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字词书写- (共3题)
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落日余huī(______)与西湖景致的相遇是自然送给世人的一场视觉盛宴。西湖暮色,最古典的是“雷锋夕照”,在黄晕(______)的映照下,雷峰塔塔尖仿佛笼罩着一圈佛光,似真似幻;最文艺的是“宝石流霞”,于宝石山向西眺望,远处黛山缥miǎo(______)深邃;最野趣的是“茅家水情”,晚霞灿烂,芦苇摇曳(______),秾纤(______)合度的鸟儿歌声liáo(______)亮。朋友,何不选一个晴好的傍晚,于雷峰塔、宝石山、茅家埠放空心灵,于mó(______)然回首于纯享这份天然的静mì(______)与难得的惬意。
落日余huī(______)与西湖景致的相遇是自然送给世人的一场视觉盛宴。西湖暮色,最古典的是“雷锋夕照”,在黄晕(______)的映照下,雷峰塔塔尖仿佛笼罩着一圈佛光,似真似幻;最文艺的是“宝石流霞”,于宝石山向西眺望,远处黛山缥miǎo(______)深邃;最野趣的是“茅家水情”,晚霞灿烂,芦苇摇曳(______),秾纤(______)合度的鸟儿歌声liáo(______)亮。朋友,何不选一个晴好的傍晚,于雷峰塔、宝石山、茅家埠放空心灵,于mó(______)然回首于纯享这份天然的静mì(______)与难得的惬意。
2.
写得一手漂亮的字也是语文学习的成果之一。请将下面这段文字抄写在格子里,要求:排版合理,书写正确,字体端正,字迹清楚。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
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清)刘嗣绾《舟中杂诗》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
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清)刘嗣绾《舟中杂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名著阅读- (共1题)
4.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请根据所给的三条信息,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①儒家语录体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作品《______》
②毅力 《植物的牧羊人》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人物:_______
③《我与地坛》 《命若琴弦》 《务虚笔记》 作者:_______
(2)下面两段文字均节选自《朝花夕拾》,根据你的阅读经验完成任务。
(甲)一到夏天,睡觉时她(A )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乙)我那时的《B 》早已不知去向了,目下所有的只是一本日本小田海倦所画的本子,叙老莱子事云:“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①甲文中的“她(A)”是指__________,乙文中“B”是指《__________》一书。
②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何亮同学抢先说:“看完《五猖会》,我和鲁迅先生一样心中有种淡淡的哀伤,一场难得一遇的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真心希望家长们都能顺应我们小孩的天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根据所给的三条信息,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①儒家语录体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作品《______》
②毅力 《植物的牧羊人》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人物:_______
③《我与地坛》 《命若琴弦》 《务虚笔记》 作者:_______
(2)下面两段文字均节选自《朝花夕拾》,根据你的阅读经验完成任务。
(甲)一到夏天,睡觉时她(A )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乙)我那时的《B 》早已不知去向了,目下所有的只是一本日本小田海倦所画的本子,叙老莱子事云:“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①甲文中的“她(A)”是指__________,乙文中“B”是指《__________》一书。
②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何亮同学抢先说:“看完《五猖会》,我和鲁迅先生一样心中有种淡淡的哀伤,一场难得一遇的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真心希望家长们都能顺应我们小孩的天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表达- (共1题)
5.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选自《论语·为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选自《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选自《论语·为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选自《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性学习- (共3题)
6.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应的任务。
①据杭州市发改委最新消息:杭州轨道交通三期建设(A.计划 B.规划 C.筹划)近日获国家发改委批复。②此次批复的轨道交通线路共10条,总长196.1公里,总投资约1426亿元左右,建设年限为2017年至2022年。③三期项目计划于杭州亚运会前全部完成,到那时杭州将建成10条地铁线,2条市城线,总长达446公里,形成较为完整的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1)第①句所给的三个词语中,最符合语境的一个是__________。(填序号)
(2)第②句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据杭州市发改委最新消息:杭州轨道交通三期建设(A.计划 B.规划 C.筹划)近日获国家发改委批复。②此次批复的轨道交通线路共10条,总长196.1公里,总投资约1426亿元左右,建设年限为2017年至2022年。③三期项目计划于杭州亚运会前全部完成,到那时杭州将建成10条地铁线,2条市城线,总长达446公里,形成较为完整的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1)第①句所给的三个词语中,最符合语境的一个是__________。(填序号)
(2)第②句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综合性学习。
为解自己所教七(8)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张老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请你根据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1)下面是张老师根据问卷数据制作的两张统计图。请你结合两图,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个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堂上,张老师就“课外阅读时是否要有做笔记的习惯”让同学们进行了辩论。刘明同学认为阅读时没有必要做笔记,因为能读懂就行了。请结合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对刘明的观点进行反驳。
为什么对阅读来说,在书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它会让你时刻保持清醒,沉浸其中,提高阅读效率。另外,阅读是一种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思考,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老师决定出一期“少年正是读书时”的黑板报,其中有一个版面是“好书推荐”,请你从备选书目中选择其一,写一段推荐词。
备选书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解自己所教七(8)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张老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请你根据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1)下面是张老师根据问卷数据制作的两张统计图。请你结合两图,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个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堂上,张老师就“课外阅读时是否要有做笔记的习惯”让同学们进行了辩论。刘明同学认为阅读时没有必要做笔记,因为能读懂就行了。请结合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对刘明的观点进行反驳。
为什么对阅读来说,在书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它会让你时刻保持清醒,沉浸其中,提高阅读效率。另外,阅读是一种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思考,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老师决定出一期“少年正是读书时”的黑板报,其中有一个版面是“好书推荐”,请你从备选书目中选择其一,写一段推荐词。
备选书目:
A.《城南旧事》 | B.《湘行散记》 | C.《猎人笔记》 | D.《镜花缘》 |
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①相委而去________
②国人道之________
③静以修身________
④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
⑤于我如浮云________
⑥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①相委而去________
②国人道之________
③静以修身________
④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
⑤于我如浮云________
⑥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5.作文- (共2题)
9.
用以下开头,续写故事。
饥肠辘辘的小鱼儿在海里寻找食物。在一处珊瑚丛中,隐隐地散发出紫红色的光,定睛一看,原来是一颗小海藻,不管三七二十一,小鱼儿一口吞下了这颗小海藻,没想到,这颗海藻被施了魔法,结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要求:发挥联想和想象,虚构情节,题目自拟,中心自定,但是你的故事必须围绕以上开头的情景展并,续写的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饥肠辘辘的小鱼儿在海里寻找食物。在一处珊瑚丛中,隐隐地散发出紫红色的光,定睛一看,原来是一颗小海藻,不管三七二十一,小鱼儿一口吞下了这颗小海藻,没想到,这颗海藻被施了魔法,结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要求:发挥联想和想象,虚构情节,题目自拟,中心自定,但是你的故事必须围绕以上开头的情景展并,续写的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6.- (共1题)
11.
【小题2】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每 下 雨 水 渗 缸 内 鹳 所 衔 小 鱼 偶 堕 其 中 鹳 不 能 复 取 遂 长 大 乃 尔。
【小题3】文中画横线A、B两句你读懂了吗?请选择其中一句用现代汉语写出它的意思。
【小题4】(甲)(乙)两文讲了一个怎么类似的道理,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甲)犀怪
余乡延溪①有石犀牛,其来頗久。近岁居民艺②。麦,被邻夜食几尽。牛主惧其讼己,乃故言曰:“早见收儿,吉石犀牛汗如喘,又口有余青。(A)食邻麦者,殆是乎?”众皆信然,谓石犀岁久成怪。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嗟夫,邻牛食麦,石犀受击。石犀之形,以一击坏,而名亦以众口神。凡事何可不揆诸理?
(注释)①延溪:地名,在湖南桃源东。②艺:种植。(乙)塔顶鱼
姑苏郡城西有瑞光寺,寺有塔高数十丈。余官长渊时,有人传塔顶空处,旧置缸一口,忽有鲤鱼长尺许,皆谓神奇。乃门役林球测曰:“(B)此无奇,鹳所遗也。”盖鹳巢塔顶,蓄活鱼巢中饲雏,适塔顶岁久而穿,每下雨水渗缸内鹳所衔小鱼偶堕其中鹳不能复取遂长大乃尔。已而视之,果然。然则事有若异而实出理之常者,此类是已。
(以上均选自明朝江盈科《雪涛小说》)
【小题1】下列加粗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近岁居民艺麦(年) | B.艺麦家持石往(拿) |
C.艺麦家持石往(官员) | D.适塔顶岁久而穿(正好,刚巧) |
每 下 雨 水 渗 缸 内 鹳 所 衔 小 鱼 偶 堕 其 中 鹳 不 能 复 取 遂 长 大 乃 尔。
【小题3】文中画横线A、B两句你读懂了吗?请选择其中一句用现代汉语写出它的意思。
【小题4】(甲)(乙)两文讲了一个怎么类似的道理,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3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3道)
作文:(2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