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第三单元课题2《海水“晒盐”》 练习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006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9

1.单选题(共4题)

1.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中含有少量b时,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B.t℃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C.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
D.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2.
下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
A.t1℃时,M、N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t2℃时,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
D.由t1℃升温到t2℃时,N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改变
3.
如图是M和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M的溶解度大于N的溶解度
B.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在50℃时,100g的水最多能溶解50g的M
D.在20℃时,M和N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4.
下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 g M放入150 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B.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C.80 g N放入150 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t
D.200 g N的溶液,蒸发60 g水、冷却至t℃后得到40  g晶体,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2.选择题(共4题)

5.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美国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中成功培育出膀胱,并顺利移植到7名患者体内。该培育过程是:从患者的膀胱上取下普通邮票一半大小的活细胞样本,膀胱从外到内由三层构成,即肌肉、胶原质和膀胱上皮。将活细胞样本中胶原质剥下,将肌肉细胞和膀胱上皮细胞分别置于不同的培养皿中培养,约一周后将这些细胞放在一些海绵形状的可生物降解的由胶原质制成的“支架”上继续培养,再过7周左右,原先的数万个细胞已经繁殖到15亿个左右,布满“支架”,膀胱上皮在内,肌肉在外。医生将“新膀胱”移植到患者膀胱的上面。这样新器官会继续生长并与老器官“重组”取代老器官中丧失功能的部分。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

6.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移动到 b端时,测得电阻R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电阻R的电流I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的电压为{#blank#}1{#/blank#}V,R的阻值为{#blank#}2{#/blank#}Ω,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范围是{#blank#}3{#/blank#},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blank#}4{#/blank#}Ω,滑片移动过程中,此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blank#}5{#/blank#}W.

7.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移动到 b端时,测得电阻R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电阻R的电流I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的电压为{#blank#}1{#/blank#}V,R的阻值为{#blank#}2{#/blank#}Ω,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范围是{#blank#}3{#/blank#},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blank#}4{#/blank#}Ω,滑片移动过程中,此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blank#}5{#/blank#}W.

8.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3.填空题(共5题)

9.
(1)用NaCl配制100mL0.9%医用的生理盐水(密度约为1g/ mL),需要NaCl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由下图可知,t1℃时,硝酸钾溶解度____氯化钠的溶解度(填“>”,  “<”或“=”)。

(3)从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______(填写编号)。
a.冷却结晶 b.蒸发溶剂 c.过滤
(4)将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______硝酸钾(填“>”,“<”或“=”)。
10.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1)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
(2)50℃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精确到0.1%)
(3)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
11.
根据下图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 A、B、C三种物质有可能为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
(2) t1℃时,将等质量的A和B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其中一个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则未溶解的固体是_____________。
(3) 要在不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使t2℃时B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 现要配制t3℃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90g,需要A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12.
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如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10℃时,NH4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 g。
(2)分别将相同质量的氯化铵、氯化钠、硼酸的饱和溶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析出晶体最少的是____。
(3)60℃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铵配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室温条件下,将底部尚有未溶解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欲使试管中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则可向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
A.氢氧化钠固体B.冰块C.硝酸铵晶体D.生石灰
13.
打开可口可乐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见下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当气泡逸出后,罐内的液体是“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