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101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7

1.诗歌鉴赏(共1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小题1】如果朗读这首诗,你的语气有着怎样的变化?
【小题2】后两句诗中有些词语需要重读,请任选一个,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2.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注:①[隶耕]耕田为业。②[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③[就]完成。④[邑人]同县的人。⑤[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⑥[利]认为有利可图。⑦[扳]通“攀”,牵。⑧[泯然]特点完全消失。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非淡泊无以明志 无以:______
(2)年与时 驰: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3】《伤仲永》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这个故事很好地证明了《诫子书》中哪句话所阐明的道理(用原文回答)?
【小题4】如果让你从《诫子书》中选取两句话写成条幅挂在自己的书房里,你会选取哪两句?简要说明理由。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放生

①8岁那年,家里养的那条黄狗突然死掉了,窝里留下四只刚出生不久的狗崽。其中三只小狗长得虎头虎脑十分可爱,刚满月便被左邻右舍索走,唯独被我唤作小黄的那只小狗没人要——它瘦得教人担心。原因是它太挑食,只吃有味的东西,喂他馒头,要蘸上些有肉味的菜汤,它才肯张嘴。在那个并不富裕的年月,就算是村里条件最好的人家,也不见得是月月都有肉吃。而我们家,由于兄弟姐妹多,吃肉只是在过年的时候才会有的事情。

②小黄两个月的时候,和其他的小狗相比,越发显得瘦骨嶙峋起来。抚摸着皮包骨头的小黄,我的心里很难受,就好像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兄弟姐妹忍饥挨饿却毫无办法。于是,我央求母亲:“妈,得想个办法啊,不然小黄会瘦死的。”

③父亲说:“放生吧。”全家人都是一愣。“它这么瘦,肯定没人要的。”“要是有人要小黄早就被抱走了。”“就是,那样的话,它就不会这么瘦了。”我和兄妹们叽叽喳喳个不停,议论纷纷。父亲摆摆手,示意大家静下来,然后正色道:“如果直接送人肯定没人要的。我想着,把它送到旁边的村庄去,他们村里有人开养鸡场,还有人跑生意,有钱人多一些……”

④父亲的主意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赞同。于是,当天晚上,大哥和二姐就行动了。当他俩兴高采烈地从外面跑进院子的时候,我的心里有些失落,但一想到小黄以后就要过吃香喝辣的美好生活,这种失落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⑤计划和现实总是有着那么一些距离,就当大家都不再念叨小黄的时候,它竟然跑回来了!

⑥小黄突然出现在院子里,瘦弱的它欢快地摇着自己的小尾巴,冲着母亲“汪汪”叫着,仿佛在庆幸自己终于回到了家。母亲一下子怔住了。那天中午,母亲像款待贵宾那样,把一个刚蒸好的馒头夹上一块腌制的腊肉摆在了小黄的面前。

⑦当天晚上,我们全家再次围坐在一起,商量对策。

⑧最后,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那就是把小黄送到更远的姚村。

⑨父亲推出家里的那辆二八自行车,把依旧羸瘦的小黄放进自行车后面的挎篮,然后,在二哥的提示下,又给小黄蒙上了眼睛以防止小黄记路,就趁着暮色出发了。

⑩我在经历过短暂的兴奋之后,开始担心起小黄的安危来。我问母亲:“万一姚村的人们讨厌小黄怎么办?小黄会不会被饿死?”母亲喃喃良久,像是在回答我,又像是安慰自己:“姚村那里有个屠宰场,经常杀猪杀牛什么的,总会留些骨头吧,小黄现在肯定有吃的了。”我想了想,追问道:“那他们不会把小黄也杀掉?”母亲一下子愣住了。她若有所思地望着我,半天没有说话。

⑪晚上,我听到母亲和父亲激烈的争吵声。当我喊来大哥和大姐过来劝架时,他们己经不吵了,父亲叹了口气,说:“这么瘦的狗,谁会忍心杀它吃呢?”然后,推着车子出去了。

⑫深夜,我在被窝里听到一阵狗吠声,声音是如此的熟悉,以至于我一下子便清醒过来。“小黄回来了!”大姐惊喜地在院子里嚷道。我急忙跑出门去,看到母亲蹲在地上,正抚摸着小黄的脑袋,好像那是她宝贝的孩子一样,眼角有泪花闪烁。小黄则依然欢快地摇着自己的小尾巴,用头亲昵地拱着妈妈的手,真像是孩子见到了妈。大哥在一旁感叹说:“没想到放生一条狗这么难!”母来说:“老黄狗给咱家看了十多年的门,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难道咱们要眼睁睁看着她的崽子被饿死?连条狗都喂不活,咱还不被外人笑话死!”

⑬这是一次不成功的放生,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从此,不论家里遇到何等的困难,全家人都再没动过将小黄赶走或放生的念头。

⑭多少年过去之后,我还是会清晰地记得,在那段贫困的岁月里,全家人围在一起为了改善一条狗的生存境地而热烈讨论的场景。这条名叫小黄的狗虽然瘦,但却顽强,一直活了十多年,对我家不离不弃。有时我就想,狗不嫌家贫,莫非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懂得一种名叫感情的东西?

⑮贫苦生活培养出的感情往往更加淳朴和动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是可以超越一切的,那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哪怕这个生命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哪怕它仅仅是一条瘦骨嶙峋的狗。

(根据李均同名短篇小说改编)

【小题1】抓标题阅读文章,是默读的重要方法。请根据题目“放生”拟出三个期待解决的问题;并在快速默读全文后,对其中一个能指向文章主要内容的问题做出回答。
三个问题:
一个答案:
【小题2】默读文章,需要推敲关键语句。请在文中摘录一处能够充分体现家人对小狗态度的关键句,并参照示例,为摘录的文字作批注。
摘录文字示例:我的心里很难受,就好像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兄弟姐妹忍饥挨饿却毫无办法。
批注示例:“难受”一词,直接写出“我”因小狗挨饿而痛苦的内心感受;把小狗看作“兄弟姐妹”,突出“我”对小狗的深厚情感。
【小题3】默读文章,要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中心句的意义。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文章第⑬段“这是一次不成功的放生,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这句话的理解。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4.
张佳辉同学家的新居三个月前完成了装修。入住前,妈妈让他专门为书房选择一些植物。针对书房书多易积尘,台式电脑使用多,室内存有少量甲醛气味等情况,张佳辉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请你阅读这些资料,为他选购植物提点建议。根据情境,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办公室需要植物吗?某科学杂志近日报道,英国卡迪夫大学研究人员对英国和荷兰两个大型商务区办公室进行了监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办公室增加绿色植物之后,员工的心情得到明显改善,三个月内工作效率提高了15%。原来绿色植物可以提高员工注意力,缓解眼睛疲劳。

新研究还发现,绿色植物如芦荟、橡皮树等还可以吸附污染物颗粒及灰尘;有些芳香类植物如柠檬等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消毒杀菌作用,从而显著改善办公环境的空气质量;虎尾兰、仙人掌、金琥等绿色植物还能吸收电脑、手机等发出的电磁辐射,从而优化办公环境。

(材料二)

常见植物单位面积吸收甲醛量

【小题1】阅读(材料一),你建议张佳辉根据需要,可以选购具有①______和②______功能的植物。
【小题2】张佳辉的妈妈因为工作原因,每天都要在书房里长时间使用电脑。最近他还常听妈妈说眼睛很疲劳。针对这种情况,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相关知识,你建议张佳辉首选的一种植物是什么?并简要说明理由。

5.作文(共1题)

5.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放生》一文中小黄对家庭的眷念让人心动。第二次被放生到姚村的小黄会有怎样的经历?请以小黄的视角,采用第一人称,以“回家的路”为题目,展开你的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不知不觉间,我们在初中度过了一个学期时光。在这段日子里,环境的熏陶、活动的参与、书香的陪伴、朋友的鼓励、家长的教导……让我们发生了一些变化,促使我们悄悄地成长。请围绕一个学期的初中生活,以“我热爱这样的生活”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行文思路要清晰。(4)字数在600-800之间。(5)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6.(共1题)

6.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吟诵着这首诗,你眼前是否出现了风筝伴着莺燕满天飞舞的场景?你是否感受到了童年纯cuì的快乐?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纸鹞。据史料记载,风筝的发明人是汉朝的韩信。传说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面系缚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  ① (由来 诞生)。

。每年清明前后、重阳时分,风和日丽,碧空澈,家家户户  ② (尊老爱幼 扶老携幼),每个人都神采yì yì,到空旷之处放风筝。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既是一种相互观摩、量的娱乐游戏,又是享受大自然恩赐的一项体育运动。

【小题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澈(dèng)    量(jiào)
B.澈(dèng)    量(jiǎo)
C.澈(chéng)   量(jiào)
D.澈(chéng)   量(jiǎo)
【小题2】在文中①②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来   尊老爱幼
B.由来   扶老携幼
C.诞生   尊老爱幼
D.诞生   扶老携幼
【小题3】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文中的“四面楚歌”出自历史故事,还有的成语出自古典诗文。下面成语都出自《论语》的一项是(   )
A.杞人忧天   不可救药
B.神通广大   随声附和
C.不毛之地   大相径庭
D.乐在其中   湿故知新
【小题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风筝不但是人们的玩具,而且还与军事有关。
B.风筝不但与气象有关,而且还是人们的玩具。
C.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有关,后来风筝进入民间,成为人们的玩具。
D.早期的风筝多与气象有关,后来风筝进入民间,成为人们的玩具。
【小题5】运用对联知识,将下面有关风筝的对联补充完整,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少年乘风①
下联:纸鸢② 逐云飞
A.①牵线舞    ②载梦
B.①拨丝线    ②载梦
C.①牵线舞    ②轻巧
D.①拨丝线    ②轻巧
【小题6】下面诗句所描写的传统节日最适宜放风筝的一项是(   )
A.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B.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C.千门万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小题7】根据拼音将文中相应的词语正确、规范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纯cuì   神采yìyì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