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010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4/2/13

1.单选题(共12题)

1.
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晾干B.瓷碗破碎C.食物腐败D.石蜡熔化
2.
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用天然气做燃料B.用干冰保藏食品
C.用木炭冶炼金属D.用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3.
密闭容器内,将少量乙醇(化学式C2H5OH)置于一定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汽和一种未知物质W。现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W
反应前质量/g
48
80
0
0
0
反应后质量/g
2
0
44
54
X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W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B.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 W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    D. 表中X的值为28
4.
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SiO2—— 二氧化硅B.2NH4—— 2个铵根
C.BaNO3—— 硝酸钡D.He—— 氦元素
5.
对化学式SO2的各种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表示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B.表示二氧化硫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C.表示二氧化硫这种物质
D.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6.
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0C.D.
7.
有关物质的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4 mol N2含有8 mol氮
B. 1 mol CO2和1 mol CO所含氧元素质量相等
C. 1 mol Cu (OH)2中含氧元素16 g
D. 128克铜中约含个铜原子
8.
2013年12月,上海出现严重雾霾天气现象,其中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A.可吸入颗粒物B.N2C.NO2 D.SO2
9.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淀粉B.无水硫酸铜C.白糖D.花生油
10.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
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
C.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
 
D.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
D.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
 
 
 
 
 
 
11.
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Cl固体,保持温度不变,所得溶液
A.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溶液的质量增加D.溶质的质量增加
1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验满氧气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

2.选择题(共9题)

13.

请你摘下满天星.

 

14.

请你摘下满天星.

 

15.

请你摘下满天星.

 

16.你能根据下面的算式,各写出另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吗?快来试试吧!

6×4=24

{#blank#}1{#/blank#}×{#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blank#}5{#/blank#} ={#blank#}6{#/blank#}

2×5=10

{#blank#}7{#/blank#}×{#blank#}8{#/blank#}={#blank#}9{#/blank#}

{#blank#}10{#/blank#}÷{#blank#}11{#/blank#} ={#blank#}12{#/blank#}

17.你能根据下面的算式,各写出另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吗?快来试试吧!

6×4=24

{#blank#}1{#/blank#}×{#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blank#}5{#/blank#} ={#blank#}6{#/blank#}

2×5=10

{#blank#}7{#/blank#}×{#blank#}8{#/blank#}={#blank#}9{#/blank#}

{#blank#}10{#/blank#}÷{#blank#}11{#/blank#} ={#blank#}12{#/blank#}

18.

The man has _________ money, but he has _________ friends.

20.

Kitty doesn't like hamburgers, so she _______ eats them.

21.

— Do you know the teacher _________ a pair glasses? 

— Oh, she is Miss Huang, our English teacher.

3.填空题(共2题)

22.
碳酸钾 (K2CO3) 和硝酸钾 (KNO3)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
K2CO3
110
114
121
126
139
KNO3
31.6
45.8
85.5
110
169
(1)30℃时K2CO3的溶解度为  g/100g水。
(2)图1中能表示KNO3溶解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3)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    
(4)要配制100g 10%的KNO3溶液,需要KNO3固体 g。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用到下 列仪器中的  。(填字母编号)
A.电子天平 B.烧杯 C.漏斗 D.量筒
(5)60℃时500g饱和KNO3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60℃,可析出KNO3晶体 g。
(6)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其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填字母编号)

A.烧杯①中溶解的是KNO3,烧杯②中溶解的是K2CO3
B.烧杯②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
D.若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一定减小
23.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A   B C D E F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是  。将装置A和D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目的是
(3)若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编号),在加试剂之前的操作是  。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试管中溶液的pH (填“>”、“<”或“=”)7,对该现象的合理解释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CO2CO2是我们最熟悉的反应,为什么在实验室我们不利用碳的燃烧来制取CO2,其主要原因是  (写出 1条)。
(5)某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消耗了73克10%的盐酸。计算实验过程中产生CO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