核苷酸通过____键聚合成相应的RNA长链。图中所示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____。
(3)③表示____区域,该区域最多含____种核苷酸。
(4)图乙表示遗传性信息表达的____过程,此过程涉及____类RNA。由图乙可知,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当核糖体到达信使RNA的____时,多肽合成结束。


(1)图甲中①表示____。RNA聚合酶的合成场所是____。
(2)当RNA聚合酶与DNA 分子的某一____相结合时,转录开始。游离的核苷酸通过____键聚合成相应的RNA长链。图中所示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____。
(3)③表示____区域,该区域最多含____种核苷酸。
(4)图乙表示遗传性信息表达的____过程,此过程涉及____类RNA。由图乙可知,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当核糖体到达信使RNA的____时,多肽合成结束。
5.
如图是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D表示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A→B→C表示的育种方法与A→D的相比较,其优越性在于________。
(2)图中E过程育种原理是_________,对种子或幼苗进行相关处理时,最佳作用时期是细胞的________,请列举一种能引起E过程变化的物理因子:________;F过程最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 ,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
(3)图中G→J过程中涉及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中A→D表示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A→B→C表示的育种方法与A→D的相比较,其优越性在于________。
(2)图中E过程育种原理是_________,对种子或幼苗进行相关处理时,最佳作用时期是细胞的________,请列举一种能引起E过程变化的物理因子:________;F过程最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 ,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
(3)图中G→J过程中涉及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0题)
6.
如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DNA与RNA的不同点只体现在②处 |
B.若②为核糖,则③可以是胸腺嘧啶 |
C.在T2噬菌体中核苷酸共有8种 |
D.人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2种 |
7.
某精原细胞(2N=8)的核DNA分子双链均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标记情况。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 的染色单体有8条 |
B.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 染色体的子细胞所占比例不唯一 |
C.若某个子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都含15N,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含14N 的染色体有8条 |
8.
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及遗传基本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假说能解释 F1自交出现 3:1 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
B.孟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等位基因 |
C.形成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先分离后组合,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
D.基因型为 AaBb 个体自交,后代出现分离比约为 9:6:1 的条件之一是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
9.
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据图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及Ⅲ—9个体发病率(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8 |
B.X染色体隐性遗传,1/4 |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6 |
D.X染色体隐性遗传,1/8 |
10.
在制作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时,会发现制成的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像一架“梯子”,那么组成这架“梯子”的“扶手”、“扶手”间的“阶梯”、连接“阶梯”的化学键依次是()
①磷酸和脱氧核糖 ②氢键 ③碱基对 ④肽键
①磷酸和脱氧核糖 ②氢键 ③碱基对 ④肽键
A.①②⑧ | B.①③② | C.③①② | D.①③④ |
11.
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
B.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C.摩尔根用类比推理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D.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16.
RNA聚合酶能以一条DNA链或RNA链为模板催化RNA的合成,因为在细胞内遗传信息转录与RNA有关,所以也称转录酶。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RNA聚合酶催化RNA合成期间,一定有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配对现象 |
B.在DNA的复制和基因的转录过程中,DNA双链都要先解旋,前者需要用到解旋酶 |
C.转录过程消耗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而逆转录消耗脱氧核苷酸 |
D.肌细胞内有蛋白质的更新,其细胞核内应存在有活性的RNA聚合酶 |
17.
下列有关基因与酶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个基因都控制合成一种酶 | B.酶的遗传信息在信使RNA的碱基序列中 |
C.基因的转录、翻译需要不同的酶 | D.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的基因和酶是相同的 |
18.
地球上现存生物来自共同祖先,有关分子生物学证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多数现存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B.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DNA序列相似性越高 |
C.人类与猩猩、恒河猴以及兔的血红蛋白基因中的碱基序列有一定的相似性 |
D.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存在较大差异性 |
19.
SP8噬菌体侵染枯草杆菌后,将产生的mRNA与解旋的SP8—DNA的每条单链混合并进行核酸分子的杂交实验,检测发现mRNA只和其中一条富含嘌呤碱的重链形成杂交分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为检测核酸的杂交结果,可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细菌的DNA |
B.转录及上述核酸分子的杂交过程遵循相同的碱基配对原则 |
C.上述mRNA是以DNA中富含嘌呤碱的重链为模板转录而来的 |
D.上述mRNA是在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菌细胞内的原料合成的 |
21.
图为某 XY 型动物的精原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中有 4 对同源染色体 8 个 DNA 分子 |
B.图②中 DNA 含有 16 条脱氧核苷酸链 |
C.图③中着丝点的排列与图④的前一时期相同 |
D.图④中着丝点分裂后一定存在两条 Y 染色体 |
22.
如图所示,图中P和Q各表示某精原细胞的一段DNA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和Q来自同一条染色体上DNA分子的复制
B. P1和Q1的碱基序列和碱基种类一定相同
C. P′和Q′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P′和Q′的形成常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A. P和Q来自同一条染色体上DNA分子的复制
B. P1和Q1的碱基序列和碱基种类一定相同
C. P′和Q′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P′和Q′的形成常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23.
人 21 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作为遗传标记,可对 21 三体综合症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现有一个 21 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遗传标记未发生正常分离的细胞是
A. 初级精母细胞 B. 初级卵母细胞
C. 次级精母细胞 D. 次级卵母细胞
A. 初级精母细胞 B. 初级卵母细胞
C. 次级精母细胞 D. 次级卵母细胞
24.
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 XO 型, O 代表缺少一条性染色体,雄蝗虫 2N=23 ,雌蝗虫 2N=24。控制体色褐色(A)和黑色(a)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复眼正常(B)和异常(b)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且含基因 b 会使精子致死。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蝗虫的群体中,不会存在复眼异常的雌雄个体 |
B.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和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复眼正常和复眼异常的比例为 1:1 |
C.萨顿通过观察雄蝗虫体细胞和精子细胞的染色体数,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
D.纯合褐色复眼正常雌体和黑色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雌雄个体都表现为褐色复眼正常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5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