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2.
下列实验操作中,没有错误的是
A.pH试纸测出稀盐酸的pH为3.5 |
B.用量筒取8.60mL的水 |
C.实验室制O2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
D.称量氢氧化钠时,将氢氧化钠直接放在纸上进行称量 |
3.
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C.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味——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4.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
A | H2气体 | HCl气体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B | NaOH溶液 | Ca(OH)2溶液 | 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 |
C | CO2气体 | CO气体 | 点燃 |
D | CaO固体 | CaCO3固体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A.A | B.B | C.C | D.D |
2.填空题- (共4题)
5.
化学源于生活,“柴、米、油、盐”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你填空:
(1)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家庭兴建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2)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易洗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家庭兴建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2)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易洗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酸碱指示剂的发现与应用
有很多重大的发现源于科学家善于观察、思考的品质。石蕊这种酸碱指示剂就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的。有一天,波义耳看到溅了几滴盐酸的紫罗兰花朵变成了红色。紫罗兰为什么会变红?波义耳用其他物质进行了反复实验,终于认定紫罗兰花的浸出液可用于检验溶液是否呈酸性。他又努力寻找用来检验碱性的物质,后来发现了从石蕊地底中提取出的紫色石蕊溶液可以用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后来人们测出了石蕊较准确的变色范围:在pH<5.0的溶液里呈红色,在pH>8.0的溶液里呈蓝色,pH在两者之间呈紫色。酚酞是另一种酸碱指示剂,在pH<8.2的溶液里呈无色,在pH>8.2的溶液里呈红色,但如遇到较浓的碱液,又会立即变成无色。除以上两种指示剂外,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红萝卜皮、紫卷心菜等植物自制酸碱指示剂。
分析短文,回答问题:
(1)文中提到当波义耳发现紫罗兰花朵变红时,他又用其他物质进行了反复实验,他可能用到了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字母)。
a.碳酸钠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稀盐酸 d.柠檬酸溶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某些溶液的酸碱性无法用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检测出来
b.红萝卜皮、紫卷心菜的提取液遇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时呈现不同的颜色
c.某溶液的pH=8,在该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
(3)老师在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酚酞刚滴入时为红色,但瞬间变成无色,加入少量稀盐酸后又变为红色。实验中酚酞瞬间变成无色时,溶液呈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分析上述实验中酚酞无色后又变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向此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溶液的pH__________(填“一定等于”或“不一定等于”)7。
有很多重大的发现源于科学家善于观察、思考的品质。石蕊这种酸碱指示剂就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的。有一天,波义耳看到溅了几滴盐酸的紫罗兰花朵变成了红色。紫罗兰为什么会变红?波义耳用其他物质进行了反复实验,终于认定紫罗兰花的浸出液可用于检验溶液是否呈酸性。他又努力寻找用来检验碱性的物质,后来发现了从石蕊地底中提取出的紫色石蕊溶液可以用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后来人们测出了石蕊较准确的变色范围:在pH<5.0的溶液里呈红色,在pH>8.0的溶液里呈蓝色,pH在两者之间呈紫色。酚酞是另一种酸碱指示剂,在pH<8.2的溶液里呈无色,在pH>8.2的溶液里呈红色,但如遇到较浓的碱液,又会立即变成无色。除以上两种指示剂外,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红萝卜皮、紫卷心菜等植物自制酸碱指示剂。
分析短文,回答问题:
(1)文中提到当波义耳发现紫罗兰花朵变红时,他又用其他物质进行了反复实验,他可能用到了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字母)。
a.碳酸钠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稀盐酸 d.柠檬酸溶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某些溶液的酸碱性无法用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检测出来
b.红萝卜皮、紫卷心菜的提取液遇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时呈现不同的颜色
c.某溶液的pH=8,在该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
(3)老师在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酚酞刚滴入时为红色,但瞬间变成无色,加入少量稀盐酸后又变为红色。实验中酚酞瞬间变成无色时,溶液呈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分析上述实验中酚酞无色后又变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向此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溶液的pH__________(填“一定等于”或“不一定等于”)7。
7.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是一种有咸味、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有毒。水溶液呈碱性,亚硝酸钠能将Fe2+转化为Fe3+。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亚硝酸钠(NaNO2)所属类别是____(酸、碱、盐、氧化物)。
(2)下列方法中,能用来区别NaNO2与NaCl固体的是____。
A.氯化亚铁溶液 B.品尝味道 C.硝酸银溶液
(3)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Fe2+。若误食亚硝酸钠,就会导致血红蛋白中毒(失去运输氧的功能),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亚硝酸钠腌肉时发生了化学反应 B.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与水果中C.亚硝酸钠可代替食盐作调味剂
(1)亚硝酸钠(NaNO2)所属类别是____(酸、碱、盐、氧化物)。
(2)下列方法中,能用来区别NaNO2与NaCl固体的是____。
A.氯化亚铁溶液 B.品尝味道 C.硝酸银溶液
A.测试两溶液pH值 |
A.亚硝酸钠腌肉时发生了化学反应 B.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与水果中C.亚硝酸钠可代替食盐作调味剂
3.实验题- (共1题)
9.
下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
(1)若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为CO,含有少量水蒸气,还可能含有少量HCl气体。某化学课题组的同学欲用该混合气体进行实验:①检验HCl气体是否存在,并除去HCl气体②用干燥纯净的CO气体还原不纯的氧化铜试样(其中的杂质不发生变化)③检验CO气体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生成物的性质。试用如图所示的仪器组装一套实验装置,完成上述实验任务。
①实验进行时,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则这几种仪器组件的连接顺序应是(填写仪器装置):_________。
②判定HCl气体是否存在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反应进行完全后,若仪器E中物质增重a g,则仪器D中的试样质量减少____g。
④若原混合气体中混有二氧化碳,反应进行完全后,若通过仪器E中物质增重来计算样品中氧化铜的纯度,测算结果将____(填“偏小”“偏大”“不受影响”之一)。
(1)若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为CO,含有少量水蒸气,还可能含有少量HCl气体。某化学课题组的同学欲用该混合气体进行实验:①检验HCl气体是否存在,并除去HCl气体②用干燥纯净的CO气体还原不纯的氧化铜试样(其中的杂质不发生变化)③检验CO气体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生成物的性质。试用如图所示的仪器组装一套实验装置,完成上述实验任务。
①实验进行时,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则这几种仪器组件的连接顺序应是(填写仪器装置):_________。
②判定HCl气体是否存在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反应进行完全后,若仪器E中物质增重a g,则仪器D中的试样质量减少____g。
④若原混合气体中混有二氧化碳,反应进行完全后,若通过仪器E中物质增重来计算样品中氧化铜的纯度,测算结果将____(填“偏小”“偏大”“不受影响”之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