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的简单计算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210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7

1.计算题(共4题)

1.
40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称量试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36.8g,求:
①生成氧气的质量;②参加反应高锰酸钾的质量;③反应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某次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g。
(2)求参加反应的氯酸钾质量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3.
质量为3.25gZn和足量的盐酸(HCl)反应制取H2,同时还生成ZnCl2,求可制得H2的质量是多少?
4.
某同学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
68.0
0.1
66.5
 
请计算:
(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
(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2.单选题(共3题)

5.
已知:某密闭容器中,12g A加热完全分解产生B和C,其中B的质量为2g,同时C又能部分分解产生0.1g D和7.9g E,则最终该密闭容器中B和C的质量比为
A. 1∶1 B. 1∶2 C. 1∶4 D. 1∶5
6.
金属单质M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2M + SM2S。甲、乙二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M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M的质量/
S的质量/ g
M2S的质量/ g

6.0
2.5
7.5

7.0
1.5
7.5
 
A. 64 B. 56 C. 39 D. 23
7.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是(  )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反应过程
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物质
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D.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各物质的组成

3.选择题(共1题)

8.数一数,填一填.

图中有{#blank#}1{#/blank#}组平行线.

图中有{#blank#}2{#/blank#}组线段互相垂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4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