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某兴趣小组探究37℃条件下pH对某动物体内两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实验中对该类因变量的检测方法常有________________。
(2)表中X为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数据说明:不同的酶_______________不同。
pH值 | 1.0 | X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淀粉酶活性mg/g.30min | 200 | 203 | 250 | 300 | 350 | 490 | 450 | 200 |
蛋白酶活性μg/g·30min | 1520 | 1750 | 1500 | 1400 | 1020 | 980 | 700 | 500 |
(1)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实验中对该类因变量的检测方法常有________________。
(2)表中X为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数据说明:不同的酶_______________不同。
2.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膜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该图示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理功能。
(2)如果该细胞是传出神经元细胞,D可以是_____________的受体;若该细胞是内分泌腺细胞,且D是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则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细胞是红细胞,则其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氨基酸通过________(填字母)进入该细胞。
(4)若E是糖原,F是匍萄糖,则该细胞是________。发生E→F的变化是由于血糖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导致。
(5)若上图表示下丘脑细胞膜,则抗利尿激素分泌时共穿过__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

(1)读图可知,该图示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理功能。
(2)如果该细胞是传出神经元细胞,D可以是_____________的受体;若该细胞是内分泌腺细胞,且D是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则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细胞是红细胞,则其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氨基酸通过________(填字母)进入该细胞。
(4)若E是糖原,F是匍萄糖,则该细胞是________。发生E→F的变化是由于血糖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导致。
(5)若上图表示下丘脑细胞膜,则抗利尿激素分泌时共穿过__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
3.
在温度等适宜条件下,为探究光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
中材料均为同等质量,据此分析问题:

(1)如果以二氧化碳为检测指标,则天竺葵根的呼吸速率是_________。如果不考虑器官呼吸速率差异,则黄光照射下,天竺葵叶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乙组的氧气释放量达到最大值,此时内部的限制性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_,叶片进行的生理作用有___________。
(3)植物叶片中,各种色素都能主要吸收_________光,主要吸收红光的色素是_________。紫罗兰叶片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4)如果突然停止甲组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天竺英叶片细胞中的ATP和C5的瞬时变化趋势_______(填“一致”或“不一致”)。
中材料均为同等质量,据此分析问题:

(1)如果以二氧化碳为检测指标,则天竺葵根的呼吸速率是_________。如果不考虑器官呼吸速率差异,则黄光照射下,天竺葵叶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乙组的氧气释放量达到最大值,此时内部的限制性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_,叶片进行的生理作用有___________。
(3)植物叶片中,各种色素都能主要吸收_________光,主要吸收红光的色素是_________。紫罗兰叶片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4)如果突然停止甲组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天竺英叶片细胞中的ATP和C5的瞬时变化趋势_______(填“一致”或“不一致”)。
2.单选题- (共16题)
4.
现有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蔗糖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图1表示这两种物质透过半透膜的情况,图2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


A.图1体现了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 | B.图2甲中水柱a先上升后下降 |
C.图2乙中水柱b先上升后不变 | D.平衡后水柱a的高度高于水柱b |
5.
下列关于生物体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元素是占细胞干重含量最高的元素,因此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
B.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 |
C.2种氨基酸脱水缩合只能形成一种二肽 |
D.在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核中由A、G、T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5种 |
6.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细胞器均属于原生质层的一部分 |
B.光学显微镜下赤道板变成细胞板,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重要区别 |
C.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一定是核糖体,而核酸的合成场所不一定是细胞核 |
D.洋葱根尖细胞组织培养获得植株,其叶肉细胞中细胞器种类没有变化 |
7.
下列关于晴天和阴雨天温室中菠菜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晴朗的夏天,由于光照过强引起的菠菜光合速率下降是一种适应性 |
B.阴雨天,可以通过白天适当降低温度、夜间适当提高温度来提高产量 |
C.晴朗的夏天,菠菜根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 |
D.阴雨天,菠菜叶肉细胞叶绿体中光反应速率下降、暗反应速率基本不变 |
8.
下图为某同学画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根据此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结构中错误的地方有2处 |
B.脂质的合成与5有关 |
C.在细胞分裂末期,7的活动会增强 |
D.细胞分裂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结构3 |
10.
“酵素”目前在保健品领域大热,甚至有人称每晚不吃晚餐,只吃“酵素”就能获得足够的营养,也能起到减肥的效果,而“酵素”实际上是对酶的别称。下列有关“酵素”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大多数细胞都能合成“酵素”类物质 |
B.“酵素”能够在机体内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 |
C.用“酵素”保健品代替晚餐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 |
D.人体各细胞中“酵素”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不同 |
11.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可共同构成细胞结构且能同时存在于后面细胞中的一组是
A.DNA和蛋白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
B.RNA和蛋白质;硝化细菌 |
C.叶绿素和酶;植物根尖细胞 |
D.纤维素和果胶;念珠藻 |
12.
下列都有水直接参与反应的生理过程的是
A.细胞内蛋白酶的水解和无氧呼吸过程 |
B.植物的蒸腾作用和DNA的初步水解 |
C.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CO2的固定 |
D.ATP的利用和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
13.
研究表明,K+对植物体内多种酶具有活化作用,而Na+浓度过高会破坏酶的结构,因此抗盐植物正常情况下细胞中能保持一个高的K+/Na+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K+的高积累量保证了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 |
B.膜蛋白对K+和Na+的转运体现了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
C.植物根细胞对K+和Na+的吸收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 |
D.细胞内K+和Na+积累量的差异取决于其遗传特性 |
14.
结合图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 |
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 |
C.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 |
D.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
15.
图中表示的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有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

①图中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②图中(二)、(三)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③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④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

①图中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②图中(二)、(三)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③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④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
A.一项 | B.二项 |
C.三项 | D.四项 |
16.
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
B.若②是细胞中良好的贮能物质,则②是脂肪 |
C.若③为能储存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一定是DNA |
D.若④主要是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的贮能物质,则④是糖原 |
18.
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磷脂是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重要组成成分 |
B.ATP是由一分子腺苷、一分子核糖和三分子磷酸组成 |
C.DNA多样性与碱基数目、种类、排列顺序有关而与空间结构无关 |
D.微量元素可参与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如Fe、Mg分别参与血红蛋白和叶绿素组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