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检测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219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30

1.单选题(共3题)

1.
高钙牛奶中的“钙”是指(  )
A.钙元素B.钙原子C.钙单质D.钙离子
2.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是造成灰霾现象的罪魁祸首.下列措施不能有效减少PM2.5排放的是
A.减少燃煤量,使用清洁能源
B.控制机动车污染的排放,提升燃油品质
C.多部门齐抓共管,减少扬尘污染
D.建立区域联合机制,发布大气雾霾预警信号
3.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先把胶头滴管伸入试剂瓶中,后用手指捏紧胶帽,赶出滴管中的空气
B.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C.将玻璃管与橡胶管连接时,先用水将玻璃管润湿,后将玻璃管旋转伸入橡胶管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

2.实验题(共2题)

4.
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为探究酸的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A试管内_____,B试管中镁带表面冒气泡。
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

_____(填“浓”或“稀”)盐酸瓶口的蓝色石蕊试纸很快变红。
即使是同种酸,由于_____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两试管中均产生_____
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性质,这是因为酸的组成中都含有_____(填元素符号).

E试管中产生_____,F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不同的酸根会导致酸的“个性”差异。因此,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盐酸和硫酸。
 
清洗试管时,小乔同学将C、F两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废液缸中立刻冒气泡并出现白色沉淀。请分析上述现象并回答:
Ⅰ.废液缸中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Ⅱ.废液缸里最终产生的白色沉淀中一定有硫酸钡,可能有_____(填化学式)。
5.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_____;
(2)小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填“a”、“b”或“c”)处最先碳化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温度最高;
(3)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现象是_____,将烧杯倒转,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现象是_____.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
(4)在吹灭蜡烛后的瞬间看到了_____,主要成分是_____,用燃着的火柴接触它,看到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