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20g氯化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盐酸,往该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______g时,反应不产生沉淀,其原因是______.
(2)求20g氯化镁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______.

(1)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______g时,反应不产生沉淀,其原因是______.
(2)求20g氯化镁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_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2.
为除去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杂质Na2CO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适量)进行实验.请你对他们所选用的试剂进行评价:
学生 | 选用试剂 | 评价(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 |
甲 | HCl | ______ |
乙 | H2SO4 | ______ |
丙 | Ba(OH)2 | ______ |
3.单选题- (共8题)
3.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C.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则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D.酸的水溶液通常呈酸性,则酸性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 |
4.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鉴别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固体 | 水 |
B | 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 | 加水或盐酸 |
C |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 稀盐酸或石灰水 |
D | 除去烧杯内壁沾有的碘 | 酒精洗涤 |
A.A | B.B | C.C | D.D |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B.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
C.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 |
D.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MaCl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8% |
10.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
4.选择题- (共2题)
5.多选题- (共3题)
13.
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稀盐酸滴入NaOH溶液 |
B.可借助酚酞溶液判断该中和反应发生 |
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
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一定相同 |
14.
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


A.NaOH、CuSO4、Na2CO3 | B.Ba(OH)2、CuCl2、CuO |
C.Cu(OH)2、HCl、Fe2O3 | D.NaOH、HCl、Na2CO3 |
15.
某同学为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中和时,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分别用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及结论错误的是( )。
实验序号 | 所用试剂 | 现象及结论 |
A | 酚酞溶液 | 溶液为无色,一定恰好中和 |
B | pH试纸 | 测得PH>7,则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
C | 铁粉 | 有气泡产生,则稀盐酸过量 |
D | 氯化铜溶液 | 没有蓝色沉淀,一定恰好中和 |
A.A | B.B | C.C | D.D |
6.填空题- (共3题)
16.
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①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因此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若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盐酸溶液的pH,会使测得盐酸溶液的pH值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②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______.
③敞口放置的消石灰一段时间后,消毒杀菌效果会减弱______.
④用稀盐酸除铁锈______.
⑤用铁粉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硫酸______.
以上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因此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若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盐酸溶液的pH,会使测得盐酸溶液的pH值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②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______.
③敞口放置的消石灰一段时间后,消毒杀菌效果会减弱______.
④用稀盐酸除铁锈______.
⑤用铁粉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硫酸______.
以上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18.
镍(Ni)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常用于电镀工业和制造电池,硫酸镍溶液显绿色,氢氧化镍为难溶于水的绿色固体,在这些化合物中镍元素都显+2价。
(1)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______。
(2)将硫酸镍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
①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预测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______。
(2)将硫酸镍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
①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预测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 (共3题)
19.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小宁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时,由此得到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小静同学认为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_____.若要得到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需补做的对比实验是______.

20.
配制30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质量:在图1中分别标出所选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______、______.

(2)量取水的体积: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能导致所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或“=”)3%.
(3)溶解: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
(4)装瓶、贴标签:在图2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______.
(5)若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30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试问需要向______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______g的水.
(1)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质量:在图1中分别标出所选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______、______.

(2)量取水的体积: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能导致所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或“=”)3%.
(3)溶解: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
(4)装瓶、贴标签:在图2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______.
(5)若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30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试问需要向______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______g的水.
21.
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材料制取烧碱,其制取流程如图:

(1)写出加入纯碱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与发现)固体A是纯净的氢氧化钠吗?
(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甲的猜想:A是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乙的猜想:A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反思与评价)同学们讨论后,认为甲的结论不一定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加入纯碱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与发现)固体A是纯净的氢氧化钠吗?
(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甲的猜想:A是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乙的猜想:A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甲 | 取少量固体A,用适量水溶解后,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猜想成立 |
乙 | 取少量固体A,用适量水溶解后,滴加几滴饱和碳酸钠溶液. | __________ | 猜想不成立 |
你 | | | 猜想成立 |
(反思与评价)同学们讨论后,认为甲的结论不一定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