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图 1 表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种矿质离子的示意图,图 2 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 图中A、B、C、D 表示某些物质,a、b、c、d 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_______,请你说出判断的理由(至少两种) 。
(2)如果图 1 中的矿质离子在土壤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植物死亡,请你分析植物死亡的原因:________。
(3)如果某种药物只抑制图 2 中a 的运输而对 c 的运输无影响,请说明药物作用的机理:______。若图 2 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_______(填写字母)比正常细胞少,可以表示细胞吸收O2和排出 CO2的方式分别是
__________(填写字母)。
(4)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除细胞膜外,不具其他膜结构。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K+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2浓度关系的是________。

(1)图 1 中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_______,请你说出判断的理由(至少两种) 。
(2)如果图 1 中的矿质离子在土壤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植物死亡,请你分析植物死亡的原因:________。
(3)如果某种药物只抑制图 2 中a 的运输而对 c 的运输无影响,请说明药物作用的机理:______。若图 2 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_______(填写字母)比正常细胞少,可以表示细胞吸收O2和排出 CO2的方式分别是
__________(填写字母)。
(4)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除细胞膜外,不具其他膜结构。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K+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2浓度关系的是________。
A.![]() | B.![]() | C.![]() | D.![]() |
2.
某兴趣小组成员发现新鲜土豆和新鲜猪肝有间样的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效果。他们利用新鲜土豆完成了一组过氧化氢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请回答有关的问题:
(1)实验原理:新鲜的土豆研磨液中含有______,Fe3+是无机催化剂, 它们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
(2)材料用具:量筒、试管、滴管、大烧杯、酒精灯等。新鲜的质量分数为 30% 的土豆研磨液:体积分数为 3%的过氧化氢洛液;质里分数为 3.5%的 FeCl3 溶液; 蒸馏水。
(3)方法步隳:
(4)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应以_________作为观测指标。
(5)结果预测:①1 号试管和 2 号试管相比,1 号有微量气泡产生,2 号试管有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其作用原理是_______。
②3 号试管和 4 号试管相比,号试管产生的气体量大。这一结果的对比说明_______,其根本原因是______。
(1)实验原理:新鲜的土豆研磨液中含有______,Fe3+是无机催化剂, 它们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
(2)材料用具:量筒、试管、滴管、大烧杯、酒精灯等。新鲜的质量分数为 30% 的土豆研磨液:体积分数为 3%的过氧化氢洛液;质里分数为 3.5%的 FeCl3 溶液; 蒸馏水。
(3)方法步隳:
步骤分组 | 1 号试管 | 2 号试管 | 3 号试管 | 4 号试管 |
第一步 | 2mLH2O2 | 2mLH2O2 | 2mLH2O2 | 2mLH2O2 |
第二步 | 2 滴蒸馏水 | 2 滴蒸馏水,90℃ 水浴加热 | 2 滴 FeCl3溶液 | 2 滴土豆研磨液 |
(4)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应以_________作为观测指标。
(5)结果预测:①1 号试管和 2 号试管相比,1 号有微量气泡产生,2 号试管有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其作用原理是_______。
②3 号试管和 4 号试管相比,号试管产生的气体量大。这一结果的对比说明_______,其根本原因是______。
2.单选题- (共22题)
3.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①肺②胃黏膜③神经元④一头牛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⑥HIV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一片果园⑨武汉东湖的所有生物
①肺②胃黏膜③神经元④一头牛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⑥HIV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一片果园⑨武汉东湖的所有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⑧⑨ | B.③②①④⑦⑨⑧ |
C.③②①④⑦⑧⑨ | D.⑤②①③④⑦⑨⑧ |
4.
某蛋白质由4条肽链构成,含有65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氨基数、肽键数及将该蛋白质彻底水解至少需要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65 61 61 | B.4 61 4 | C.61 61 61 | D.4 61 61 |
5.
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
B.甲图中b曲线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 |
C.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 |
D.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
6.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内表皮相比,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更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
B.等浓度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的细胞,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
C.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空气 |
D.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
7.
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的识别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
B.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 |
C.a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 |
D.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与物质进出无关 |
8.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干种子内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高,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
B.自由水能转化为结合水,反之不行 |
C.某些无机盐离子可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
D.生物体内的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
10.
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a,如果该蛋白质分子含有的氨基酸个数为c个,则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A.[a+18(c-n)]/c | B.[a-18(c-n)]/c |
C.[a-18(c-n)]/a | D.[a+18(c-n)]/ a |
11.
如图为反应物A生成产物P的化学反应在无催化(无催化剂)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假设酶所处的环境条件最适,对于图中曲线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中ac和bc段分别表示无催化剂催化和有酶催化时该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活化能 |
B.许多加热反应,加热不能降低活化能但会为底物提供活化能 |
C.若把酶改成无机催化剂,则图中b点位置会下移 |
D.若将有酶催化的反应温度下降10℃,则ab段会缩短 |
12.
以紫色洋葱鳞片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正确的是


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 |
B.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易复原 |
C.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 |
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正常形态时细胞液吸水力越强 |
14.
图为在适宜温度下,某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 |
B.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 |
C.适当升温,曲线中E可增大 |
D.曲线①②不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
15.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②酶都有消化功能 ③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 ④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⑤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⑥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②酶都有消化功能 ③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 ④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⑤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⑥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
A.①②③ | B.①②④⑤ | C.①②④⑥ | D.①④⑥ |
16.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组成元素都为C、H、O、N |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
C.酶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能为化学反应提供大量活化能 |
D.过酸、过碱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
17.
图反映某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由图可知


A.该酶的最适温度是b |
B.当温度高于d时,该酶依然具有活性 |
C.随着温度的升高,该酶的活性一直升高 |
D.该酶在c温度下的活性比a温度下的活性低 |
18.
牡丹花瓣细胞的液泡中有花青素,使花瓣表现为红色等颜色。将花瓣放在冷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但加热处理后,则能使水变红。这是因为
A.加热使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 B.加热使细胞壁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
C.花青素不溶于冷水而溶于热水 | D.加热使原生质层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
19.
下图所示,在u形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细胞色素分子(一种蛋白质)的水溶液(红色),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A.a、b液面一致,b侧无色 | B.a、b液面一致,b侧红色 |
C.a液面低于b,b侧无色 | D.a液面高于b,b侧无色 |
20.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观察到M个分生组织细胞充满整个视野中,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视野中可观察到分生组织细胞数为M/4个 |
B.将斐林试剂加入还原糖溶液中,试管中即可产生砖红色沉淀 |
C.蛋白质变性后遇双缩脲试剂不会出现紫色现象 |
D.用苏丹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需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