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小丽同学在打扫实验室时发现窗台上有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小丽同学在征得老师的同意之后,对这瓶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丽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你的猜想: (猜一种就可)。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象。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丽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你的猜想: (猜一种就可)。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象。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 溶液,然后再滴加 试液。 | | NaOH溶液部分变质 |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2.计算题- (共1题)
2.
将铜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粉末11.2g放入烧杯中,当加入稀硫酸100g时,氧化铜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8g(不考虑过滤过程中溶液的质量损失)。请计算(计算结果保留到0.1%):(1)混合物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2)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单选题- (共11题)
6.
太空舱利用铁酸镍(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而铁酸镍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都不变。下列有关铁酸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酸 | B.镍、铁、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1:2:4 |
C.铁元素化合价为+3,则镍元素为+2 | D.铁酸镍在该化学变化中是反应物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3 、N2、HNO3三者中N元素的化合价逐渐升高 |
B.HCl、Na2CO3、NaCl三者的水溶液的PH逐渐变大 |
C.NH4NO3、NaCl、NaOH 三者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温度逐渐降低 |
D.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逐渐减弱 |
8.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
B.都能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
C.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
D.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
10.
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CaO+2HCl==CaCl2+H2O
B. HCl+KOH==KCl+H2O
C. 2NaOH+CuSO4==Cu(OH)2↓+Na2SO4
D. Ca(OH)2+CO2==CaCO3↓+H2O
A. CaO+2HCl==CaCl2+H2O
B. HCl+KOH==KCl+H2O
C. 2NaOH+CuSO4==Cu(OH)2↓+Na2SO4
D. Ca(OH)2+CO2==CaCO3↓+H2O
11.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
A | H2 | HCl气体 | 先通过足量的Na2CO3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B | KNO3溶液 | AgNO3溶液 | 先加入过量KCl溶液,在过滤 |
C | NaOH固体 | Na2CO3固体 | 加入过量的盐酸,蒸发 |
D | MgSO4溶液 | FeSO4溶液 | 先加过量Mg粉,再过滤 |
A.A | B.B | C.C | D.D |
4.填空题- (共7题)
15.
如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X是 (填“酸”“碱”“盐”),试剂A的名称是 ;
(2)若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 ;
(3)根据题意,C应该是 ;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溶液X是 (填“酸”“碱”“盐”),试剂A的名称是 ;
(2)若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 ;
(3)根据题意,C应该是 ;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
如图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__ _;
(2)想获得乙物质的晶体通常采用 ;
(3)t2℃时将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其溶液的质量关系是__________;
(4)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要提纯甲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 ;
(5)将20克甲物质完全溶解于100克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
(6)接近饱和的丙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 ;
(7)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__ _;
(2)想获得乙物质的晶体通常采用 ;
(3)t2℃时将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其溶液的质量关系是__________;
(4)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要提纯甲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 ;
(5)将20克甲物质完全溶解于100克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
(6)接近饱和的丙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 ;
(7)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7.
请回答家庭生活中的问题:
(1)熄灭生日蜡烛时都用吹灭的方法,其原理是___________。
(2)某些地区的家庭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它燃烧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某些食品包装中有一小袋干燥剂(成分为生石灰),生石灰可用作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____;若将其投入水中并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_________色。
(4)将未喝完的碳酸饮料放在教室的窗台上,阳光晒过之后,发现瓶内壁上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
(1)熄灭生日蜡烛时都用吹灭的方法,其原理是___________。
(2)某些地区的家庭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它燃烧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某些食品包装中有一小袋干燥剂(成分为生石灰),生石灰可用作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____;若将其投入水中并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_________色。
(4)将未喝完的碳酸饮料放在教室的窗台上,阳光晒过之后,发现瓶内壁上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
18.
回答下列有关实验方面的问题:
(1)稀释浓硫酸时应将 注入盛 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若其他操作都正确,但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了,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蒸发操作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时,停止加热。
(1)稀释浓硫酸时应将 注入盛 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若其他操作都正确,但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了,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蒸发操作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时,停止加热。
20.
现有7种物质:①Ca(OH)2 ②Na2CO3 ③CaO ④KNO3 ⑤CaCO3 ⑥NaOH ⑦NaNO2
(1)俗称为纯碱的是 ;(2)用做补钙剂的是 ;(3)可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4)有毒的物质 ;(5)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
(1)俗称为纯碱的是 ;(2)用做补钙剂的是 ;(3)可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4)有毒的物质 ;(5)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
5.实验题- (共2题)
21.
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HCl、NaOH、MgSO4、NaCl稀溶液中的一种。某同学只用紫色石蕊试液就将这四种溶液鉴别出来了。步骤及实验现象为:
步骤一:取少量A、B、C、D四种溶液于四只试管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只有A变蓝,则A溶液呈 性,也只有B不变色,而C、D变红。
步骤二:另取A分别加入装有C、D溶液的试管中,C无现象,D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可知,A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B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溶质为MgSO4的溶液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该溶液呈________性。
步骤一:取少量A、B、C、D四种溶液于四只试管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只有A变蓝,则A溶液呈 性,也只有B不变色,而C、D变红。
步骤二:另取A分别加入装有C、D溶液的试管中,C无现象,D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可知,A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B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溶质为MgSO4的溶液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该溶液呈________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