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关于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新陈代谢作用。
①在秋季收获大豆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____________水。
②从上述现象可以推断,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变________,则新陈代谢加强。
③浸泡约一周时间,黄豆芽已长得又白又粗,1kg的黄豆能生出5kg的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黄豆细胞内的有机物含量变化是_________,种类变化是_________。
(2)由上表可看出在玉米细胞(干)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中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_____成分较多,该化合物主要作为_____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
(3)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原生质的最重要的化合物,在表中元素中,这两种化合物的生物元素在组成上最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 | O | C | H | N | P | S |
玉米细胞(干) | 44.43 | 43.57 | 6.24 | 1.46 | 0.20 | 0.17 |
人细胞(干) | 14.62 | 55.99 | 7.46 | 9.33 | 3.11 | 0.78 |
活细胞 | 65.0 | 18.0 | 10.0 | 3.0 | 1.40 | 0.30 |
(1)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新陈代谢作用。
①在秋季收获大豆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____________水。
②从上述现象可以推断,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变________,则新陈代谢加强。
③浸泡约一周时间,黄豆芽已长得又白又粗,1kg的黄豆能生出5kg的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黄豆细胞内的有机物含量变化是_________,种类变化是_________。
(2)由上表可看出在玉米细胞(干)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中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_____成分较多,该化合物主要作为_____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
(3)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原生质的最重要的化合物,在表中元素中,这两种化合物的生物元素在组成上最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某种物质,请分析回答:

(1)A至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元素。
(2)B的名称叫__________,由三部分组成的,他们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______。(用图示表示)
(3)C是细胞中携带_________的物质,在生物的_____、_____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D和E中都含有的碱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中文名称)。
(5)在豌豆的叶肉细胞中,由A、C、T、U 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B共有_____种,其中核糖核苷酸有____种。

(1)A至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元素。
(2)B的名称叫__________,由三部分组成的,他们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______。(用图示表示)
(3)C是细胞中携带_________的物质,在生物的_____、_____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D和E中都含有的碱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中文名称)。
(5)在豌豆的叶肉细胞中,由A、C、T、U 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B共有_____种,其中核糖核苷酸有____种。
3.
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_____,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
(2)图中Z是_____,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可使Ⅲ呈现_____色。
(3)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写出由P形成Ⅳ的结构层次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鉴定Ⅳ时需使用双缩脲试剂,应先加_____,造成碱性环境,再加_____。(填试剂名称)
(5)分析如图中化合物的结构,回答问题。

该化合物中④表示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种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方式形成的,该化合物叫____________,若完全水解成为氨基酸则需要_______个水分子。

(1)图中X是_____,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
(2)图中Z是_____,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可使Ⅲ呈现_____色。
(3)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写出由P形成Ⅳ的结构层次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鉴定Ⅳ时需使用双缩脲试剂,应先加_____,造成碱性环境,再加_____。(填试剂名称)
(5)分析如图中化合物的结构,回答问题。

该化合物中④表示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种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方式形成的,该化合物叫____________,若完全水解成为氨基酸则需要_______个水分子。
2.单选题- (共11题)
4.
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
D.细胞膜的外面有糖蛋白 |
5.
图1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图2是部分肽链的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
B.图1所示肽链含有124个肽键 |
C.从图2推知该肽链只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 |
D.从图2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 |
6.
英国医生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用不含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钠盐溶液灌流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实验说明钙盐
A.是细胞中某些化合物的组成部分 | 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
C.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 | D.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
7.
有一条由1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式为CxHyNzOwS(z>12, w>13),这条多肽链经过水解后的产物中有5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NO2S)、丙氨酸(C3H6NO2)、天冬氨酸 (C4H7NO4)、赖氨酸(C6H14N2O2)、苯丙氨酸(C9H11NO2)。求水解产物中赖氨酸和天冬氨酸的数目分别是( )
A.Z-12; (w-13)/2 |
B.Z+12; (w-13)/2 |
C.Z+12; w-13 |
D.Z-12; w-13 |
8.
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细胞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中的一种,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真菌 | ②肌细胞 | ③病毒 | ④细菌 |
碱基 | 5种 | 5种 | 4种 | 8种 |
核苷酸 | 5种 | 8种 | 8种 | 8种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9.
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g是微量元素,参与叶绿素的合成 |
B.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
C.O在细胞中含量最多,是最基本的元素 |
D.不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较大 |
10.
下列有关物质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苹果汁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摇匀后,就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
B.鉴定蛋白质时,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入B液 |
C.苏丹Ⅲ染液能将花生子叶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 |
D.可用适量的斐林试剂和蒸馏水配制双缩脲试剂 |
12.
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 B.解冻后蛋白质功能可能异常 |
C.结冰和解冻过程涉及肽键的变化 | D.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 |
13.
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时应分别加入 |
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
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 |
D.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出现在细胞核中,说明R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