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2.计算题- (共1题)
2.
若使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变成20%的氯化钠溶液,
(1)下列可以达到目的方法是(选填序号) .
A加水 B加溶质
F加入一定量5%的氯化钠溶液 G加入一定量25%的氯化钠溶液
(2)请在你选的方法中选择一项,计算出加入或减少物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1)下列可以达到目的方法是(选填序号) .
A加水 B加溶质
A.蒸发溶剂 D倒出一些原溶液 E倒入一些原溶液 |
(2)请在你选的方法中选择一项,计算出加入或减少物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单选题- (共6题)
4.
近年来三鹿集团等部分不法厂家在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N6H6),导致大量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聚氰胺是化合物 |
B.三聚氰胺中含三种元素 |
C.三聚氰胺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
D.一个三聚氰胺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氮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 |
7.
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 |
B.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
8.
在改善我市城市环境时我们收集到了很多建议,其中正确的是( )
①道路绿化、美化
②治理大明湖和小清河的水污染
③就地焚烧植物秸秆和垃圾
④推广使用节省能源,减少尾气排放的双燃料公交车
⑤全运会期间济南车辆单双号限行.
①道路绿化、美化
②治理大明湖和小清河的水污染
③就地焚烧植物秸秆和垃圾
④推广使用节省能源,减少尾气排放的双燃料公交车
⑤全运会期间济南车辆单双号限行.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③⑤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⑤ |
4.选择题- (共2题)
9.
作文。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清晨迎着朝阳初绽的睡莲,午后柳荫下嬉闹的顽童,傍晚深巷中一声朴实的叫卖……有些人,有些事,或许你未曾遇见,偶然间发现他们突现在你的面前;有些人,有些事,或许你未曾关注,偶然间才发现他们已走进你的心间……
请以“偶然的发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的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实情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③不少于600字。
10.
作文。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清晨迎着朝阳初绽的睡莲,午后柳荫下嬉闹的顽童,傍晚深巷中一声朴实的叫卖……有些人,有些事,或许你未曾遇见,偶然间发现他们突现在你的面前;有些人,有些事,或许你未曾关注,偶然间才发现他们已走进你的心间……
请以“偶然的发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的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实情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③不少于600字。
5.填空题- (共5题)
13.
如图是某同学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蔗糖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有: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装瓶存放.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①~④).
(2)该实验中应称蔗糖的质量是 g,A操作中实际称量结果为 g(1g以下用游码).
(3)该实验中应取 mL水,量筒的规格应为 mL(10或50),读数时应使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 保持水平.
(4)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如果配制的蔗糖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
①称量时砝码和蔗糖放反了,并且使用了游码;
②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溶解时有少量水溅出;
④装瓶时有溶液洒落.

(1)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有: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装瓶存放.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①~④).
(2)该实验中应称蔗糖的质量是 g,A操作中实际称量结果为 g(1g以下用游码).
(3)该实验中应取 mL水,量筒的规格应为 mL(10或50),读数时应使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 保持水平.
(4)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如果配制的蔗糖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
①称量时砝码和蔗糖放反了,并且使用了游码;
②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溶解时有少量水溅出;
④装瓶时有溶液洒落.
14.
我们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常见物质的组成,如下图:

(1)A实验是利用加热铜丝消耗管内的 ,使管内气体减少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铜丝逐渐由红色变为 色.
(2)B实验是通过电解水的反应(写出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说明水是由 元素组成的;水电解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填名称);B实验中a试管中的气体是 气.
(3)C实验的现象是烧杯内壁上有水雾,将烧杯倒过来加入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现象说明甲烷燃烧后生成 和 ,该实验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C实验证明物质组成的原理与 (填实验序号A或B)实验相同.

(1)A实验是利用加热铜丝消耗管内的 ,使管内气体减少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铜丝逐渐由红色变为 色.
(2)B实验是通过电解水的反应(写出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说明水是由 元素组成的;水电解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填名称);B实验中a试管中的气体是 气.
(3)C实验的现象是烧杯内壁上有水雾,将烧杯倒过来加入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现象说明甲烷燃烧后生成 和 ,该实验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C实验证明物质组成的原理与 (填实验序号A或B)实验相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