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2.
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C.在t2℃时,H点表示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
D.由t1℃升温到t2℃时,甲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瓶塞,可看到大量白烟 |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C.氨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色 |
D.铁钉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生成铁锈 |
4.
鉴别下列物质的方法(括号内为方法)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 |
B.羊毛和涤纶(灼烧) |
C.NH4NO4和KCl固体(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
D.稀HNO3和KNO3溶液(滴入酚酞) |
6.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去除杂质的方法 |
A | NaCl溶液(Na2CO3) | 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过滤 |
B | CaO(CaCO3) | 加水、过滤 |
C | Fe(Zn) |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
D | HNO3溶液(H2SO4) |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A.A | B.B | C.C | D.D |
2.选择题- (共5题)
3.填空题- (共4题)
13.
实验室中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帮助完成.

(1)甲图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填写名称)。
(2)配制溶液的步骤是:①计算;② ;③ ;④装瓶贴标签。
(3)准确称量18g氯化钠,量取蒸馏水的体积如乙图所示,氯化钠完全溶解后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水的密度为1g/cm3)
(4)丙图中试剂瓶上的标签应该填写 。(请具体写明)

(1)甲图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填写名称)。
(2)配制溶液的步骤是:①计算;② ;③ ;④装瓶贴标签。
(3)准确称量18g氯化钠,量取蒸馏水的体积如乙图所示,氯化钠完全溶解后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水的密度为1g/cm3)
(4)丙图中试剂瓶上的标签应该填写 。(请具体写明)
14.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小强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

由图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 。B点表示的含义是 。
(3)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其原理是 。
(4)将面粉、食盐、食用油3种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再分别加入洗洁精振荡,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 。
(5)小明家菜地里的蔬菜叶子发黄了,妈妈叫他去买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来施用,当他到化肥商店时,碳酸氢铵刚好缺货,你建议他买 (填“尿素”或“氯化钾”),也能起到与碳酸氢铵相同的作用。
(6)为防止水龙头生锈,其表面镀有一层铬。铁生锈的条件是 。
(7)人体缺 (填元素名称)可能会得佝偻病。
(8)水果和蔬菜富含的营养素是 、 (至少答两种)。
(1)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小强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

由图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 。B点表示的含义是 。
(3)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其原理是 。
(4)将面粉、食盐、食用油3种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再分别加入洗洁精振荡,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 。
(5)小明家菜地里的蔬菜叶子发黄了,妈妈叫他去买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来施用,当他到化肥商店时,碳酸氢铵刚好缺货,你建议他买 (填“尿素”或“氯化钾”),也能起到与碳酸氢铵相同的作用。
(6)为防止水龙头生锈,其表面镀有一层铬。铁生锈的条件是 。
(7)人体缺 (填元素名称)可能会得佝偻病。
(8)水果和蔬菜富含的营养素是 、 (至少答两种)。
15.
某溶液由NaOH、KNO3、HCl、H2SO4和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你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来分析,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__;肯定存在的物质是___.可能存在的是_____.

请你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来分析,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__;肯定存在的物质是___.可能存在的是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16.
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 X ”。这个化学方程式中
最后一种物质X的化学式是: 。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3)甲同学:“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 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
(5)丙同学:
“实验操作”: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6)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 。
(7)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的实验中 。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 X ”。这个化学方程式中
最后一种物质X的化学式是: 。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3)甲同学:“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 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
(5)丙同学:
“实验操作”: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6)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 。
(7)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的实验中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