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各图分别表示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_____________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与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三个名称),原核生物细胞质中只有__________这一种细胞器。
(3)图中过量繁殖会引起“水华”的是_________(填图中字母),该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能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_____________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与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三个名称),原核生物细胞质中只有__________这一种细胞器。
(3)图中过量繁殖会引起“水华”的是_________(填图中字母),该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能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2.
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如图是它的结构简式。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脑啡肽的化学本质是一种________,它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脑啡肽肽链长度不变,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改变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改变其性质。
(3)脑啡肽只有皮下注射才有效,而不能口服,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脑啡肽完全水解,需要水分子________个,水解后的产物有________种。
(5)脑啡肽可用________试剂鉴定,呈现________色,其原因是该化合物中所含有的________与该试剂发生了颜色反应。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脑啡肽的化学本质是一种________,它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脑啡肽肽链长度不变,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改变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改变其性质。
(3)脑啡肽只有皮下注射才有效,而不能口服,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脑啡肽完全水解,需要水分子________个,水解后的产物有________种。
(5)脑啡肽可用________试剂鉴定,呈现________色,其原因是该化合物中所含有的________与该试剂发生了颜色反应。
3.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某种物质,请分析回答:

(1)A包括________________元素。
(2)B的名称叫__________,1分子的B是由一分子_________、一分子_________和一分子___________组成的,其连接方式是(用图形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C是细胞中携带______________的物质,在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D一般是由________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5)D和E中都含有的碱基有(写中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豌豆的叶肉细胞中,由A、C、T、U 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糖核苷酸有________种。

(1)A包括________________元素。
(2)B的名称叫__________,1分子的B是由一分子_________、一分子_________和一分子___________组成的,其连接方式是(用图形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C是细胞中携带______________的物质,在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D一般是由________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5)D和E中都含有的碱基有(写中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豌豆的叶肉细胞中,由A、C、T、U 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糖核苷酸有________种。
4.
设计实验证明N、P、K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完全培养液可以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无机盐。
材料用具:水稻幼苗若干,完全营养液,缺氮的营养液,缺磷的营养液、缺钾的营养液,200ml的广口瓶4个,量筒等。请写出该实验的设计思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2、3、4组水稻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N、P、K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
材料用具:水稻幼苗若干,完全营养液,缺氮的营养液,缺磷的营养液、缺钾的营养液,200ml的广口瓶4个,量筒等。请写出该实验的设计思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2、3、4组水稻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N、P、K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
5.
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试管 B、滴管 C、量筒 D、酒精灯 E、显微镜
(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__________,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可溶性还原糖)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图所示),40 ℃保温30 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 ℃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其中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溶液PH值相对稳定。
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_________。
②试管2中加入的X是_________________的提取液,则2、3号试管对比,可证明玉米发芽后可产生淀粉酶,进而证明上述步骤(2)的结论。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淀粉酶已失活,则试管4__________(填“会”或者“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试管 B、滴管 C、量筒 D、酒精灯 E、显微镜
(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__________,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可溶性还原糖)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图所示),40 ℃保温30 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 ℃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其中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溶液PH值相对稳定。
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_________。
②试管2中加入的X是_________________的提取液,则2、3号试管对比,可证明玉米发芽后可产生淀粉酶,进而证明上述步骤(2)的结论。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淀粉酶已失活,则试管4__________(填“会”或者“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6.
互花米草是一种滩涂草本盐沼植物,对水淹的生态环境有很强适应能力,曾被称为“保滩护堤、促淤造陆的最佳植物”。来自美国东海岸的互花米草在引入我国后,出现生长蔓延、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对水淹生态环境的适应机制,为进一步调控措施的研究提供依据,某科研小组以“探究互花米草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潮汐水淹时间的关系”为课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同一海滩的互花米草幼苗分别栽种于多个沙盆中。
②将长势相同生长良好的互花米草幼苗平均分成5组,分别在每天进行0h、3h、6h、12h和24h的水淹处理。
③在处理50d后,采集整株植株并测定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计算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析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1)在该实验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自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变量。请结合表格数据在图中绘出折线图_____。

(2)为了能最大程度地模拟互花米草水淹的生态环境,在进行水淹处理时,实验用水应为海水,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植物的代谢能力及抗逆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互花米草在水淹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h/d的环境下,抗逆性最强;在水淹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h/d的环境下,代谢最活跃。
①选取同一海滩的互花米草幼苗分别栽种于多个沙盆中。
②将长势相同生长良好的互花米草幼苗平均分成5组,分别在每天进行0h、3h、6h、12h和24h的水淹处理。
③在处理50d后,采集整株植株并测定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计算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水淹时间 | 0 | 3 | 6 | 12 | 24 |
自由水/结合水的值 | 1.5 | 0.75 | 1.25 | 1.1 | 1.0 |
分析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1)在该实验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自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变量。请结合表格数据在图中绘出折线图_____。

(2)为了能最大程度地模拟互花米草水淹的生态环境,在进行水淹处理时,实验用水应为海水,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植物的代谢能力及抗逆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互花米草在水淹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h/d的环境下,抗逆性最强;在水淹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h/d的环境下,代谢最活跃。
2.单选题- (共22题)
7.
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大豆种子研磨液呈紫色 |
B.蛋白质检测实验最好选用花生作为材料 |
C.三种种子都常用来做成面粉或榨食油 |
D.萌发时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需要的氧气量相同 |
8.
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和124个肽键 |
B.图1的肽链完全水解需要123个水分子 |
C.从图2可推知图1的肽链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 |
D.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
9.
某蛋白质由两条环肽形成,并且两条环肽之间有侧链形成的肽键和二硫键连接,具体如图所示,现已知该蛋白质由m个氨基酸组成,那么形成该蛋白质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A.(m-3)×18 | B.(m-2)×18+2 |
C.(m+2)×18+2 | D.(m+3)×18+2 |
10.
如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8种 |
B.a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
C.b是人的遗传物质 |
D.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 |
11.
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下列各种糖类物质中,既存在于动物细胞中,又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是
①葡萄糖 ②脱氧核糖 ③糖原 ④乳糖 ⑤半乳糖
⑥麦芽糖 ⑦核糖 ⑧淀粉
①葡萄糖 ②脱氧核糖 ③糖原 ④乳糖 ⑤半乳糖
⑥麦芽糖 ⑦核糖 ⑧淀粉
A.①②⑦ | B.②⑦ |
C.③④⑥⑧ | D.①②⑤⑦ |
13.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命系统 |
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 |
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15.
在马铃薯幼苗的培养液中,除了必需的微量元素、NH+4、PO43-和CO2外,还必需的大量元素是
A.C、H、O、N、P | B.K、Ca、Mg、S |
C.Mn、Mo、Cu、Zn | D.K、Ca、Mg、Fe |
16.
下列关于细胞的组成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小麦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均可找到
B.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为C、H、O、N、Ca、P
C.青蛙和玉米细胞内的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基本相同
D.组成细胞的元素有20多种,其中O是最基本的元素
A.组成小麦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均可找到
B.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为C、H、O、N、Ca、P
C.青蛙和玉米细胞内的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基本相同
D.组成细胞的元素有20多种,其中O是最基本的元素
17.
下列有关“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都可作为实验材料 |
B.使用8%盐酸的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
C.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 |
D.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在使用时现配 |
19.
在正常人的血浆中各项化合物的含量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比如正常健康人的NaHCO3的含量和H2CO3含量都处于适宜范围内。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明显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H2CO3含量明显减少时,则形成碱中毒。这个事实表明、某些无机盐的作用是( )
A.影响生物膜透性 | B.调节酸碱平衡 |
C.影响细胞形态 | D.调节渗透压 |
20.
地球上瑰丽的生命千姿百态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
①肾脏 ②血液 ③肌纤维 ④蓝藻 ⑤细胞内各种化合物 ⑥噬菌体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菊花 ⑧某森林中的所有鸟 ⑨鄱阳湖⑩某农田中的所有生物
①肾脏 ②血液 ③肌纤维 ④蓝藻 ⑤细胞内各种化合物 ⑥噬菌体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菊花 ⑧某森林中的所有鸟 ⑨鄱阳湖⑩某农田中的所有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 B.③②①④⑦⑩⑨ |
C.③②①④⑦⑧⑨ | D.⑤②①④⑦⑩⑨ |
21.
下列物质的鉴定与所用试剂、实验手段、实验现象搭配正确的是()
A.脂肪一苏丹Ⅲ染液一显微镜观察一染成红色 |
B.葡萄糖﹣斐林试剂一直接观察一砖红色沉淀 |
C.蛋白质一双缩脲试剂一直接观察一紫色反应 |
D.淀粉﹣碘液﹣加热观察一蓝色反应 |
22.
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 ( )
选项 | 化合物 | 实验检测 | 组成单位 | 主要功能 | |
检测试剂 | 颜色反应 | ||||
A | 脂肪 | 苏丹染液 | 橘黄色 | 脂肪酸 | 储存能量 |
B | 糖原 | 斐林试剂 | 砖红色 | 葡萄糖 | 提供能量 |
C |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 氨基酸 | 承担生命活动 |
D | 核酸 | 甲基绿染色剂 | 绿色 | 核苷酸 | 携带遗传信息 |
A.A | B.B | C.C | D.D |
23.
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肽链的空间结构无关 |
B.若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则蛋白质的功能一定改变 |
C.若某物质含有C、H、O、N等元素,且有催化作用,则可能是蛋白质 |
D.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有关 |
24.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内有甲、乙、丙三个异物。该同学采取下列措施及所观察到的现象是:①转动目镜,乙异物随着转动;②移动临时装片,甲异物向相反的方向移动;③换成高倍物镜时,丙异物消失。则甲、乙、丙三异物可能存在的位置依次是 ( )
A.目镜、物镜、反光镜 | B.目镜、物镜、装片 |
C.物镜、目镜、装片 | D.装片、目镜、物镜 |
25.
脂质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
B.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
C.维生素D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
D.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 |
26.
某人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出了两种化合物A、B,其基本单位分别是a、b,经鉴定a是葡萄糖,B是细胞中最多的有机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A和B合成时都产生了水
B. 若该组织是植物组织,则碘液一定能使A显蓝色
C. 物质B中一定含有氮元素,一定不含有硫元素
D. 可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分别鉴别物质a和物质b
A. 物质A和B合成时都产生了水
B. 若该组织是植物组织,则碘液一定能使A显蓝色
C. 物质B中一定含有氮元素,一定不含有硫元素
D. 可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分别鉴别物质a和物质b
27.
下列有关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不易溶于水,纤维素不溶于水 |
B.淀粉含有能量,纤维素不含有能量 |
C.淀粉可以被降解,纤维素不能被降解 |
D.淀粉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纤维素仅含葡萄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6道)
单选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