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平行班上学期第四次检测生物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1078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非选择题(共1题)

1.
图1为某家族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及X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图2表示5号个体生殖腺中某个细胞的连续分裂示意图。请回答: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2)12号个体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I代的__________号个体;9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14号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
(3)图2中细胞b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若该细胞产生的精子中e1的基因型为AAXB(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则另外两个精子e2、e4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
(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通过图2的_________(填图中数字)过程实现的。
(5)若III-11号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Y,且基因型纯合,则产生该个体是由于其__________(母方、父方)减数第________次分裂异常导致的。

2.单选题(共8题)

2.
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
A.人的肝细胞B.蛙的红细胞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D.大肠杆菌细胞
3.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D.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4.
如图是二倍体生物体内某细胞图,关于此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可表示次级卵母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
B.在此细胞形成过程中曾出现过2个四分体
C.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
D.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为4个
5.
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若父母的1号染色体分别如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基因控制的性状
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
红细胞形状
E:椭圆形细胞 e:正常细胞
RH血型
D:RH阳性 d:RH阴性
产生淀粉酶
A:产生淀粉酶 a:不产生淀粉酶
 
A.他们的孩子可能出现椭圆形红细胞
B.他们的孩子是RH阴性的可能性是1/2
C.他们的孩子有3/4的概率能够产生淀粉酶
D.他们的孩子中可能出现椭圆形红细胞且能产生淀粉酶的类型
6.
某种生物只能产生四种等量的配子ORS、Ors、oRS、ors,则此生物的基因型为
A.B.C.D.
7.
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8.
a个被放射性元素标记了双链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破裂释放出b个子噬菌体,其中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的比例为(   )
A.a/bB.a/(2b)C.2a/bD.2/b
9.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正确的是()
①蛋白质分子结构设计②DNA合成③预期蛋白质功能④根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

3.选择题(共1题)

10.

对429人的ABO血型的基因型进行了检测并计算,得到IA的频率为0.24,IB的频率为0.06,i的频率为0.70.问:该人群中O型血的人数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