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1059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30

1.非选择题(共7题)

1.
科学研究发现,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运输和空间定位取决于其自身氨基酸序列中是否包含了信号序列以及信号序列的差异,部分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一个mRNA上结合有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途径②③④中蛋白质通过_______(结构)从粗面内质网运送到高尔基体后,送往溶酶体和成为膜蛋白,还可能成为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免疫球蛋白IgG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发现,若将IgG的mRNA在无细胞系统中,以游离核糖体进行体外合成时产生的蛋白是IgG的前体;若在无细胞系统中加入狗胰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就能产生IgG成熟蛋白。以上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成熟的IgG和前体IgG相差20个氨基酸,推测这20个氨基酸组成的序列是__________。
(3)线粒体和叶绿体所需的蛋白质部分来自⑥⑦过程,还有一部分是在_________的指导下合成的。
(4)由图可知,细胞内蛋白质能定向运输送往不同细胞结构的原因是_________。
2.
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最为重要的化学反应,其部分过程如图1所示。科研人员将玉米叶肉细胞中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气孔导度及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图1所示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该过程伴随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
(2)如使图1磷酸甘油酸(C3)含量快速上升,可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
①有光条件下,停止供给CO2    ②有光条件下,增加供给CO2
③CO2不变条件下,从有光处移到暗处    ④CO2不变条件下,从暗处移到有光处
(3)要获得图3中的曲线,实验应设置的最佳条件组合是______ 
①外界环境CO2浓度保持不变    ②环境温度保持不变  ③空气湿度保持不变
④光照强度保持不变    ⑤各取一株水稻植株  ⑥分别选用肥沃土壤和贫瘠土壤种植
(4)根据图1、图2,光照强度为10×102μmol·m-2·s-1时,转基因水稻的净光合速率高于原种水稻,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光照强度为14×102μmol·m-2·s-1时,转基因水稻依然比原种水稻净光合速率高,推测在强光下PEPC酶催化固定CO2的能力____。
(5)据题干和图3分析,当光照强度为b时,两种水稻体内有机物的净积累量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原因是_______。
3.
下图1为某哺乳动物不同个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图,图2为该种生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示意图,图3甲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部分变化曲线图,乙为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核DNA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结合图1分析,图2细胞内的1号染色体是_____(X、Y或常)染色体,该细胞中有染色体组_____个,该细胞名称可能是______。
(2)根据基因组成分析,图2细胞最可能来自于图1中的______细胞,若该细胞4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为A,则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异是_____。
(3)结合图3分析,图2细胞分别处于图3中甲、乙曲线的_____段和______段。
(4)若用3H标记图1中甲细胞的所有染色体DNA,然后将甲细胞置于不含3H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图3乙所示的细胞分裂,当细胞处于EF段时,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有______条。
4.
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NA分子通常呈环状双链,包括H链和L链。H链上有两个复制起始区,一个用于H链合成(简称OH),—个用于L链合成(简称OL)。其复制的主要过程是:首先是OH被启动,以L链为模板,先合成一段RNA引物,然后合成H链片段,新H链一边复制,一边取代原来老的H链,被取代的老的H链以环的形式被游离出来。当H链合成约2/3时,OL启动,以被取代的H链为模板,合成新的L链,直至复制完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完整的线粒体DNA分子有________游离的磷酸基团,H链中相邻核苷酸的碱基通过________连接起来。
(2)复制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_酶参与。
(3)RNA引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当一个复制周期完成时,由__________构成的子代DNA分子滞后形成;完成两个复制周期需要_____个引物。
(5)若应用PCR技术实现该DNA分子的体外增殖,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
5.
下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简称RP)的合成及调控过程,RP基因操纵元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DNA分子片段,RBS是核糖体结合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RP基因操级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特有的碱基互补方式是_______。
(2)过程②合成的RP1的多肽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组氨酸—谷氨酸—”,转运丝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相应碱基序列分别为AGA、GUG、CUU,则决定该氨基酸序列的基因相应部分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
(3)核糖体主要由___________等物质构成,图中核糖体沿着mRNA的移动依次合成的有关物质是________等(用图中所示物质表示)。
(4)当细胞中缺乏rRNA时,RP1与RBS结合,导致RBS被封闭,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通过这种调节机制可以避免_________________。
(5)大肠杆菌细胞中的RNA,其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
A.作为遗传物质B.传递遗传信息C.转运氨基酸D.构成核糖体
6.
杜洛克猪毛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毛色有红毛、棕毛和白毛三种,对应的基因组成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毛色
红毛
棕毛
白毛
基因组成
A_B_
A_bb、aaB_
aabb
 
(1)棕毛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2)已知两头纯合的棕毛猪杂交得到的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交配产生F2
①该杂交实验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②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对应比例为___________。
③F2中纯合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棕毛子代的基因型组合有_________种(不考虑正反交)。
④F2的棕毛个体中纯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F2中棕毛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白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若另一对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I、i,I基因对A和B基因的表达都有抑制作用,i基因不抑制,如I_A_B_表现为白毛。基因型为IiAaBb的个体雌雄交配,子代中红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白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7.
CAR-T细胞疗法是通过设计CAR基因,并导入癌症患者的T细胞中,使其转化为CAR-T细胞,CAR-T细胞膜上的CAR蛋白与癌细胞表面抗原特异结合后,激活CAR-T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从而实现对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和记忆,主要过程如下图。请回答:

(1)过程①中,需要先要用____切割不同的DNA片段形成黏性末端,再利用____连接形成CAR基因。
(2)将CAR基因导入患者T细胞前,必须先完成过程②,一是因为CAR基因片段小,在细胞中容易丟失;二是因为缺少____,CAR基因在T细胞中不能复制。
(3)完成过程③常用方法是____。此外,还可以先将CAR基因整合到逆转录病毒载体中,再利用病毒的____性导入并将CAR基因整合到T细胞的____上。
(4)根据图示,CAR-T细胞对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主要取决于CAR蛋白____区。CAR-T细胞疗法具有持久性是因为CAR-T细胞能够在体内____。

2.单选题(共16题)

8.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生长,其表面积增大,细胞的物质交换效率下降
B.衰老细胞内各种酶活性下降,细胞核体积缩小
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
D.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均会表达
9.
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体内与“水”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产生的H20中的H和O分别来自一NH2和一COOH
B.②表示线粒体内膜,②处的[H]全部来自线粒体基质
C.③上产生的ATP可用于根吸收无机盐离子
D.③表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③处产生的[H]将在叶绿体基质中被消耗
10.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M个氨基酸N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M-N)个水分子
B. 在小麦细胞中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种
C. 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D. 糖原、脂肪、蛋白质和脱氧核糖都是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
11.
下图为物质运输的概念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吞噬细胞吞噬细菌如①②过程,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
B.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③④过程,④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载体、耗能
C.被动运输是⑤⑥过程,若⑤是自由扩散,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还可能是⑥
D.解旋酶、mRNA 等物质可通过③过程进出细胞核,该过程具有选择性、耗能
12.
无色透明的洋葱内表皮非常容易撕取,且只有一层细胞。现提供拌有伊红染料(植物细胞不吸收这种红色染料)的30%蔗糖溶液,制作洋葱内表皮的临时装片,过一段时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所示结果正确的是(  )
A.B.
C.D.
13.
从种植于室内普通光照和室外强光光照下的同种植物分别提取叶片的叶绿体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结果如图(注颜色浅代表含量相对较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室内植物叶片偏黄
B. 室外植物叶片偏绿
C. 室外植物叶片胡萝卜素含量>叶黄素含量
D. 室内植物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
14.
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
15.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和ATP的含量都较多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均只有少部分储存在ATP中
C.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D.一分子ATP水解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即成为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16.
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17.
下面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方式及其产物,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
B.乙装置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
C.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02
D.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18.
下表中有关科学家获得研究成果所用的研究方法不匹配的是
选项
科学家
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
A
施旺和施莱登
细胞学说
调查法
B
摩尔根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实验和假说—演绎法
C
沃森和克里克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物理模型构建法
D
卡尔文
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转移途径
同位素标记法
 
A.AB.BC.CD.D
19.
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
B.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
C.蛋白质的分解都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
D.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肽键
20.
细胞周期检验点(checkpoint)是细胞周期调控的一种机制,在真核细胞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是启动细胞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复制前复合体”形成,进而启动DNA复制。参照图所示的细胞周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到④过程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复制前复合体”组装完成的时间点是②
C.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但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有差异
D.有的细胞可能会暂时脱离细胞周期,在特定的环境下会重新进入细胞周期
21.
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从新生的根尖上取材,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
B.解离时间要尽量长,以确保根尖组织细胞充分分离
C.滴加清水、弄碎根尖以及压片都有利于细胞的分散
D.临时装片镜检时,视野中最多的是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
22.
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
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
23.
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7号与8号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几率是1/6
C.11号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5D.12号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

3.选择题(共3题)

24.Why does Millie look sad?    
25.Why does Millie look sad?    
26.如图是丰子恺的一幅漫画,画中配诗“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当作两株看”.其中“一株当作两株看”呈现的光学现象是(   )

4.多选题(共4题)

27.
过氧化物酶能分解H2O2,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红色。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设计实验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管号
1%焦性没食子酸/mL
2% H2O2/mL
缓冲液/mL
过氧化物酶溶液/mL
白菜梗提取液/mL
煮沸冷却后的白菜梗提取液/mL
1
2
2
2



2
2
2

2


3
2
2


2

4
2
2



2
 
A.1号管为对照组,其余不都是实验组
B.实验的自变量为添加缓冲液、酶液、提取液及煮沸冷却后的提取液
C.若3号管显橙红色,无需对照就能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
D.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可进一步确定3号管显红色的原因是酶的作用
28.
15N和32P共同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追踪同位素标记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代噬菌体中只能找到32P
B.在子代噬菌体中DNA中找到32P,蛋白质中找到15N
C.在子代噬菌体中的DNA同时找到两种同位素
D.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中两种同位素均不出现
29.
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XB、Xb表示。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LMLM(M型)、LNLN(N型)、LMLN(MN型)。已知I-1、I-3为M型,I-2、I-4为N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Ⅱ-3的基因型可能为LMLNXBXB
B.Ⅱ-4的血型可能为M型或MN型
C.Ⅱ-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
D.Ⅲ-1携带的Xb可能来自于I-3
30.
根据某基因上游和下游的碱基序列,设计合成了用于该基因PCR的两段引物(单链DNA)。引物与该基因变性DNA(单链DNA)结合为双链DNA的过程称为复性。如图是两引物的Tm(引物熔解温度,即50%的引物与其互补序列形成双链DNA分子时的温度)测定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引物1和引物2不能有碱基互补配对关系
B.两引物分别是子链延伸的起点,并可以反复利用
C.若两引物的脱氧核苷酸数相同,推测引物2的G—C含量较高
D.复性所需温度与时间,取决于引物的长度、碱基组成及其浓度等因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7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