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Fe2O3)的质量分数,取矿石样品20克,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稀盐酸219克,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滤渣4克(注:矿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赤铁矿石含氧化铁的质量;(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赤铁矿石含氧化铁的质量;(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小马同学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滴加一些盐酸后没有看到现象,才想起来忘了加酚酞试液。于是赶忙补加几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是无色的。他认为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溶液已是中性的了。小亮同学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溶液也可能是酸性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小马同学实验得到的溶液究竟是中性的还是酸性的呢?
小亮的实验是: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成_____色,表明溶液呈酸性。
小华的实验是:取少量溶液,滴到碳酸钠溶液中,看到________________,
表明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请你也设计实验方案(不同于小亮和小华的方案),证明溶液呈酸性。每写出一个正确方案,奖励2分,最高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要求:所用试剂类别必须不同。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小马同学实验得到的溶液究竟是中性的还是酸性的呢?
小亮的实验是: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成_____色,表明溶液呈酸性。
小华的实验是:取少量溶液,滴到碳酸钠溶液中,看到________________,
表明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请你也设计实验方案(不同于小亮和小华的方案),证明溶液呈酸性。每写出一个正确方案,奖励2分,最高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要求:所用试剂类别必须不同。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6题)
3.
网络、报纸等媒体爆料的下列造假事件中,肯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硫磺燃烧来熏蒸银耳使其变白 |
B.用工业石蜡给瓜子“美容” |
C.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 |
D.用铜和锌熔合制成“黄金” |
6.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和臭氧的浓度监测指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M2.5 是指节能减排,将空气中的CO2体积分数控制在2.5%以内 |
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
C.O3含量的多少与空气质量无关 |
D.O3与O2是同一种物质 |
7.
甲、乙两种固体纯净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A所示。在常温下,先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图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 装甲溶液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 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 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都增多

A. 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 装甲溶液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 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 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都增多
4.填空题- (共1题)
9.
以下列举的是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某些情况,根据你所学知识与掌握的技能回答:
(1)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_____引起的中毒;
(2)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劣质装修材料会散发出甲醛(HCHO),人长时间接触甲醛易患白血病.甲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甲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医生为一病人所开处方中有一瓶500g生理盐水注射液.已知生理盐水一般含有0.9%的NaCl,则该生理盐水可为病人补充_____克NaCl
(1)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_____引起的中毒;
(2)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劣质装修材料会散发出甲醛(HCHO),人长时间接触甲醛易患白血病.甲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甲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医生为一病人所开处方中有一瓶500g生理盐水注射液.已知生理盐水一般含有0.9%的NaCl,则该生理盐水可为病人补充_____克NaCl
5.实验题- (共2题)
10.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名称 ____________ ,仪器b名称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气体收集装置是_____ (填序号)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填①或②)通入.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

(1)写出图中仪器a名称 ____________ ,仪器b名称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气体收集装置是_____ (填序号)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填①或②)通入.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
11.
通过“金属和金属材料”和“燃烧”的复习,同学们对课本上“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以及“支持燃烧的气体一般是氧气”这两句话产生了质疑.在老师的帮助下,用金属钠来探究下列问题:提出问题:1、金属钠能否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2、金属钠能否在其他气体(如:CO2)中燃烧?
资料查阅:金属Na性质活泼,常温下,它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金属钠还可以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实验探究:
实验一:①在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的物质析出;
③按照步骤②将金属钠投入水中,待反应结束后滴加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
实验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钠在CO2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内附着黑色颗粒,并粘附着白色物质.
问题讨论
(1)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资料写出钠块投入水中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生成的黑色颗粒是_____。而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呢?碳
①同学们围绕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产生如下猜想:甲认为白色物质是氧化钠,乙认为是碳酸钠,丙认为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丁认为是氢氧化钠.
我认为认为丁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②对白色物质是什么进行实验再探究,方案设计如下:
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
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
方案3: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溶液(供选试剂:A、石灰水B、氯化钙溶液 C、硫酸铜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再向溶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出现.则_________(在甲、乙、丙中选)的猜想成立.
③评价与反思:小娟同学认为实验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中的金属钠着火时,你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资料查阅:金属Na性质活泼,常温下,它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金属钠还可以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实验探究:
实验一:①在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的物质析出;
③按照步骤②将金属钠投入水中,待反应结束后滴加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
实验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钠在CO2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内附着黑色颗粒,并粘附着白色物质.
问题讨论
(1)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资料写出钠块投入水中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生成的黑色颗粒是_____。而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呢?碳
①同学们围绕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产生如下猜想:甲认为白色物质是氧化钠,乙认为是碳酸钠,丙认为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丁认为是氢氧化钠.
我认为认为丁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②对白色物质是什么进行实验再探究,方案设计如下:
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
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
方案3: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溶液(供选试剂:A、石灰水B、氯化钙溶液 C、硫酸铜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再向溶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出现.则_________(在甲、乙、丙中选)的猜想成立.
③评价与反思:小娟同学认为实验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中的金属钠着火时,你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