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如图1-3分别表示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__,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________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______。
(3)图中有的能进行光合作用,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________和藻蓝素.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__,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________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______。
(3)图中有的能进行光合作用,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________和藻蓝素.
2.
如图表示由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①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则①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
(2)若②是动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则②是_______。
(3)若③为大分子物质,且能储存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填中文名称),有____________种。
(4)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_________。

(1)若图中①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则①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
(2)若②是动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则②是_______。
(3)若③为大分子物质,且能储存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填中文名称),有____________种。
(4)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_________。
2.单选题- (共44题)
6.
下列关于细胞内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麦芽糖和乳糖三种二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
B.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结构的物质 |
C.脂质分子氧的含量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等质量的脂质与糖类相比,脂质氧化分解释放更多能量 |
D.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
7.
下列关于人体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必需氨基酸是指必须在人体内合成的氨基酸 |
B.成人体内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比婴儿的多一种 |
C.评价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常以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为标准 |
D.对人体来说,鸡蛋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少于玉米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 |
9.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之所以功能具有多样性,是因为其结构具有多样性 |
B.大部分蛋白质具有的催化功能 |
C.能传递信息的蛋白质也具有免疫作用 |
D.血红蛋白的主要作用是运输CO2 |
12.
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会分泌毒素。军事上常将这种毒素用于生化武器。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该毒素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组成肉毒素的元素一定只有C、H、O、N |
B.图中该片段由5种氨基酸组成,有4个肽键 |
C.该片段所在的肽链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
D.高温下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主要原因是肽键发生断裂 |
15.
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为实验材料,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
B.吡罗红能促进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的分离,有利于甲基绿与DNA结合 |
C.染色时间越长,观察效果越好 |
D.该实验的结论是DNA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分布在细胞质中 |
16.
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 |
B.实验中的步骤:制作涂片→水解冲洗→染液染色→酒精速浸→晾干 |
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 |
D.盐酸有利于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
19.
下列哪一项说法不符合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
A.细胞中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其他物质 |
B.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 |
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
D.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
20.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施旺和魏尔肖 |
B.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
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
D.魏尔肖的著名论断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
22.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
B.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
D.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
24.
在显微镜上有物镜甲10、物镜乙40和目镜丙16,现在选择甲与丙组合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甲换为物镜乙后,则在视野中能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4个 | B.8个 | C.16个 | D.32个 |
25.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酩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
A.两种氨基酸的结构不同 |
B.酪氨酸的氨基比较多 |
C.两种氨基酸的R基团不同 |
D.精氨酸的羧基比较多 |
29.
30个氨基酸共有48个氨基,这些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后合成一条多肽链,其中有天门冬氨酸(R基为一CH2COOH)3个,先脱掉其中的天门冬氨酸(相应位置如下图所示)得到3条多肽链和3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未脱去天门冬氨酸前的一条多肽链中含有氨基18个 |
B.该30肽水解得到的3条多肽链比原30肽增加了7个氧原子 |
C.若将新生成的3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个水分子 |
D.该3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30肽增加了10个氢原子 |
30.
如图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分子中含有198个肽键 |
B.这200个氨基酸中至少有200个氨基 |
C.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580 |
D.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2个—NH2 |
31.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
B.组成糖原、淀粉、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
C.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
D.蛋白质和核酸结构的多样性都只是取决于单体的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
32.
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动物体内特有的储能物质是糖原 |
B.脂肪是动物和植物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 |
C.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可被人体消化吸收 |
D.蘑菇的遗传物质是DNA,其组成元素有C、H、O、N和P |
33.
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
B.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 |
C.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 |
D.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 |
34.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Zn、Mo等是细胞内的微量元素 |
B.微量元素是在生物体中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的一些元素 |
C.微量元素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 |
D.微量元素是指生物生活所必需的,但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 |
37.
下列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
A.鉴定蛋白质时,把A、B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 |
B.鉴定脂肪时,在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染液后,直接进行观察 |
C.鉴定还原糖时,60℃水浴加热 |
D.鉴定淀粉时,直接把碘液加入到淀粉样液中 |
38.
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CH2-CH2-COOH),则该多肽()
A. 有38个肽键 B. 可能没有游离氨基
C. 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 D. 至多有36种氨基酸
A. 有38个肽键 B. 可能没有游离氨基
C. 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 D. 至多有36种氨基酸
39.
下列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是( )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化学元素 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 ④多肽⑤肽链 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化学元素 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 ④多肽⑤肽链 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②①④③⑥⑤ |
C.②①④③⑤⑥ | D.②①③④⑤⑥ |
40.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正确的空间结构是蛋白质表现其特有的生物学活性所必需的 |
B.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
D.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团不同引起的 |
41.
古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下列关于组成“蚕丝”的主要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
B.它的形成过程中有水产生 |
C.蚕丝服装适宜用加蛋白酶的洗衣粉清洗 |
D.它一定含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P、S |
42.
如图为某核苷酸的结构示意图,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核糖核酸 |
B.由于碱基的不同,该物质共有4种 |
C.与脱氧核苷酸的区别只是五碳糖不同 |
D.该物质由C、H、O、P四种元素组成 |
43.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一种RNA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那么在人类患者、鼠类、汉坦病毒这几种生物体内,碱基种类及组成遗传物质的核苷酸种类数依次是( )
A.5、5、8 和 4、4、4 | B.8、5、4 和 8、8、4 |
C.5、5、4 和 4、4、4 | D.5、4、4 和 8、4、8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44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