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会使蛋白质变性。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会生成还原糖。现请你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取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等量混合,配制成斐林试剂;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________________,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 min;
③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 mL__________并摇匀,放入盛有50 ℃~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乙醇的有无,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试管。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取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等量混合,配制成斐林试剂;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________________,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 min;
③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 mL__________并摇匀,放入盛有50 ℃~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乙醇的有无,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试管。
2.
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该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由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这样的单位约有________种。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__种单体组成,有________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___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它们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这样的单位约有________种。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__种单体组成,有________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___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它们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A为口腔上皮细胞,B为蓝藻细胞,C为小麦叶肉细胞,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E为细菌细胞),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其细胞中存在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五种细胞中,它们都有的结构有____________ 、细胞质、遗传物质DNA,这体现了不同类细胞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B既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_层次,又属于__________层次;它没有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层次。
(5)构成上述细胞的元素中,C、H、O、N、P、S、K、Ca、Mg 等元素称为_________元素。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____。

(1)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其细胞中存在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五种细胞中,它们都有的结构有____________ 、细胞质、遗传物质DNA,这体现了不同类细胞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B既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_层次,又属于__________层次;它没有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层次。
(5)构成上述细胞的元素中,C、H、O、N、P、S、K、Ca、Mg 等元素称为_________元素。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2题)
4.
某 50 肽中有丙氨酸(R 基为-CH3)2 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下如图)得到几种不同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有关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肽键数目减少 4 个 |
B.氢原子数目增加 8 个 |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 4 个 |
D.氧原子数目增加 2 个 |
7.
如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
B. 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的扇形图,则A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中的b
C.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必含的元素为C、H、O、N、P且具有多样性
D. 图2中数量(个数)最多的元素是c,这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有关

A.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
B. 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的扇形图,则A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中的b
C.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必含的元素为C、H、O、N、P且具有多样性
D. 图2中数量(个数)最多的元素是c,这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有关
9.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 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 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A. 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 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 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14.
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在于R基的不同 |
B.蛋白质中N原子数目与肽键数目相等 |
C.在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的n条肽链中,至少含有(m+n)个氧原子 |
D.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