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真核生物存在细胞自噬现象,以清除细胞中衰老无用的结构,当细胞养分不足时自噬作用会加强。图所示人体细胞自噬的过程。

(1)据题意可知,下列生物中存在自噬现象的是(_______)
A.大肠杆菌 B.噬菌体 C.酵母菌 D.颤藻
(2)细胞的各种膜结构构成生物膜系统,其中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__________(化学成分)密切相关。图细胞中与自噬体相同膜结构的还有__________(举一例)。
(3)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膜的特性是________;据图分析自噬体内的物质可被溶酶体中的_______水解,其产物的去向可能是________。
A.排出细胞外 B.用于合成细胞结构
C.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参与细胞内酶的合成
研究发现体重变化与细胞自噬的活性有关。为此,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A 组为正常小鼠,B、C、D 三组均为肥胖小鼠,依次喂食普通膳食、高脂膳食、普通膳食、普通膳食联合耐力运动,并定时监测每组小鼠的体重(见左图)和细胞自噬活性(见右图,LC3Ⅱ /LC3 Ⅰ比值变化越大,自噬活性越高)。

(4)本实验中,A 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据左图分析,与其它三组相比,普通膳食联合耐力运动是否有效控制肥胖小鼠的体重?______(是/否),结合右图推测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生物存在细胞自噬现象,以清除细胞中衰老无用的结构,当细胞养分不足时自噬作用会加强。图所示人体细胞自噬的过程。

(1)据题意可知,下列生物中存在自噬现象的是(_______)
A.大肠杆菌 B.噬菌体 C.酵母菌 D.颤藻
(2)细胞的各种膜结构构成生物膜系统,其中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__________(化学成分)密切相关。图细胞中与自噬体相同膜结构的还有__________(举一例)。
(3)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膜的特性是________;据图分析自噬体内的物质可被溶酶体中的_______水解,其产物的去向可能是________。
A.排出细胞外 B.用于合成细胞结构
C.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参与细胞内酶的合成
研究发现体重变化与细胞自噬的活性有关。为此,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A 组为正常小鼠,B、C、D 三组均为肥胖小鼠,依次喂食普通膳食、高脂膳食、普通膳食、普通膳食联合耐力运动,并定时监测每组小鼠的体重(见左图)和细胞自噬活性(见右图,LC3Ⅱ /LC3 Ⅰ比值变化越大,自噬活性越高)。

(4)本实验中,A 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据左图分析,与其它三组相比,普通膳食联合耐力运动是否有效控制肥胖小鼠的体重?______(是/否),结合右图推测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遗传病及其预防
Ⅰ.LDL的作用是携带胆固醇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LDL受体缺乏会引起高胆固醇血症(FH),该病是家族性遗传病,控制LDL受体合成的基因(R-r) 在第 19 号染色体上。如图是某个家系中关于LDL受体的部分遗传系谱图。

(1)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
(2)据图分析,FH的遗传方式是______。控制LDL受体合成的基因是(R/r)。患高胆固醇血症的个体基因型是______。
(3)图中3号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育正常子代的概率是______。
Ⅱ.LDL 与受体结合后,2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向细胞内转运,如果出现转运困难,也会引起高胆固醇血症(FH)。10号与妻子(LDL受体正常)均能正常转运,但他们生育的第一个孩子出现了转运困难。
(4)基因A(a)与基因R(r)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5)据题意分析,10号及其子女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6)若10号与妻子生育二胎,采取什么措施可避免生出患病的子女?______。
Ⅰ.LDL的作用是携带胆固醇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LDL受体缺乏会引起高胆固醇血症(FH),该病是家族性遗传病,控制LDL受体合成的基因(R-r) 在第 19 号染色体上。如图是某个家系中关于LDL受体的部分遗传系谱图。

(1)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
(2)据图分析,FH的遗传方式是______。控制LDL受体合成的基因是(R/r)。患高胆固醇血症的个体基因型是______。
(3)图中3号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育正常子代的概率是______。
Ⅱ.LDL 与受体结合后,2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向细胞内转运,如果出现转运困难,也会引起高胆固醇血症(FH)。10号与妻子(LDL受体正常)均能正常转运,但他们生育的第一个孩子出现了转运困难。
(4)基因A(a)与基因R(r)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5)据题意分析,10号及其子女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10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Rr |
B.子代LDL受体正常的概率是1/2 |
C.再生育一个孩子转运正常的概率是1/4 |
D.再生育一个孩子不患高胆固醇血症的概率是3/8 |
3.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废水中含有多种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研究者利用培养基分离出能降解部分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如图1所示。

(1)据题意分析,图1中的培养基类型与接种方法分别是______
A.通用培养基,划线法
B.通用培养基,涂布法
C.选择培养基,划线法
D.选择培养基,涂布法
(2)为鉴定图1中微生物的种类,下列可作为鉴定依据的有______(多选)
A.菌落的大小 B.菌落的表面 C.菌落的颜色 D.菌落的形状
为了将图1培养基中的真菌与细菌分离,新制了 PDA 培养基(含马铃薯、葡萄糖、琼脂、蒸馏水)并加入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接种时用绒布轻按图1培养基表面,使绒布面沾上菌落,再将绒布轻按在新制培养基表面,培养结果如图2所示。
(3)比较图1、2可知,图1中菌落______(填编号)为细菌,判断理由是______。
(4)图2中出现菌落5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
A.绒布未灭菌
B.被抗青霉素细菌污染
C.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D.由无菌培养基自然发生
经分离纯化后分别测定真菌、细菌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如图3所示。进一步研究发现,真菌能将所产生的降解酶分泌到胞外起作用,而细菌不能分泌,降解酶只在胞内起作用。
(5)据图3,说明两种菌降解有机污染物效率的差异。______
(6)从细胞器角度,分析说明细菌不能向胞外分泌降解酶的原因。______
废水中含有多种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研究者利用培养基分离出能降解部分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如图1所示。

(1)据题意分析,图1中的培养基类型与接种方法分别是______
A.通用培养基,划线法
B.通用培养基,涂布法
C.选择培养基,划线法
D.选择培养基,涂布法
(2)为鉴定图1中微生物的种类,下列可作为鉴定依据的有______(多选)
A.菌落的大小 B.菌落的表面 C.菌落的颜色 D.菌落的形状
为了将图1培养基中的真菌与细菌分离,新制了 PDA 培养基(含马铃薯、葡萄糖、琼脂、蒸馏水)并加入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接种时用绒布轻按图1培养基表面,使绒布面沾上菌落,再将绒布轻按在新制培养基表面,培养结果如图2所示。
(3)比较图1、2可知,图1中菌落______(填编号)为细菌,判断理由是______。
(4)图2中出现菌落5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
A.绒布未灭菌
B.被抗青霉素细菌污染
C.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D.由无菌培养基自然发生
经分离纯化后分别测定真菌、细菌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如图3所示。进一步研究发现,真菌能将所产生的降解酶分泌到胞外起作用,而细菌不能分泌,降解酶只在胞内起作用。
(5)据图3,说明两种菌降解有机污染物效率的差异。______
(6)从细胞器角度,分析说明细菌不能向胞外分泌降解酶的原因。______
4.
光合作用
图表示盆架子(树名)部分光合作用过程。

(1)图示为光合作用中的_________阶段;物质 B 为___________;通常植物类囊体膜会呈现绿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过程能够产生 ATP,下列实验处理使其不能产生 ATP 的有(_______)
A.破坏图中结构甲的活性,再进行光照
B.破坏植物叶绿素 a 的结构,再进行光照
C.向类囊体腔注入一定量的 H+,但不进行光照
D.通过超声波振动,破碎类囊体的薄膜后再进行光照
O3污染会对某些植物造成毒害,影响植物生长。有人认为缺水引起的气孔关闭会减少 O3进入细胞,从而降低对细胞的损害,并建议在 O3污染严重的地区可适当减少水分的灌溉,以提高产量。为此,科研人员以盆架子为实验材料,设计了表 1 的四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气孔导度指气孔开放程度、净光合速率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

注:非污染地区 O3的含量为 40µg/L
(3)表1 中,组别 D 的实验条件是①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

(4)影响图中实验结果的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气孔导度的变化会影响净光合速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气孔导度一定会影响胞间 CO2浓度
B.气孔导度一定会影响光合作用酶活性
C.气孔导度一定会影响水分蒸发
D.气孔导度一定会影响叶绿素含量
(6)据题意及实验结果,阐述“在 O3污染严重的地区可适当减少水分灌溉以提高产量”这一建议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表示盆架子(树名)部分光合作用过程。

(1)图示为光合作用中的_________阶段;物质 B 为___________;通常植物类囊体膜会呈现绿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过程能够产生 ATP,下列实验处理使其不能产生 ATP 的有(_______)
A.破坏图中结构甲的活性,再进行光照
B.破坏植物叶绿素 a 的结构,再进行光照
C.向类囊体腔注入一定量的 H+,但不进行光照
D.通过超声波振动,破碎类囊体的薄膜后再进行光照
O3污染会对某些植物造成毒害,影响植物生长。有人认为缺水引起的气孔关闭会减少 O3进入细胞,从而降低对细胞的损害,并建议在 O3污染严重的地区可适当减少水分的灌溉,以提高产量。为此,科研人员以盆架子为实验材料,设计了表 1 的四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气孔导度指气孔开放程度、净光合速率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

注:非污染地区 O3的含量为 40µg/L
(3)表1 中,组别 D 的实验条件是①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

(4)影响图中实验结果的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气孔导度的变化会影响净光合速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气孔导度一定会影响胞间 CO2浓度
B.气孔导度一定会影响光合作用酶活性
C.气孔导度一定会影响水分蒸发
D.气孔导度一定会影响叶绿素含量
(6)据题意及实验结果,阐述“在 O3污染严重的地区可适当减少水分灌溉以提高产量”这一建议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4题)
8.
如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生长发育的某些阶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错误的是( )


A.①表示有丝分裂,②表示细胞分化 |
B.过程①②中均未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 |
C.细胞甲的分裂能力最强,分化程度最低 |
D.B 细胞中不含有控制淋巴因子合成的基因 |
13.
在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显微镜下依次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三种状态,如图所示。分别测量甲、乙、丙细胞的长度A和原生质层长度B,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液浓度甲>乙>丙 |
B.细胞液浓度丙>乙>甲 |
C.由甲到乙,B/A(%)值变大 |
D.丙的B/A(%)数值最大 |
16.
若DNA分子上某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但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没有发生改变,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所转录的mRNA序列没有变化 |
B.所需要的酶没有发生变化 |
C.不同的密码子可能决定同一种氨基酸 |
D.多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密码子编码 |
17.
图是人类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示意图,Ⅰ~Ⅴ 表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Ⅰ~Ⅱ、Ⅲ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 |
B.Ⅱ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
C.Ⅳ是卵细胞 |
D.Ⅲ~Ⅴ过程中会出现着丝粒分裂 |
18.
图为某家族的系谱图,图中阴影个体表示已不能提取相应的遗传物质。为鉴定男孩 9与本家族 6 和 7 的亲子关系,应采用的可行鉴定方案是()


A.比较 9 与 2 的 X 染色体 DNA 序列 |
B.比较 9 与 3 的 Y 染色体 DNA 序列 |
C.比较 9 与 5 的 Y 染色体 DNA 序列 |
D.比较 9 与 8 的 Y 染色体 DNA 序列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