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下图是某同学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素材,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显微镜下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__________以及两者之间的胞质。
(2)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水分通过__________的运输方式渗出细胞,导致细胞液的浓度逐渐__________。
(3)图中标号为__________处颜色为紫色,若要让该细胞复原,应该在装片上滴加__________。

(1)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__________以及两者之间的胞质。
(2)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水分通过__________的运输方式渗出细胞,导致细胞液的浓度逐渐__________。
(3)图中标号为__________处颜色为紫色,若要让该细胞复原,应该在装片上滴加__________。
2.
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将酵母菌置于葡萄糖溶液中制成酵母菌悬液并分别转入两个锥形瓶中,其中一个锥形瓶接入溶解氧传感器,另一个接入二氧化碳传感器。容器密闭后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如图甲所示。测得培养液中的溶解氧与锥形瓶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后,容器保持密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1~t2时段,培养液中溶解氧的相对含量下降的速率逐渐减慢,说明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__。t2时刻后,溶解氧的相对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与t1时刻相比,t3时刻酵母菌消耗1mol葡萄糖释放的能量_________(填“多”“少”或“相当”)
(3)抽取t2时刻后的培养液与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1)实验开始后,容器保持密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1~t2时段,培养液中溶解氧的相对含量下降的速率逐渐减慢,说明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__。t2时刻后,溶解氧的相对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与t1时刻相比,t3时刻酵母菌消耗1mol葡萄糖释放的能量_________(填“多”“少”或“相当”)
(3)抽取t2时刻后的培养液与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3.
酪氨酸酶是催化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美白剂X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合成,从而达到皮肤美白的效果。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美白剂X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各试管添加的试剂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测定美白剂X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是通过___________来判断的。根据上表分析,L-酪氨酸剩余量a1 _______________ b1(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A1和A2试管加入的磷酸缓冲液的体积不一样,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控制好反应时间,若反应时间过短可能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实验结果带来较大误差。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 A1 | A2 | B1 | B2 | |
1 | 加入L-酪氨酸(mL) | 2 | 2 | 2 | 2 |
2 | 加入美白剂X(mL) | 0 | 0 | 2 | 2 |
3 | 加入磷酸缓冲液(mL) | 4 | 5 | 2 | 3 |
4 | 加入酪氨酸酶溶液(mL) | 1 | 0 | 1 | 0 |
5 | 混合反应 | 反应15min后停止,并检测L-酪氨酸的剩余量 | |||
6 | L-酪氨酸的剩余量 | a1 | a2 | b1 | B2 |
(1)该实验测定美白剂X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是通过___________来判断的。根据上表分析,L-酪氨酸剩余量a1 _______________ b1(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A1和A2试管加入的磷酸缓冲液的体积不一样,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控制好反应时间,若反应时间过短可能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实验结果带来较大误差。
2.单选题- (共28题)
4.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蓝藻细胞不含有细胞核,其遗传物质是双链环状的DNA分子 |
B.某些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和色素 |
C.细胞膜与细胞内其他生物膜中所含蛋白质的种类相同 |
D.活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
5.
人体不会发生的物质运输过程的是( )
A.护肤品中的甘油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皮肤细胞 |
B.胰蛋白酶通过囊泡分泌到胰岛细胞外 |
C.饮食过成会引起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多 |
D.转录合成的某些mRNA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
6.
下表中细胞及其结构与功能不相符的是( )
项目 | 细胞种类 | 形态结构 | 功能 |
A | 性腺细胞 | 内质网发达 | 有利于性激素的合成 |
B | 神经细胞 | 轴突多 | 有利于产生和传递兴奋 |
C | 吞噬细胞 | 溶酶体多 | 有利于消化所吞噬的抗原 |
D | 胰岛B细胞 | 核孔数量多 | 有利于胰岛素的合成 |
A.A | B.B | C.C | D.D |
9.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利于维持膜内外某些离子的浓度差 |
B.细胞膜内外小分子物质的浓度差决定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向 |
C.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的多少决定了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运输速率 |
D.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吐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外,该过程不消耗能量 |
10.
下列有关细胞内ATP和ADP相互转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 |
B.代谢越旺盛的细胞中,ATP和ADP相互转化的速率也越快 |
C.青霉菌细胞内ADP转化为ATP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
D.细胞内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受温度和pH等因素的影响 |
11.
实验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鉴定蛋白质时,先向组织样液中加入CuSO4溶液,混匀后再加入NaOH溶液 |
B.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液将保持活性的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 |
C.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时,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再换高倍镜 |
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中,CO2可使酒精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
12.
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吸收脂溶性分子的速率与分子大小以及膜两侧的浓度差有关 |
B.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的体积不变时,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不一定相等 |
C.主动运输都需要消耗能量,消耗能量的运输也都是主动运输 |
D.植物的叶肉细胞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
13.
某小组进行了有关酶的实验,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表示添加或有,“一”表示不添加或没有
项目 | 淀粉溶液 | 蔗糖溶液 | 淀粉酶 | 蔗糖酶 | 要林试剂水浴加热 | 砖红色沉淀 |
试管① | + | - | + | - | + | + |
试管② | - | + | + | - | + | - |
试管③ | - | + | - | + | + | ? |
注:“+”表示添加或有,“一”表示不添加或没有
A.斐林试剂中的NaOH为CuSO4与还原糖反应提供碱性条件 |
B.试管③中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
C.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
D.为减少操作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 |
14.
下图1表示酶促反应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产物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2表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图1中曲线Ⅲ所对应的温度为图2中的m,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曲线Ⅰ、Ⅱ所对应的温度都高于m |
B.曲线Ⅰ对应的温度比曲线Ⅱ对应的更接近该酶的最适温度 |
C.适当升高曲线Ⅰ对应的温度,B点将右移,A点将上移 |
D.适当增加曲线Ⅱ的酶浓度,C点将左移,A点不移动 |
17.
下列有关细胞生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是由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 |
B.高尔基体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
C.内质网与脂质的合成密切相关 |
D.核膜通过内质网与细胞膜相连 |
18.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关于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具有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功能 |
B.血浆中的蛋白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调节渗透压、免疫等 |
C.细胞内蛋白质的水解通常需要其他蛋白质的参与 |
D.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
19.
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蔗糖水解的产物都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
B.生物体内起传递信息作用的物质一般是激素 |
C.当细胞处于失水状态时,水分子只能向细胞外运输 |
D.叶绿体DNA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能进行表达和复制 |
20.
水在生物体有多种功能。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的水主要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 |
B.合成多肽链时,生成的水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
C.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有水生成 |
D.水光解产生的[H]和ATP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5和(CH2O) |
21.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和激素都是在特定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
B.某些激素发挥作用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实现的 |
C.酶和激素都不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
D.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些激素不只作用于一种细胞 |
22.
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外层包有囊膜的双链DNA病毒,主要在猪网状内皮细胞和吞噬细胞中增殖,造成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SFV可能通过膜融合的方式进入宿主细胞 |
B.ASFV增殖所需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均来自宿主细胞 |
C.合成ASFV的蛋白质所需的tRNA在宿主细胞中都存在 |
D.可用含H标记的碱基A和C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宿主细胞来验证ASFV核酸的类型 |
23.
下列关于细胞中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含有C、H、O、N等元素,有复杂的空间结构 |
B.DNA由反向平行的两条链组成,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
C.糖类仅含C、H、O,单糖都可以为细胞的代谢提供能量 |
D.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脂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
24.
下列关于细胞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B.磷脂双分子层的亲水端在中间,疏水端在两侧 |
C.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蛋白质和磷脂分子有关 |
D.液泡的体积能随着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