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1212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4

1.非选择题(共5题)

1.
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降解自身结构或物质,使细胞存活的自我保护机制。图1、图2为细胞自噬的信号调控过程,AKT和mTor是抑制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的两种关键蛋白酶。已知胰岛素有降血糖的作用(一方面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葡萄糖在细胞中被利用、储存)。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据图1,营养物质充足时,胰岛素与受体结合,激活AKT酶来抑制凋亡,激活的该酶一方面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葡萄糖分解为________和________人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2)认真观察以上两图,根据图中信息总结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过程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至少答两点)。
2.
下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其中字母A、B、C、D代表细胞结构,序号表示物质。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④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
(2)发生在B场所的反应,使能量由________(形式)转变成________(形式)。
(3)在温度适宜、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发生在C和D中的总化学反应式为________。
3.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植物体的重要代谢过程,研究环境因素对它们的影响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科研小组选用某植物幼苗,用一定体积的完全营养液(水培方法如下用所示)在35℃条件下进行连续培养(其他培养条件恒定且适宜),每天测定其光合作用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导度表示的是叶片气孔张开的程度),结果如图所示。

(1)水培幼苗时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
(2)培养到在第7天时,经检测发现培养瓶中的完全培养液的浓度明显上升,而植物幼苗光合作用速率和气孔导度却都比第1天时明显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若将第7天时该幼苗的叶片打成大小相等的圆片,并将相同数显的叶圆片分別放入A四组烧杯中,在25℃环境中进行实验,实验内容与结果见下表。
组别
烧杯中液体成分
处理条件
处理时间
检测结果
A
富含CO2的蒸馏水
弱光照
24h
+
B
富含CO2的蒸馏水
黑暗
24h
-
C
富含CO2的蒸馏水
强光照
24h
++
D
富含CO2的葡萄糖溶液
黑暗
24h
+
 
注:“+”表示检出淀粉,“++”表示检出淀粉含量较高表示未检出淀粉
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________。B组实验中未检出淀粉的原因是________。D组实验的结果表明________。
4.
某同学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做父本,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母本,进行了杂交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统计母本所结种子的表现型及比例应是________。
(2)子一代在自然生长状态下,所结种子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比例________。
(3)在实验中,若该同学只对母本一半的花朵进行了授粉,则子一代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
5.
某种植物具两性花,既可以同株受粉也可以异株受粉已知该种植物的花色有红、白两种,红对白为显性,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现有两株该植物,受粉后(假定同株授粉和异株授粉几率相等)所得F1植株中既有红花也有白花。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可能都是________。
(2)若统计F1植株中红花和白花的比例为3: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
(3)如欲判断亲本中红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请设计最简便的实验。写出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________。
结果和结论:________。

2.单选题(共19题)

6.
在氧浓度为a、b、c、d的遮光条件下,某同学分别测定了马铃薯进行细胞代谢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并绘制了如下柱形图。下列判断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该实验中使用的材料是马铃薯块茎,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B.氧浓度为a时,该实验中马铃薯光合强度远小于呼吸强度
C.氧浓度为b时,马铃薯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5倍
D.在氧浓度为d时,该实验中马铃薯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
7.
某兴趣小组为开展课题研究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已知过滤泵可以阻断植物不同部位之间的有机物的转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装置是用来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作原料的
B.实验进行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无关系
C.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准确、严谨,还需要另设置一组装置来作对照
D.实验过程中,若石灰水出现浑浊现象,则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重新实验
8.
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某同学绘制了不同分裂时期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的柱形统计图(见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A.图中字母a、b分别代表染色体和核DNA
B.分裂中期和后期可分别用图①和图②表示
C.图①时期发生DNA复制以及染色体的移动
D.图②对应时期发生染色体的解螺旋过程
9.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时,细胞代谢强度减弱,是物质运输效率降低使含水量减少导致的
B.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血细胞,是因为不同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是细胞中的正常基因,一旦它们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癌症
D.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活动,在胚胎时期就存在,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10.
某科研机构宣布,研究人员利用人胚胎干细胞在体外成功培育出树突状细胞、研究证实,在人体皮肤等组织中广泛存在着树突状细胞,一旦发现机体中存在病原体。该细胞就会及时通知免疫细胞将其清除,保护机体不受病原体的侵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利用胚胎干细胞培育成树突状细胞,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现阶段,人们不能利用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理诱导胚胎干细胞发育成个体
C.树突状细胞具有树突状突起的形态结构,和其具有识别功能密切相关的
D.树突状细胞识别并直接攻击病原体,这个过程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1.
如图为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过程,下列符合分析不恰当的是
A.甲——乙的过程发生在间期,这个过程需要酶和ATP的参与
B.DNA复制使DNA数目加倍,着丝点断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丙和丁形态不同,但都含有相等数目的DNA和染色单体
D.戊存在的时期,该细胞DNA数目为8,染色单体数也为8
12.
下列有关课本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置要依次经过解离、染色、漂洗、压片等环节
B.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会发现不同视野中多数细胞都处于分裂间期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清稀释液时,呈现蓝色可能是加入了过量的CuSO4导致
D.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出现灰绿色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
13.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新型光谱杀菌剂,它能阻止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而抑制细胞呼吸。据此推测该物质可以
A.直接抑制线粒体内产生CO2的反应过程
B.降低大肠杆菌等细胞中ATP的合成速率
C.抑制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中的酒精发酵过程
D.用于治理需氧类真菌所引起的农作物感染
14.
细胞代谢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代谢离不开细胞,病毒的精巧结构决定了其代谢能独立完成
B.细胞代谢涉及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不是所有代谢都需要消耗能量
C.细胞膜通过主动运输为细胞代谢提供了各种物质,如酶、ATP等
D.细胞核是一切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没有细胞核,代谢不能发生
15.
磷是细胞内的重要元素,参与细胞代谢的许多化学反应,下列关于细胞内含磷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加热处理的DNA分子氢键断裂,导致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B.ATP的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可作为原料参与合成RNA
C.含磷化合物参与构成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核糖体等结构
D.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发生的代谢需要含磷化合物的参与
16.
某兴趣小组开展了镉浓度对中华圆田螺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影响实验,绘制的实验结果示意图如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镉浓度和处理时间,因变量是SOD活性
B.不同镉浓度下,处理时间越长对SOD活性的抑制效果就越强
C.处理不同的时间,SOD活性都会随镉浓度升高而先上升后下降
D.镉影响SOD活性是因为它使肽键断裂,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
17.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TP和ADP的能量转换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B.剧烈运动时才会消耗骨骼肌储存的大量ATP
C.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化学能和热能等
D.ATP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18.
Rubisco是大量存在于植物细胞叶绿体中的酶,参与CO2与C5反应,其活性远远低于其它酶。该酶有两个CO2结合位点a、b,其中CO2分子与位点a结合,激活该酶,进而促进位点b上的 CO2的固定进程。下列关于Rubisco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植物的根尖细胞中含有合成Rubisco的基因,但不能合成Rubisco
B.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的Rubisco起调节作用,可促进CO2的固定
C.黑暗条件下,只需CO2激活Rubisco即可发生暗反应,生成有机物
D.Rubisco的活性远远低于其他酶,说明它是一种不具有高效性的酶
19.
下图所示结构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甲、乙两种细胞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结构甲为叶绿体,结构乙为线粒体
B.结构甲和乙含双层膜,都能合成ATP
C.结构甲中的膜结构产生的还原氢可在乙的内膜上消耗
D.图示叶肉细胞有机物会积累,但植株不一定正常生长
20.
某植物(雌雄同株,异花受粉)群体中只有Aa和AA两种类型,数目之比为3:1。若不同基因型个体生殖力相同,无致死现象,则该植物群体中个体自由交配和自交所得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分別为
A.1/2、1/2B.5/9、5/8C.17/32、5/8D.7/16、17/32
21.
两只黄色卷尾鼠杂交,子代中黄色卷尾:黄色正常尾: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6:2:3: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鼠的体色和尾型由不同的遗传因子控制
B.两对相对性状中,黄色和卷尾为显性性状
C.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黄色鼠和鼠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占1/2
22.
已知某自花授粉植物的花色受两对遗传因子(A、a和B、b)控制,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研究发现,花色遗传中遗传因子A控制白色转变为粉色,遗传因子B可使粉色转变为红色。若花色分別为红色和白色的两纯合植株杂交得到若干子一代植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植物的花色共有白色、粉色和红色三种类型
B.花色为白色的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C.子一代植株自交所得后代中,红:粉:白为9:3:4
D.子一代不同植株间杂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23.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母本去雄要在开花前,父本去雌要在开花后
B.母本去雄后需进行人工授粉,并做套袋处理
C.子一代不进行去雄操作,但需要做套袋处理
D.子一代和隐性纯合子测交时,两者都要去雄
24.
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对夫妇表现型均正常,他们都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妹妹。这对夫妇生育正常男孩和患白化病女孩的概率分别是
A.1/2、1/4B.不能确定、1/9
C.不能确定、不能确定D.4/9、1/9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5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