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向盛有10g大理石的锥形瓶中逐渐滴加40g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与滴入盐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①40g盐酸溶液中所含HCl物质的量是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②测得该盐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
①40g盐酸溶液中所含HCl物质的量是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②测得该盐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
2.单选题- (共12题)
6.
过氧化钠(Na2O2)是潜水艇中氧气的再生剂,关于过氧化钠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两个钠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B. 由两个钠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
C. 由两个钠原子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D. 由钠、氧两种元素组成
A. 由两个钠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B. 由两个钠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
C. 由两个钠原子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D. 由钠、氧两种元素组成
13.
右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个装置,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中盛放硫酸,N中隔板上放大理石,可以制二氧化碳 |
B.关闭弹簧夹,在M中不断加水,水面不断下降,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
C.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其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相同 |
D.N中储满气体后,通过M将水注入N,一定可以排出N中的气体 |
3.选择题- (共2题)
14.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 {#mathml#}{#/mathml#} ,前n项和为Sn,则 {#mathml#}{#/mathml#} ={#blank#}1{#/blank#}.
4.填空题- (共3题)
16.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①氦气、水、干冰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②某种催化剂可以把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的无毒成分(下图是该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的是 (填元素符号)。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与 (填“质量”或“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的物质是 。
③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疾——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4O5)的贡献,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奖。该两种物质都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每摩尔分子都约含有 个氧原子。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比 。
①氦气、水、干冰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②某种催化剂可以把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的无毒成分(下图是该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的是 (填元素符号)。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与 (填“质量”或“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的物质是 。
③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疾——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4O5)的贡献,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奖。该两种物质都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每摩尔分子都约含有 个氧原子。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比 。
17.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某净水过程:天然水
沉降→过滤→吸附
净水,向水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 性除去水中的杂质;工业上制取消毒剂X的化学方程式:Cl2+2Na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为 。

②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此实验过程中电极上出现的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20℃时,等质量的甲、乙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Ⅰ.图3中,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是 (填“M”或“N”)。
Ⅱ.P点表示的意义是 。
Ⅲ.50℃时,80克乙物质中加入120g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Ⅳ.50℃时,甲乙两种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的溶剂m甲 m乙(填“>;<;=”)
Ⅴ.在图1到图2的变化过程中,如不借助图3的信息,只能得出的结论是 。
①某净水过程:天然水



②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此实验过程中电极上出现的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20℃时,等质量的甲、乙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Ⅰ.图3中,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是 (填“M”或“N”)。
Ⅱ.P点表示的意义是 。
Ⅲ.50℃时,80克乙物质中加入120g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Ⅳ.50℃时,甲乙两种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的溶剂m甲 m乙(填“>;<;=”)
Ⅴ.在图1到图2的变化过程中,如不借助图3的信息,只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图2中乙溶液一定不饱和 |
B.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C.该实验能证明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 |
D.图2中乙溶液降温至30℃无晶体析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