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弥漫着收获喜悦的果园里,将甜美诱人的水果从丰硕的枝头摘下,无疑是惬意的农家生活中最浪漫的劳作。 |
B.年三十,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边吃年夜饭,边谈笑风生,显得格外温馨。 |
C.人群中挤攘了一下,一个梳着童花头的男孩子跑过来,郑重其事地把一块钱放进了捐款箱。 |
D.夜色里的蠡园,在彩灯的映照下,呈现出一派浮光掠影、流光溢彩的景象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
B.博物馆作为收藏、研究、展示文物遗存的地方,不仅仅具有观赏、游览的价值,还承担着传承、普及、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
C.九寨沟发生地震后,四川省水利厅要求沿线的水文站点严密监测附近的河流流量和在建已建水利水电工程,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和堰塞湖。 |
D.近年来,一些城市相继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暴露出城市安全管理还存在不少漏洞。 |
3.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著名的词。其中“江城子”和“天净沙”是词牌名,“密州出猎”和“秋思”是题目。 |
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之王。 |
C.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
D.“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指对方;“上使外将兵”中的“上”是臣下对皇帝的敬称,文中指秦始皇。 |
2.字词书写- (共1题)
3.诗歌鉴赏- (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北 陂 杏 花①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①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之后,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
(1)首句中“绕”字用得精巧,请简要分析。
(2)本诗三、四两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北 陂 杏 花①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①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之后,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
(1)首句中“绕”字用得精巧,请简要分析。
(2)本诗三、四两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6.
打一个电话
李登建
①从窗前我看见她又出现在楼门口,我决定推迟下楼,我得避开她。
②近来我怕碰见她,甚至有点像老鼠害怕猫一样躲着她,可是有时“冤家路窄”,越想躲越躲不开。大前天我一出楼门,她正提着一桶水从水管子那里走过来,问我电话打了没有,我应着一定打,一定打,慌忙脱身;昨天我刚下楼梯,她又攥着笤帚幽灵似的从楼道后转出来,还是问打电话的事,我早把这事忘在脑后了,支支吾吾,贼也似的溜走。
③她是新来的清洁工,半个月前才接替了她的前任小刘。与她的前任明显不同的是,她特爱说话,远远地就跟你打招呼,嘘寒问暖,又是长又是短说个没完。那天我在楼梯上头一回见到她,她就问我在哪个部门上班,孩子学习好不好,又对我说她的孩子大学毕业了,还没找到工作,在家闷着,动不动就发脾气,爷爷一样地难伺候。她就说自己家在南面六里路外的疙瘩李村,人家都有大厦檐砖房她还没有,就得想法出来挣钱。她每天早晨骑着车子来,晚上回去。下雪那天在路上滑倒,从车子上摔下来,现在腿还疼。我问她能拿多少工钱,她前后指了指说,这6座楼12个楼道的卫生都是她打扫,一天下来腿发胀,一个月才500块钱。我说太少了。她说是少,可你不干还有人抢着干,都是托人来的,人家都有关系,她老担心被辞退。说到这里她朝我跟前凑过来,说:“你给俺公司打个电话行不?”我问:“打电话干什么?”“你就说我在这里干得挺好,你们很满意。”她又说,“你不知道,我以前在东区干,大伙儿都夸我干得好,你们不愿意用刘庄的小刘,才把我调过来的,你放心,我保证好好干。”我不假思索地说:“好,我打。”她追着我喊:“我叫李玉梅。”
④不打这个电话恐怕我就摆脱不了她的纠缠,可是打吧,虽然她来后楼道的卫生状况好像比以前好了,但这才是个开头,现在就下结论是不是为时尚早?而且我打这个电话应该征得全楼住家的同意啊。不过,我自己打个也没有多大关系,她不就是为了保住这个差使吗?这个要求也够可怜的,为她说几句好话也没什么不应该?于是我从桌子上的书堆里翻出她告诉我的那两个号码,抓起电话拨通一个。电话那端的声音很冷漠,我详细说明了情况,为引起他的重视,甚至适当作了艺术夸张,可那苍老的声音只无所谓地“哦哦”了两声,就挂断了。我不甘心,又拨另一个号码,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对方就笑起来:“这个李玉梅又来这一套了!”我急了,很严肃地说:“是真的,她真的干得不错!”对方没再说什么,“哈哈”的笑声却更大了。我感到很泄气。我能把这个结果告诉李玉梅吗?
⑤转眼春节到了,春节在国人心目中是压倒一切的大节日,放长假,什么活儿都撂下,痛痛快快地玩、闹,沉浸在浓似酒的欢乐气氛中。到除夕夜,燃放大雷子、钻天猴、彩筒的阵势简直就像当年辽沈战役发起总攻,轰轰隆隆,地动山摇,下半夜才归于沉寂,像这场战役取得了最后胜利。早晨我起床后,走到阳台向外面一望,下雪了!晶莹透亮的雪花正粉蝶似的纷纷扬扬地飞舞着,站在窗前似乎能听见蚕食桑叶似的沙沙声。楼外的空地、花池,铺了厚厚的一层雪,丛丛花木变为了琼簇。我家阳台视野开阔,可以望到很远的地方。正在我出神眺望时,忽然发现一豆红粒儿在洁白的雪野上浮动,仿佛丹青妙手的彩笔在一张阔大的宣纸上滴了一点红,又仿佛千树万树梨花中竟有一枝红梅孑然地绽开花瓣,那么鲜艳、动人。它的出现立刻使茫茫玉宇生动无比,这是一首意趣盎然、境界壮丽的诗。渐渐地,这点红在拉长,原来是个红衣女人。红衣女人正朝我们楼走来,近了看清恰是李玉梅。大年初一不在家过年来做什么?我怀着好奇心出来看。
⑥李玉梅已经从楼道后的“仓库”里取出扫帚,刷刷地扫楼门前的雪。我受到感动,也拿了一张锨,一边“帮”她干,一边问她为什么今天还来。她说雪得趁早打扫,结了冰就不好扫了,鞭炮皮也得扫掉,要不会刮得到处都是。
⑦我问她:“步行走这么远全身不冻透了?”
⑧她说骑车子怕再摔倒。
⑨扫完我们楼前,她还要到别处去扫。临走,她又央求我:“你能不能给他们打个电话啊?”
(选自《名家精品微型小说》)
【小题1】本文围绕“打一个电话”展开情节,请概括后面两个情节。
当初:“我”遇到李玉梅,了解到她为保差使让“我”打电话。
后来:“我”纠结要不要帮李玉梅打电话。
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试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3】请从修辞和表现手法两个角度赏析文中第⑤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4】小说用“打一个电话”为题,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李登建
①从窗前我看见她又出现在楼门口,我决定推迟下楼,我得避开她。
②近来我怕碰见她,甚至有点像老鼠害怕猫一样躲着她,可是有时“冤家路窄”,越想躲越躲不开。大前天我一出楼门,她正提着一桶水从水管子那里走过来,问我电话打了没有,我应着一定打,一定打,慌忙脱身;昨天我刚下楼梯,她又攥着笤帚幽灵似的从楼道后转出来,还是问打电话的事,我早把这事忘在脑后了,支支吾吾,贼也似的溜走。
③她是新来的清洁工,半个月前才接替了她的前任小刘。与她的前任明显不同的是,她特爱说话,远远地就跟你打招呼,嘘寒问暖,又是长又是短说个没完。那天我在楼梯上头一回见到她,她就问我在哪个部门上班,孩子学习好不好,又对我说她的孩子大学毕业了,还没找到工作,在家闷着,动不动就发脾气,爷爷一样地难伺候。她就说自己家在南面六里路外的疙瘩李村,人家都有大厦檐砖房她还没有,就得想法出来挣钱。她每天早晨骑着车子来,晚上回去。下雪那天在路上滑倒,从车子上摔下来,现在腿还疼。我问她能拿多少工钱,她前后指了指说,这6座楼12个楼道的卫生都是她打扫,一天下来腿发胀,一个月才500块钱。我说太少了。她说是少,可你不干还有人抢着干,都是托人来的,人家都有关系,她老担心被辞退。说到这里她朝我跟前凑过来,说:“你给俺公司打个电话行不?”我问:“打电话干什么?”“你就说我在这里干得挺好,你们很满意。”她又说,“你不知道,我以前在东区干,大伙儿都夸我干得好,你们不愿意用刘庄的小刘,才把我调过来的,你放心,我保证好好干。”我不假思索地说:“好,我打。”她追着我喊:“我叫李玉梅。”
④不打这个电话恐怕我就摆脱不了她的纠缠,可是打吧,虽然她来后楼道的卫生状况好像比以前好了,但这才是个开头,现在就下结论是不是为时尚早?而且我打这个电话应该征得全楼住家的同意啊。不过,我自己打个也没有多大关系,她不就是为了保住这个差使吗?这个要求也够可怜的,为她说几句好话也没什么不应该?于是我从桌子上的书堆里翻出她告诉我的那两个号码,抓起电话拨通一个。电话那端的声音很冷漠,我详细说明了情况,为引起他的重视,甚至适当作了艺术夸张,可那苍老的声音只无所谓地“哦哦”了两声,就挂断了。我不甘心,又拨另一个号码,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对方就笑起来:“这个李玉梅又来这一套了!”我急了,很严肃地说:“是真的,她真的干得不错!”对方没再说什么,“哈哈”的笑声却更大了。我感到很泄气。我能把这个结果告诉李玉梅吗?
⑤转眼春节到了,春节在国人心目中是压倒一切的大节日,放长假,什么活儿都撂下,痛痛快快地玩、闹,沉浸在浓似酒的欢乐气氛中。到除夕夜,燃放大雷子、钻天猴、彩筒的阵势简直就像当年辽沈战役发起总攻,轰轰隆隆,地动山摇,下半夜才归于沉寂,像这场战役取得了最后胜利。早晨我起床后,走到阳台向外面一望,下雪了!晶莹透亮的雪花正粉蝶似的纷纷扬扬地飞舞着,站在窗前似乎能听见蚕食桑叶似的沙沙声。楼外的空地、花池,铺了厚厚的一层雪,丛丛花木变为了琼簇。我家阳台视野开阔,可以望到很远的地方。正在我出神眺望时,忽然发现一豆红粒儿在洁白的雪野上浮动,仿佛丹青妙手的彩笔在一张阔大的宣纸上滴了一点红,又仿佛千树万树梨花中竟有一枝红梅孑然地绽开花瓣,那么鲜艳、动人。它的出现立刻使茫茫玉宇生动无比,这是一首意趣盎然、境界壮丽的诗。渐渐地,这点红在拉长,原来是个红衣女人。红衣女人正朝我们楼走来,近了看清恰是李玉梅。大年初一不在家过年来做什么?我怀着好奇心出来看。
⑥李玉梅已经从楼道后的“仓库”里取出扫帚,刷刷地扫楼门前的雪。我受到感动,也拿了一张锨,一边“帮”她干,一边问她为什么今天还来。她说雪得趁早打扫,结了冰就不好扫了,鞭炮皮也得扫掉,要不会刮得到处都是。
⑦我问她:“步行走这么远全身不冻透了?”
⑧她说骑车子怕再摔倒。
⑨扫完我们楼前,她还要到别处去扫。临走,她又央求我:“你能不能给他们打个电话啊?”
(选自《名家精品微型小说》)
【小题1】本文围绕“打一个电话”展开情节,请概括后面两个情节。
当初:“我”遇到李玉梅,了解到她为保差使让“我”打电话。
后来:“我”纠结要不要帮李玉梅打电话。
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试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3】请从修辞和表现手法两个角度赏析文中第⑤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4】小说用“打一个电话”为题,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7.
缺陷与尊严
邵振国
①人似乎不可有缺陷,有则会被人耻笑和嚼舌。但是,谁又能没有缺陷呢?
②天生之不足,如残疾盲哑,或身不盈七尺,与生俱来,自不必多说;人之后天残缺,诸如脑不够用,力不济事,才不过人,乃至出身不显贵,履历欠辉煌,学业无所成,事业无所就等等,就更像生物圈内有乔木自有灌木,有奇花亦有小草,本是自然而然,不足为怪。人之一生,或多或少承而受之,是可谓生之烦恼,每每嚼味,已是苦涩,更怎堪人与人之间,相互轻蔑低视,噪噪鼓舌。
③其实,真正的有识之士,从不会这样“倚强凌弱”,以己之长去傲视他人之短,而是懂得人文关怀,对于人、人生、生活本身充满了同情和理解。人离自身应有的“定义”尚远,用哲学家萨特的话说:“我们不是完整的人,我们正在为确立人的关系和人的定义而努力挣扎。我们把人道主义作为我们身上最好的东西来体验,从而为抵达人的圈子而努力。”我们之所以做此“努力”,是为了赢得自身尊严。
④雨果被誉为“人道主义至上”的作家,他笔下的人物多有缺陷,《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丑陋残疾,然而这并非卡西莫多作为一个人的本质。又如《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这样一个由盗窃犯变为马德连市长的人物,兴办工厂救助穷人,更同情妓女芳汀的不幸,收养了她的女儿,度过自己被追捕逃亡的后半生。
⑤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人是一种“意志充满罪恶,智力如此受到限制,身体如此孱弱而易于消亡的动物” 。一个人文主义者,对于人的缺陷,只怀有同情和使之变好的希冀。恰如《悲惨世界》里那位米里哀主教,在自己被偷走一只银烛台之后,会把另一只也送给那个小偷冉·阿让,嘱咐他重新做人。
⑥与此相反,只有那些无多少知识,又有着“半瓶子醋”的人,才会摇而晃荡,对他人的弱点予以嚼舌、耻笑。他们无非是想毁誉他人的缺陷,以彰显自身之美,却不知这恰是人的一大弱点。尤其当下,在我们的意识水平、文明程度都有待提升的时候,这种“弱点”极为普遍。对于人和人生尚无深刻理解,尚不认识生活的艰难和苦楚,也就更不知自身“意志的罪恶”“智力的限制”“身体的孱弱”,缺乏“终极关怀”之品德,这种“弱点”,较之于身残貌丑、能力低下,乃为更大的缺陷!
⑦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我们说这“万物之理”中,最值得我们探究的就是关于“人”的道理!庄子讲过这样两则故事:有位名叫“支离疏”者,他长得“颐隐于脐,肩高于顶”,即脸生在肚脐处,肩膀高过头顶,而他却足以养活自己,终享天年(《庄子·人间世》)。另一残疾者,“闉跂支离无脤”,其畸形丑陋不必说,甚至没有嘴唇,然而他却去游说卫国,亦振振有词、句句在理,因此卫灵公不仅不嫌其丑陋,反倒赐予官职俸禄,乃至再见到“健全”者,虽长着两片嘴唇子,反倒觉得不美了!(《庄子·德充符》)。
⑧古代先哲对于人,尚知“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那么今人,是否更应该去思索为人之道,珍视尊严,真正抵达“人的圈子”?
【小题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简要说说第⑥段划线句的含义。
【小题3】第⑦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邵振国
①人似乎不可有缺陷,有则会被人耻笑和嚼舌。但是,谁又能没有缺陷呢?
②天生之不足,如残疾盲哑,或身不盈七尺,与生俱来,自不必多说;人之后天残缺,诸如脑不够用,力不济事,才不过人,乃至出身不显贵,履历欠辉煌,学业无所成,事业无所就等等,就更像生物圈内有乔木自有灌木,有奇花亦有小草,本是自然而然,不足为怪。人之一生,或多或少承而受之,是可谓生之烦恼,每每嚼味,已是苦涩,更怎堪人与人之间,相互轻蔑低视,噪噪鼓舌。
③其实,真正的有识之士,从不会这样“倚强凌弱”,以己之长去傲视他人之短,而是懂得人文关怀,对于人、人生、生活本身充满了同情和理解。人离自身应有的“定义”尚远,用哲学家萨特的话说:“我们不是完整的人,我们正在为确立人的关系和人的定义而努力挣扎。我们把人道主义作为我们身上最好的东西来体验,从而为抵达人的圈子而努力。”我们之所以做此“努力”,是为了赢得自身尊严。
④雨果被誉为“人道主义至上”的作家,他笔下的人物多有缺陷,《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丑陋残疾,然而这并非卡西莫多作为一个人的本质。又如《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这样一个由盗窃犯变为马德连市长的人物,兴办工厂救助穷人,更同情妓女芳汀的不幸,收养了她的女儿,度过自己被追捕逃亡的后半生。
⑤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人是一种“意志充满罪恶,智力如此受到限制,身体如此孱弱而易于消亡的动物” 。一个人文主义者,对于人的缺陷,只怀有同情和使之变好的希冀。恰如《悲惨世界》里那位米里哀主教,在自己被偷走一只银烛台之后,会把另一只也送给那个小偷冉·阿让,嘱咐他重新做人。
⑥与此相反,只有那些无多少知识,又有着“半瓶子醋”的人,才会摇而晃荡,对他人的弱点予以嚼舌、耻笑。他们无非是想毁誉他人的缺陷,以彰显自身之美,却不知这恰是人的一大弱点。尤其当下,在我们的意识水平、文明程度都有待提升的时候,这种“弱点”极为普遍。对于人和人生尚无深刻理解,尚不认识生活的艰难和苦楚,也就更不知自身“意志的罪恶”“智力的限制”“身体的孱弱”,缺乏“终极关怀”之品德,这种“弱点”,较之于身残貌丑、能力低下,乃为更大的缺陷!
⑦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我们说这“万物之理”中,最值得我们探究的就是关于“人”的道理!庄子讲过这样两则故事:有位名叫“支离疏”者,他长得“颐隐于脐,肩高于顶”,即脸生在肚脐处,肩膀高过头顶,而他却足以养活自己,终享天年(《庄子·人间世》)。另一残疾者,“闉跂支离无脤”,其畸形丑陋不必说,甚至没有嘴唇,然而他却去游说卫国,亦振振有词、句句在理,因此卫灵公不仅不嫌其丑陋,反倒赐予官职俸禄,乃至再见到“健全”者,虽长着两片嘴唇子,反倒觉得不美了!(《庄子·德充符》)。
⑧古代先哲对于人,尚知“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那么今人,是否更应该去思索为人之道,珍视尊严,真正抵达“人的圈子”?
【小题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简要说说第⑥段划线句的含义。
【小题3】第⑦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