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字词书写- (共1题)
1.
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振兴中华,赶上世界潮流,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中国人民的sù愿。纵观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前承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后启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变革与创新,凝结着亿万中华儿女一个多世纪以来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开创了现代中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灿烂前景。
(1)屹立________ (2)sù愿_______ (3)_______ 改为_______
振兴中华,赶上世界潮流,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中国人民的sù愿。纵观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前承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后启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变革与创新,凝结着亿万中华儿女一个多世纪以来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开创了现代中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灿烂前景。
(1)屹立________ (2)sù愿_______ (3)_______ 改为_______
2.诗歌鉴赏- (共1题)
2.
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后面小题。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小题1】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_______的特点。
【小题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小题1】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_______的特点。
【小题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不知其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曰教学相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曰:“绘事后素。”(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把下边两句译成现代汉语。
(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小题3】用文中语句填空。
甲文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生活事例论述了实践的重要性;乙文所述之事印证了甲文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过甲乙两文,你在学习方面得到了什么启发?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乙)子夏①问曰:“‘巧笑倩②兮③,美目盼④兮,素以为绚⑤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⑥。”曰:“礼后⑦乎?”子曰:“起⑧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⑨矣。”
(选自《论语·八佾》)
(注释)①子夏:孔子的学生卜商,字子夏。②倩:笑得好看。③兮:啊。④盼:眼睛黑白分明。⑤素以为绚:素装来打扮。⑥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画画。⑦后:后起,在仁德之后产生。⑧起:发,启发。⑨诗:指《诗经》。【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不知其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曰教学相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曰:“绘事后素。”(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把下边两句译成现代汉语。
(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小题3】用文中语句填空。
甲文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生活事例论述了实践的重要性;乙文所述之事印证了甲文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过甲乙两文,你在学习方面得到了什么启发?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4.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小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小题1】选文中描写了哪几幅春景图?
【小题2】选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一句“偷偷地”“ 钻”好在哪里?
【小题3】选文中“嫩嫩的”“绿绿的”两个词语,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小题4】请写出第二段中虚写的句子。
【小题5】选文中“‘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除了运用了“引用”的修辞,还运用哪两种修辞?突出了春风怎样的特点?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小题1】选文中描写了哪几幅春景图?
【小题2】选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一句“偷偷地”“ 钻”好在哪里?
【小题3】选文中“嫩嫩的”“绿绿的”两个词语,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小题4】请写出第二段中虚写的句子。
【小题5】选文中“‘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除了运用了“引用”的修辞,还运用哪两种修辞?突出了春风怎样的特点?
5.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