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阜宁县九年级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122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3/6/3

1.简答题(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取出6g合金样品,将50g稀硫酸分5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稀硫酸用量
剩余固体质量
第一次加入10g
4.7g
第二次加入10g
m g
第三次加入10g
2.1g
第四次加入10g
1.2g
第五次加入10g
1.2g
(1)m值为______。
(2)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单选题(共5题)

2.
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水银、硬水、水B.石墨、冰水混合物、干冰
C.氮气、空气、氯化钾D.冰、不锈钢、乙醇
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一会儿瓶口会产生白烟
D.某同学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4.
盐酸和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溶液pH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该实验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盐酸
B. x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C. y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 y点和z点时,溶液均呈现无色
5.
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6.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关于PM2.5产生的可能原因正确的是
A.燃煤发电  B.垃圾深埋   C.污水排放   D.白色污染

3.选择题(共5题)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简介

图示

初始用途

后世演变

有刃,器形与斧类似,使用时配合长柄


兵器,起初用作刑具

后世渐变为仪卫所用的礼器,成为权力的象征

“束棒”拉丁文作Fasces,一种被多根绑在一起的木棍围绕的斧头


罗马执政官外山时,身边有12位肩扛束棒的侍卫。倘若有人犯了严重罪行,侍卫便用束棒行刑

演变为古罗马权力和威信的象征.后世成为集权和独裁的代表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研究题目进行论证。(要求: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并认识其本质。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如下图所示,图示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可能是(    )

9.

如下图所示,图示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可能是(    )

10.1993年的世界十大科技新闻称:中国学者许志福和美国科学家穆尔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氢分子,其中1个分子由1134个碳原子和1146个氢原子构成.关于此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1.1993年的世界十大科技新闻称:中国学者许志福和美国科学家穆尔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氢分子,其中1个分子由1134个碳原子和1146个氢原子构成.关于此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4.填空题(共4题)

12.
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三个钠原子 ;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③两个碳酸根离子   ; ④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⑤汽水中含有的酸是  
13.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溶解15g甲物质,至少需要 g水。
(2)t2℃时,在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对烧杯中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b.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c.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 d.溶剂的质量:甲﹤乙
14.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小明要参加期末考试,他妈妈为了给他增加营养,制定了如下表所示的食谱。

(1)米饭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_________(填“糖类”或“油脂”)。为了使营养均衡,你建议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填“蔬菜”或“火腿肠”)
(2)下列关于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①或②序号)
①为了防止缺钙,青少年应大量吃钙片    ②幼儿或青少年缺钙可能患佝偻病
(3)小明妈妈在厨房用到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填①~③序号,下同),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①铁锅 ②棉布围裙 ③合成橡胶手套
15.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获得干燥的氧气,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端进入(填“m”或“n”)。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 (填“能”或“不能”)用C装置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发生装置B时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的理由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