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密闭容器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并搅拌后温度下降,是因为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 |
B.汽油能洗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 |
C.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
D.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
3.
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SO4的溶解度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B.t1℃时,KCl和MgSO4两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
C.t2℃时,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gMgCl2 |
D.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
2.填空题- (共2题)
6.
黄铜矿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质为Fe2(SO4)3、CuSO4及H2SO4.某同学通过废铁屑与溶液甲反应,制取补血剂原料碳酸亚铁并回收铜.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1)Fe2(SO4)3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SO4)3+Fe=3FeSO4,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2)步骤Ⅰ中,加入过量废铁屑,观察到“有气泡放出”、“有红色固体析出”.则“有气泡放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有红色固体析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操作a的名称是 ,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所得“不溶物”中含两种金属,其成分是 .
(4)步骤Ⅲ的目的是:除去“不溶物”中的另一种金属,回收得到纯净、干燥的铜.其操作过程为:加入过量的 ,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并洗涤、干燥.

(1)Fe2(SO4)3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SO4)3+Fe=3FeSO4,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2)步骤Ⅰ中,加入过量废铁屑,观察到“有气泡放出”、“有红色固体析出”.则“有气泡放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有红色固体析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操作a的名称是 ,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所得“不溶物”中含两种金属,其成分是 .
(4)步骤Ⅲ的目的是:除去“不溶物”中的另一种金属,回收得到纯净、干燥的铜.其操作过程为:加入过量的 ,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并洗涤、干燥.
7.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图是某种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

①该食盐含 种金属元素,写出其中一种金属离子符号 ;
②该食盐补充的微量元素是 ;
③为了检验此盐中是否含有碳酸钙,试猜想在家庭厨房里可以选用的物质是 .
(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图是某种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

①该食盐含 种金属元素,写出其中一种金属离子符号 ;
②该食盐补充的微量元素是 ;
③为了检验此盐中是否含有碳酸钙,试猜想在家庭厨房里可以选用的物质是 .
(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
B.乙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等 |
C.甲是化合物,乙是单质 |
D.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
3.实验题- (共1题)
8.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图1烧杯中,缓慢倒入CO2后发现处于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同时又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
I.实验过程中“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 .
Ⅱ.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我们已知“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满足的条件为 、 .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1、2Na2O2+2CO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2、浓硫酸有吸水性,无水硫酸铜遇水白色会变成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1)按图2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2)将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中;
(3)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
(4)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C中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2)a处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3)D处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
实验分析:(1)B装置的作用是 ;
(2)C装置的作用是 ;
(3)D装置的烧杯内水温升高的原因是Na2O2和CO2反应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实验结论:“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氧气并放出热量;满足了棉花燃烧的条件.
I.实验过程中“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 .
Ⅱ.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我们已知“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满足的条件为 、 .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1、2Na2O2+2CO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2、浓硫酸有吸水性,无水硫酸铜遇水白色会变成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1)按图2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2)将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中;
(3)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
(4)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C中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2)a处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3)D处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
实验分析:(1)B装置的作用是 ;
(2)C装置的作用是 ;
(3)D装置的烧杯内水温升高的原因是Na2O2和CO2反应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实验结论:“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氧气并放出热量;满足了棉花燃烧的条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