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104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B.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C.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D.语文课上,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2.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聆听老师的讲解,使我掌握了这道题的解法。(删去“通过”)
B.下午我买了些卫生洁具。(在“洁具”后加“去清洁”)
C.夜深,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把“一连串”移到“事情”前)
D.大家都注意学校卫生,全校同学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删去“和疾病”。)

2.字词书写(共1题)

3.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yīn bì(________)?
(2)这个可怜的家伙才渐渐从它长期jìn gù(________)所受的精神虐待中恢复过来。
(3)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 duō bī rén(______________)。
(4)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huā tuán jǐn cù(______________),美不胜收。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静以修身(__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
(3)年与时驰(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
B.“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作用。
C.诸葛亮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
D.文章虽不足百字,却把修身治国的大道理谈得透彻深刻,许多语句垂诸久远。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逃匿的倭瓜
蒋建伟
①人会隐藏,瓜,也一样。
②可能是长得不好看,圆圆的扁,弯弯的长,一副窝窝囊囊的样子,也可能有自知之明,从夏天开始,它就一直隐藏在浓密肥大的叶子丛中,时刻寻找着逃跑的机会,不想让你逮住它。然而当冬天快要来了的时候,掀开这一丛那一丛的瓜秧,“呀”,瓜秧上、黄叶子背面的许多小刺儿一下扎住了手,接着是阻挡不住的突然的惊喜:“倭瓜!满地跑的大倭瓜!”胆小的倭瓜们立马现出原形,大小老少,慌不择路,东西南北,满地乱跑。倭瓜金灿灿的,橘黄黄的,橘黄黄的,身上掺杂的那一丁点的绿,过不了几天也会变黄的。摘倭瓜的当儿,猫下腰,找到老根子往上一拽,“啪啪啪啪”,瓜蔓下的嫩根子一阵乱响,叶子也乱响,黄的绿的,“窸窸窣窣”的尘土惹了一身,直直腰,阳光正毒,大汗“稀里哗啦”地乱淌,湿漉漉的衣服粘在皮肤上,有点痒痒,可一看见瓜秧上悬挂的一个个灯笼,这点脏算什么?只是纳闷:它们到底是如何隐藏了一夏半秋的?
③倭瓜的叶子是瓜果类植物中最大的。夏天里,瓜秧有节,蛇似的向前爬,一条两条许多条,贴住地皮的节伸出五六个嫩根子,像手脚一样牢牢抓住一小团一小团的泥土、腐草。瓜秧一枝发四个杈,吐叶,开花。一片片叶子迎着太阳,扯直嗓子,唱着歌儿。拼命高爬过其他的枝枝蔓蔓。一只一只的绿色大手,捧出了一个浩浩荡荡、郁郁葱葱的天下。叶子有两个手掌大,朝阳的一面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刺儿,一不小心就扎你一下,正因为这样,你不敢随随便便去摘花儿,哪一朵花下边不是一大片叶子?
④可是,哪怕扎手也要摘花儿,一种谎花﹣﹣只开花、不结果的花儿。谎花装成不说谎的样子,怒放金黄的花蕾,释放出满世界的暗香,吸引蜜蜂纷纷前来采蜜,也吸引你来采花儿。采来的花掺和粉芡鸡蛋油炸,或热水一焯,小葱蒜泥凉拌,下酒就饭,横竖那叫一个好吃。大自然的这类纯绿色食材,你还上哪儿找啊?
⑤不说谎的倭瓜花儿,其实就是小瓜纽纽儿。有的秧子每个杈能结两个瓜,有的只结一个瓜,有的瓜纽纽儿长着长着就没了下文,真正坐果之后,那些瓜纽纽儿好像吹小气球似的,从瓜屁股开始,一鼓作气长到头顶,几十天的工夫就变成一个个篮球、一个个大肚子、一个个有梦的人。它们的梦回是什么呢?
⑥是绿意萌动的春天?那,是它们小的时候。
⑦三四月里,随便做一个深呼吸,满肺腑都是甜甜的空气。刚钻出大地的倭瓜叶子,先是小小怯怯的两片鹅黄嫩绿,而后是变大的一片油绿,然后是一片一片。这当儿,瓜秧子还是嫩嫩的呢,叶子还是小鼻子小眼睛的呢,连浑身上下的小刺儿都那么水嫩,风吹来,步子不稳,细细的腰儿怎么也站不直,连浑身上下的小刺儿都那么水嫩,风吹来,步子不稳,细细的腰儿怎么也站不直。但是,它们大口大口地喝着阳光喝着雨露和风,才几天,一片比一片变大,变肥厚,墨绿墨绿的。它们大手拍着小手,赞美每一天的幸福生活。
⑧太阳底下,瓜秧上的最上边几片叶子在鼓掌。一片叶子突然朝下边望了望,一惊,发现最初的两片叶子,已经变黄、枯萎。它们为什么这么苍老呢?那可是我们的老大!
⑨这个小精灵呀,仿佛看见了那两片叶子出生前的一幕:
⑩一个下午,南风尚寒,零下二摄氏度的天气,一个人在一小块空地里,种下了几粒种子。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6日 有删改)
【小题1】【小题2】选出不属于表现倭瓜“隐匿”的一项是(   )
A.长得不好看,圆圆的扁,弯弯的长,一副窝窝囊囊的样子。
B.倭瓜隐藏于浓密肥大的叶子中,不易被发现。
C.倭瓜到处结果,满地都是。
D.倭瓜悄悄生长,四处蔓延。
【小题3】【小题4】选出对文章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文章从眼前的事物写起,运用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使文章内涵丰富,韵味十足。
B.文章将倭瓜人格化,赋予其人的特点,使倭瓜形象更加生动、可爱,突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C.第⑥段起过渡的作用,将文章由上文对瓜纽纽的描写,转到下文对春天三四月份倭瓜秧子的描写,使文章自然贯通,融为一体。
D.文章以时间为线索,用顺叙的手法将倭瓜的一生完整再现出来,依次展开,思路清晰。
【小题5】【小题6】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好险的柚子
夏兴初
①李三的儿子在大学读书。每年,李三为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愁得头发染霜。
②一天,一个外商来考察,听说了此事,表示愿意资助李三的儿子读书。村主任非常高兴,就领着外商去李三家。
③李三家在沟底,背后是漫山遍野的柚子树,橙黄的柚子挂满枝头。
④听到狗叫,李三从柚林里钻了出来。村主任说明来意,李三激动得不停搓手,一面搬凳让座,一面诉苦叫穷。外商坐了一会儿,问了一些情况,就不声不响地走了。
⑤快出村子时,外商对村主任说:“我不准备资助他了。”村主任一惊:“为啥?”外商说:“他家不仅穷,还一点礼仪都不懂。你看那一大片柚子,怎么都舍不得摘一个来招待我们呢?”村主任一想:是啊,这个李三,怎么一点儿待客之道都不懂呢?也怪我一时疏忽,没有提醒。村主任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⑥回到村委会,村主任问外商还有没有商量的余地。外商说:“这样吧,下个月我来敲定项目的事情,顺便再去他家看看。”
⑦外商走后,村主任就去了李三家,对李三说:“你知道那个外商为啥不资助你儿子?”李三摇头。村主任指着李三说:“人家说你缺乏待人之道,房后这么多柚子,也不摘个来招待客人。你呀你呀!”
⑧李三也急了:“你是知道的,这一片柚子树是我帮一个老板看管的,我怎么可以摘?”村主任说:“你个榆木脑壳,你偷偷摘一个,谁知道呢?何况这个柚子关系到你儿子读书的事情。”李三摇摇头说:“不行不行,眼下正是柚子成熟的时节,如果我摘一个你摘一个,那就出问题了。”村主任气得扭头就走。
⑨过了不久,外商又来到了李三家。李三虽经村主任点拨,但还是没有摘柚子招待客人。村主任恼丧着脸,外商却拉着李三的手,说:“老哥,你孩子读书的事情我全包了,你这种认真负责、诚实为人的品格令人敬佩。另外告诉你,这片柚树林是我一个朋友承包的,他让我顺便来看看你管理的情况。”
⑩李三和村主任惊诧片刻,继而满脸绽笑。
【小题1】请结合选文内容,完成表格。
情节发展
外商未资助孩子读书
外商愿意资助
(2)______
外商全包孩子读书
李三的情感

(1)______
(3)______
(4)______
 
【小题2】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小题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李三家在沟底,背后是漫山遍野的柚子树,橙黄的柚子挂满枝头。
(2)村主任气得扭头就走。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好险的柚子”的含义和作用。

5.语言表达(共1题)

7.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母亲是伟大美丽的,母爱是温馨暖人的,
母爱是冰心笔下的那片风雨中的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
(1)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于世,困难之时,有父母陪伴,我们会感到洒脱,有同学鼓励,我们会感到力量,有朋友相助,我们会感到轻松……你,在遇到困难之时,有感受到什么呢?

请以“我感受到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字数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