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004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3/25

1.计算题(共1题)

1.
若干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在试管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将试管内的剩余固体冷却后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固体3.25g,还得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45%的滤液.
(1)计算氯酸钾的质量及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的量.
(2)推断试管内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各为多少克?
(3)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2.单选题(共10题)

2.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西红柿榨汁B.豆浆中加糖C.煤气燃烧D.篮球飞进篮筐
3.
如图所示,每两分子的甲反应后生成一分子的乙和两分子的丙.已知甲、乙、丙分别为不同的纯净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是一种双原子分子
B. 丙的化学式是A4B2
C. 每个甲分子由2个A原子和2个B原子构成
D. 甲、乙、丙三物质在反应中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2
4.
能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
A. 2Cl B. Cl2 C. ZnCl2     D. 2HCl
5.
琉璃被列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其主要成分是SiO2,其中Si的化合价是
A. +4 B. +2 C. ﹣1 D. ﹣2
6.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热巧克力B.生理盐水C.木瓜牛奶D.酸奶
7.
家庭常用洗涤剂的pH如下,其中属于酸性的是(  )
A.洁厕精:1.0B.洗发露:7.6
C.洗衣液:10.5D.漂白液:13.4
8.
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成立的是
A.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
C.燃烧有发光、发热,所以发光、发热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常温下,酸溶液的pH小于7,所以醋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9.
根据化学反应Cu(OH)2+H2SO4→CuSO4+2H2O,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B.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pH为7
C.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氢氧化铜和硫酸的质量比为1:1
D.每1mol氢氧化铜和1mol硫酸反应生成1mol硫酸铜和2mol水
10.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温度
B.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现象①说明白磷燃烧所需温度不高于80℃
D.现象③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11.
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
A.一氧化碳B.甲烷C.氧气D.氢气

3.填空题(共6题)

12.
豆浆被称为“植物奶”,有研究称,其中含有的异黄酮具有防癌功能.异黄酮(C15H10O2)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0.1mol该物质中约含有 个氢原子,0.5mol 该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g.
13.
请从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氦气、二氧化硫等气体中,选择恰当的物质并用化学式填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通电能发光的气体是
14.
以下是Na2CO3、NaHC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
 
0℃
10℃
20℃
30℃
40℃
Na2CO3的溶解度(g/100g水)
7.1
12.5
21.5
39.7
49.0
NaHCO3的溶解度(g/100g水)
6.9
8.1
9.6
11.1
12.7

(1)要除去Na2CO3固体中的少量NaHCO3,应采用的物理方法是 (填写编号).
①冷却热饱和溶液    ②蒸发溶剂 ③溶解过滤
(2)已知Na2CO3转化为NaHCO3的反应为Na2CO3+CO2+H2O→2NaHCO3,根据以上信息,要除去NaHCO3饱和溶液中的少量Na2CO3,应采用的化学方法是  
(3)40℃时的100g Na2C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g溶质,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若将30%的碳酸钠溶液100g,稀释到10%,需要加水 mL.
(5)在上述(3)的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是(填序号)   
A.托盘天平 B.100mL量筒 C.25mL量筒 D.250mL烧杯
(6)“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两个实验中水发生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从微观视角分析)
15.
右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象回答:

(1)当温度为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SB=SC>SA
(2)t3时,在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配成饱和溶液,当温度降到t1后,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3)t3时,将30克A物质投入50克水中得到的溶液是   溶液
(填“饱和”或“不饱和”).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16.
实验室用锌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并用实验来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如下图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所示仪器的名称:a   ;b  
(2)装置图中有一处错误的是:
(3)B装置的作用是:
(4)C装置中盛放的药品是     ,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     
(5)写出装置D和E实验现象:
(6)根据实验设计和实验现象,写出本实验的结论:
17.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仪器b的名称   
(2)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若用装置F收集并粗略测出收集O2体积,还需在  (填m或n)端接一个量筒以便测出排出的水的体积.
(3)G图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集气瓶内事先加入少量水,其作用和目的是     
(4)上述制备C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有: (填写上图字母序号).比较B、E装置,E装置的优点为:
(5)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时要考虑 ,而选择收集气体的装置应考虑
(6)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如果实际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